薄葉鼠李: 鼠李科,鼠李屬灌木或稀小喬木
別名:細葉鼠李、蠟子樹、白赤木、白色木、郊李子
產(chǎn)陜西、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區(qū)
生于山坡、山谷、路旁灌叢中或林緣
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活血之功效。在廣西用根、果及葉利水行氣、消積通便、清熱止咳。
【1982《中國植物志》第48(1)卷】灌木或稀小喬木,高達5米;小枝對生或近對生,褐色或黃褐色,稀紫紅色,平滑無毛,有光澤,芽小,鱗片數(shù)個,無毛。
葉紙質(zhì),對生或近對生,或在短枝上簇生,倒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形或矩圓形,長3-8厘米,寬2-5厘米,頂端短突尖或銳尖,稀近圓形,基部楔形,邊緣具圓齒或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或沿中脈被疏毛,下面淺綠色,僅脈腋有簇毛,側(cè)脈每邊3-5條,具不明顯的網(wǎng)脈,上面下陷,下面凸起;葉柄長0.8-2厘米,上面有小溝,無毛或被疏短毛;托葉線形,早落。
花單性,雌雄異株,4基數(shù),有花瓣,花梗長4-5毫米,無毛;雄花10-20個簇生于短枝端;雌花數(shù)個至10余個簇生于短枝端或長枝下部葉腋,退化雄蕊極小,花柱2半裂。
核果球形,直徑4-6毫米,長5-6毫米,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有2-3個分核,成熟時黑色;果梗長6-7毫米;種子寬倒卵圓形,背面具長為種子2/3-3/4的縱溝。
花期3-5月,果期5-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