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諸山
金陵諸山在北者皆石,負大江,蟠踞都邑,崖壁峻削,高數(shù)十仞,阸阝區(qū)關阻,莫之可越。西為城闉之限,而石者亦多,故隋置石頭城。自北以東,鐘山為都邑之鎮(zhèn)。青龍黃鹿延亙于秣陵淳化者,土石相半。城南山多子石,去十里外皆土,不甚高。惟牛頭山去城三十里,石居土之十七,僻奧而郁秀,兩峰角立,望之若牛頭然。上有浮圖佛宮。釋氏書云“江左牛頭”是也。山之南五里,有峰起相埒,自麓至顛,皆碧石被蘚,藤樹雜糅,與石相生。崖之半一石窟,曰獻花巖。釋氏書謂唐釋師法融居此,雪中有奇花,又有鳥銜花之異,巖因以名。而山亦以巖顯。故金陵稱叢林必曰牛首、獻花巖、祖堂,而地實相連。舊剎惟牛頭幽棲寺,即今弘覺寺。此巖惟僧庵耳。
《獻花巖志》是陳沂創(chuàng)作的中國史類書籍。
品讀最美詩詞
品讀、鑒賞經(jīng)典詩詞歌賦
分享、交流精美原創(chuàng)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