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繆小龍:廊橋遺殤 火燼薪傳——閩浙木拱廊橋防火研究

       萬安橋祭        
才痛百祥焚,又哭萬安燒。
廊橋申世遺,何處覓國寶?

      8月6日,福建省屏南縣萬安橋又不幸火毀,萬分悲痛。作者想起了他13年前寫的論文:廊橋遺殤 火燼薪傳——閩浙木拱廊橋防火研究 。今天特受權中國廊橋網(wǎng)發(fā)表,希望擴大影響,為不使悲劇重演,再次高聲疾呼! 

廊橋遺殤 火燼薪傳

——閩浙木拱廊橋防火研究

繆 小 龍

摘要: 文章列舉了大量閩東北、浙西南木拱廊橋火災的案例,分析了火災產(chǎn)生的各種起因,提出了廊橋防火保護策略。展望了運用現(xiàn)代高科技和“綠色消防技術”,保護木拱廊橋的遠景。

關鍵詞: 閩東北;浙西南;木拱廊橋;防火研究  

Fujian and Zhejiang’s Covered bridge fire fighting  research            

Miao Xiao Long

 (Fuj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Ningde City, Fujian, Ningde, 3521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lists many of Fujian eastern and Zhengjiang southern Covered bridge fire cases, analysis of the fire resulting from a variety of reasons,to advance the fire protection strategy. The article also looked to the use of modern high-tech and 'green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to protect the long-term Covered bridge .

Key words: northeastren in fujian southern in Zhejiang covered bridge fire fighting research

1閩浙廊橋千秋夢

1.1 木拱虹橋 風流千古

在閩東北、浙西南溪流縱橫、峰巒疊嶂的峽谷深澗,橫跨著一座座數(shù)百年歷史的木拱廊橋。廊橋又稱風雨橋、屋橋,是一種“河上架橋、橋上建屋、以屋護橋、橋屋一體”,既古老又獨特的橋梁。木拱廊橋是中國傳統(tǒng)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品類,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那座橫跨汴水的虹橋(圖1)就是木拱廊橋的典型代表?!吨袊茖W技術史》稱木拱廊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唯中國有之”。閩浙木拱廊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梁史上“侏羅紀公園”。置身于這些如詩如畫的古廊橋,你看到的是被濃縮了幾百年的鄉(xiāng)土文化發(fā)展史,聆聽到的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古韻。

據(jù)調(diào)查閩浙現(xiàn)存木拱廊橋僅有100多座,主要分布在閩東北的壽寧、屏南等縣,浙西南的泰順、慶元、景寧等縣。2006年6月,壽寧、屏南、泰順等縣共有十幾座木拱廊橋,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5月15日,浙江慶元縣后坑木拱廊橋的維修項目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太地區(qū)文化遺產(chǎn)保護卓越獎。 2009年101日,閩浙兩省聯(lián)合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tǒng)營造技藝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1.2 與火共舞 廊橋涅槃

縱觀中國消防史,古代先民對火的憂患意識歷史悠久??脊虐l(fā)現(xiàn)在5千年前的甘肅秦安大地灣大型建筑遺址的木結構建筑已經(jīng)采用防火涂料,用涂泥抹灰的方法增加建筑物的耐火性能。春秋時期《左傳-襄公九年(公元前770年)》記載:“火所未至, 撤小屋, 涂大屋”。《公羊傳》、《谷梁傳》等都有火災的記載,對防火有深刻的見解。我國大量的古建筑毀滅無存的歷史事實證明:火災是木結構古建筑的大敵, 其災害是毀滅性的。

近年來閩浙木拱廊橋的火災事故時有發(fā)生,有些還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何更好地保護古廊橋,使其免于火災的侵害。本文對此作了初步的探討。

2 多少廊橋煙火中

2.1 國寶廊橋 毀于一炬

2002年9月6日,建于1883年的美國歷史名勝“賽德橋”(圖2)不幸燒毀。這座因小說及電影《廊橋遺夢》中描寫而聲名遠揚的美國廊橋終成遺夢。

2006年6月27日,上個月剛剛榮獲國保單的始建于宋代的福建屏南縣百祥橋(圖3.4),被當?shù)氐囊粋€瘋子縱火燒毀。國保不保,讓人痛心疾首。

屏南縣萬安橋(圖5),國保單位。始建于宋代,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毀于火重建。民國初燒毀再重建。2001年春節(jié),因鞭炮起火,差點毀于一炬。

