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三十,在文檔里找比較應(yīng)節(jié)的花仙子,她黃燦燦的花兒,不錯,于是對她裁剪美圖。
可是忙完后,在《中國植物圖像庫》卻搜不出結(jié)果,怎么會?難道胸牌就是錯的?仔細(xì)看,嘿嘿~~~原來蟲蟲掉錢眼里了,把“金線”看成了“金錢”。雖然不是金錢吊,金線吊也夠奢侈的,今天就她了。
金線吊烏龜:防已科,千金藤屬藤本。
別名:扣子藤、盤花地不容、頭花千金藤
我國的臺灣、貴州、廣東、四川、西南、廣西、西北、江蘇、陜西、浙江等地都有分布。
常能在村邊、林緣、石縫、石灰?guī)r地區(qū)、曠野和石礫中見到她的身影。
她喜半陰環(huán)境和溫暖氣候。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最適合她生長。
她是很好的垂直綠化材料,在公園、庭院中作矮籬,也可盆栽作室內(nèi)裝飾。
她的塊根(白藥子):有清熱解毒,止痛,散瘀消腫的功效。可用于胃痛,肝炎,腸癰,痢,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外用于痄腮,神經(jīng)性皮炎,癤腫。
【360百科】草質(zhì)、落葉、無毛藤本,高通常1-2米或過之;塊根團(tuán)塊狀或近圓錐狀,有時不規(guī)則,褐色,生有許多突起的皮孔;小枝紫紅色,纖細(xì)。葉紙質(zhì),三角狀扁圓形至近圓形,長通常2-6厘米,寬2.5-6.5厘米,頂端具小凸尖,基部圓或近截平,邊全緣或多少淺波狀;掌狀脈7-9條,向下的很纖細(xì);葉柄長1.5-7厘米,纖細(xì)。雌雄花序同形,均為頭狀花序,具盤狀花托,雄花序總梗絲狀,常于腋生、具小型葉的小枝上作總狀花序式排列,雌花序總梗粗壯,單個腋生,雄花:萼片6,較少8(或偶有4),匙形或近楔形,長1-1.5毫米;花瓣3或4(很少6),近圓形或闊倒卵形,長約0.5毫米;聚藥雄蕊很短;雌花:萼片1,偶有2-3 (-5),長約0.8毫米或過之;花瓣2(-4),肉質(zhì),比萼片小。核果闊倒卵圓形,長約6.5毫米,成熟時紅色;果核背部二側(cè)各有約10-12條小橫肋狀雕紋,胎座跡通常不穿孔。花期4-5月,果期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