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護(hù)豆: 豆科 苞護(hù)豆屬纏繞草本
產(chǎn)云南南部、廣西西南部
緬甸、泰國、老撾也有分布
生于山地陽處、混交林或叢林中
【1995《中國植物志》第41卷 】纏繞草本,基部稍木質(zhì)。莖幼時(shí)被貼伏長毛,后漸脫落變無毛。
葉為羽狀三出復(fù)葉;托葉小,近線形,長1.5毫米,漸尖,宿存;葉柄長7-10厘米,基部膨大,被貼伏柔毛;葉軸長l厘米;小葉紙質(zhì),卵狀長圓形,頂生小葉長(5-)8-13厘米,寬(2-)4-5(-6.5)厘米,側(cè)生小葉略小,先端極鈍,有時(shí)微凹,基部圓形或稍心形,上面無毛,網(wǎng)脈明顯,下面密被灰黃色短毛;側(cè)脈每邊8-10條,纖細(xì),弧曲,達(dá)葉緣處消失;小托葉近線形,長1.5毫米;小葉柄長2-3毫米,密被柔毛。
總狀花序腋生,長10-15厘米,有時(shí)有1-2分枝,有倒向糙伏毛;花簇生,長12-14毫米;苞片兜狀折疊,花后增大,長2.5-3.8厘米,有脈,外面無毛,內(nèi)面被糙伏毛,每苞有花1.4朵;花梗短,長2-3毫米,被倒向糙伏毛;花萼外面被糙伏毛,5裂,上部2裂片全合生,三角圓形、近三角圓形,下部3裂片卵圓形,先端急尖;花冠白色,長約1厘米,近等長,旗瓣近圓形,瓣柄短,基部具明顯的耳,翼瓣長圓形,具長耳,龍骨瓣近挺直,先端鈍,具短耳;雄蕊二體,對著旗瓣的1枚雄蕊基部與旗瓣的瓣柄貼生;子房具短柄,基部有環(huán)狀花盤,有不明顯的槽,上部被短柔毛,具1胚珠。
莢果卵形,長8毫米,寬約5毫米,先端急尖,被倒向貼伏毛,有網(wǎng)脈;種子1顆,腎形,長5毫米,寬約5毫米,棕色。
花、果期9-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