2.2 長虹烈焰 橋殤連綿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949—1999年的50年間,福建省寧德市境內(nèi)因自然、人為原因,共毀掉50座古廊橋,其中人為失火5座,山火燒毀1座。其他原因不明。

福建古田縣半山橋,始建于清乾隆39年(1774)??h文保單位。2004年6月13日,森林山火燒橋,燃燒的橋引火過溪,燒至對岸山,橋林俱毀。

浙江景寧縣梅崇橋(圖6),建于清嘉慶七年(1802)??h文保單位。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主編的《中國古橋技術史》一書稱梅崇橋為中國古代木拱廊橋建造技術的典范。2005年6月11日,橋上祭祀的香燭將橋燒為灰燼。

 2009年9月12日,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福建保單位——浦城鎮(zhèn)安古廊橋被路人遺棄的煙蒂引燃,燒斷坍塌(7)。

 3 “廊”煙四起析原因

3.1木構廊橋 先天不足

木拱廊橋以杉木為主要建筑材料,耐火等級低。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火災。木拱廊橋編木為拱,拱上立木柱,柱上架木梁,梁上再立木屋架,層層疊疊,壘成一組木構架(圖8.9)。

木拱廊橋沒有任何防火分隔,一處起火,很快就會火燒全橋。而屋頂嚴實緊密,溫度容易積聚,迅速導致“轟燃”。此外,木拱廊橋四面迎風,氧氣供應充足,風助火勢,火仗風威,很快就轟然倒塌,墜入溪谷。

3.2周邊失火 殃及廊橋   

木拱廊橋多地處高山峽谷,林密風急,一旦發(fā)生山火就會形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例如在2004年3月8日,屏南縣百祥橋周邊發(fā)生山林火災,由于村民撲救及時,百祥橋才躲過一劫。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廊橋” 的泰順北澗橋,與上橋村相鄰,既沒有防火間距,又沒有消防通道,與火魔咫尺之遙。

3.3火源叢生 隱患重重

吸煙難禁,違建難控。閩浙木拱廊橋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游客愈來愈多,大多數(shù)古廊橋無專人管理,不收門票,游客亂丟煙頭、焚香燒紙等行為無人制止。一些村民在古廊橋的建控區(qū)內(nèi)私搭亂建, 擺攤設店,造成防火間距嚴重不足, 消防通道不暢。

祭祀香火,火災大患。廊橋一般都設置神龕(圖10、11), 常年香火不斷。橋上神龕的火燭極易引發(fā)火災。橋內(nèi)祭祀懸掛的楣聯(lián)、飄帶等也極易燃燒。古廊橋常有迎親、送葬的隊伍來往,一路燃放鞭炮。2005年3月15日壽寧縣犀溪鄉(xiāng)的“福壽橋”,因橋中神龕燭臺著火,濃煙沖天。由于及時發(fā)現(xiàn)撲滅,幸免于難。

電氣設備,使用不當。電氣引起火災這是城鎮(zhèn)的古廊橋面臨的一個新問題。電線裸露鋪設,受日曬風吹,容易老化,再加上蟲咬鼠嚙等誘因,極有可能發(fā)生電線短路;電源線、閘刀直接敷設在梁、枋、柱上;電線穿越頂棚不加阻燃套管,使用膠質(zhì)電線和大功率照明燈;上述隱患都對古廊橋構成致命的威脅。

小孩玩火,成人縱火。小孩特別喜歡在人來人往的古廊橋嬉戲玩耍,如果玩鞭炮焰火,極易引起火災。廊橋是一處避風遮雨的好住處,往往成為瘋子夜間棲身之所,乞丐落足的常年免費旅館,特別是乞丐在橋上用稻草雜物,烤火煮食,極其危險。另外還有廊橋維修違章施工用火、工人飲事用火等火險隱患。

3.4 通道難行 有車無路

古廊橋多數(shù)建造在崇山峻嶺,連接的多是狹窄陡峭的鄉(xiāng)村古道,車到山前卻無路。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隊(站)往往鞭長莫及,延誤了滅火戰(zhàn)機。大多古廊橋面臨有車無路、有水無設施的尷尬局面。部分城鎮(zhèn)的廊橋,也存在街道狹窄,通道不暢,消防車通行困難的狀況。

3.5水源缺乏 杯水車薪

撲救火災關鍵在于要有充足的水源。一座木拱廊橋耗材數(shù)百立方米,滅火需耗水數(shù)百上千噸。大多數(shù)木拱廊橋建造在崇山峻嶺,自然水源十分缺乏, 枯水季節(jié)更困難。一些古廊橋離溪流水面較高,溪岸陡峭,取水困難。

3.6設施匾乏 自救困難

撲救廊橋初起火災,主要是依靠當?shù)刈孕薪M織撲救。目前普遍存在自防自救能力欠缺的問題。既沒有訓練有素的義務消防隊員,也沒有必要的滅火設備,有的只配幾個手提式泡沫滅火器,有的甚至只靠水桶、臉盆、掃把等最原始的工具滅火,一旦發(fā)生火災,很難有效控制初期火勢。

3.7 缺少法規(guī) 無據(jù)可依

目前我國尚無專門的古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1984年文化部和公安部聯(lián)合頒布實施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規(guī)則》,在消防安全責任的設定, 管轄適用范圍的確立,文物古建筑(古廊橋)消防給水、滅火設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等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消防器材配置的針對性等方面,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工作的需要。

3.8 組織不全 監(jiān)管不力

目前多數(shù)古廊橋管理組織或義務防火組織不健全,所在村莊領導沒有真正成為防火安全責任人。一些遠離城鎮(zhèn)的古廊橋保護責任單位對火險隱患熟視無睹、不聞不問,存在著有法不依、有規(guī)不守的問題,出現(xiàn)嚴重的失控漏管現(xiàn)象。

4 曲突徒薪防祝融 *1

4.1 修訂法規(guī) 依法治火

古建筑應有一部專門的消防安全技術規(guī)范。筆者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立即組織開展《古建筑消防管理規(guī)則》的修訂工作,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能滿足實際需要的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專門性法規(guī), 為加強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使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規(guī)范。

4.2 加強領導 健全管理

明確各廊橋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建立村民主任或支部書記一把手總負責制度,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制定滅火應急預案,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開展滅火演習。閩浙的壽寧、屏南、慶元、龍泉等縣政府與廊橋所在鄉(xiāng)鎮(zhèn)簽訂責任狀,聘任廊橋專職文保員,將廊橋保護工作落實到人,并鼓勵村民參與廊橋保護事業(yè)

4.3加強教育 提高素質(zhì)

形式多樣,宣傳消防。依托鄉(xiāng)村的有線電視、廣播、露天電影、宣傳欄等,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改變村民隨意用火、亂拉電線等不良生活習慣,使村民會報火警,會用滅火器撲救初起火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還可利用鄉(xiāng)規(guī),倡導愛鄉(xiāng)護橋。屏南縣金造橋的建橋先輩為防火災,特在橋畔立碑記一通,約法三章,并告誡后代子孫,若患規(guī)條全村鳴鼓共攻。

4.4建立組織 定期演練

增強自防自救能力,對于預防和撲救古廊橋初期火災顯得尤為重要。以廊橋為單位,建立鄉(xiāng)村義務消防組織,制定周密詳盡的滅火作戰(zhàn)預案,積極開展滅火演練。經(jīng)過消防培訓,掌握防火和撲救火災的基本常識和一般技能。2009年2月,壽寧縣犀溪鄉(xiāng)西浦村還組建了一支由當?shù)厍嗄杲M成的義務消防隊(圖12)。

4.5消除內(nèi)憂 杜絕外患

神龕地板,重點設防。神龕是古廊橋防火設防的重要部位。神龕放置香、燭、燈的木供桌上,應鋪金屬薄板或花崗石板,墻面用防火板。在維修時,對一些可拆裝的木構件,用防火浸料處理效果更佳。地板也是防火設防的重要部位。在木板橋面上鋪磚石可減少用火不慎起火,在橋木地板與下部木拱架之間形成豎向防火分隔。

隔離山火,避免雷擊。古廊橋防火不但要攘內(nèi),還要安外。凡與古廊橋毗連的易燃棚屋、違章建筑,必須拆除,保持消防通道暢通。橋下禁止搭建任何建筑。林區(qū)古廊橋周圍應開辟寬度為30 --50 m的防火隔離帶。重要的古廊橋應安裝合格的防雷設施。對于古廊橋保護范圍內(nèi)的高大古樹,有條件的也應安裝避雷針,一可保護古樹名木,二可避免雷擊失火殃及古廊橋。

古廊橋修繕時,應由廊橋管理單位和施工單位簽定《防火安全責任書》,報文管部門和消防機構審批后,方可動工。

4.6觀光旅游 嚴禁煙火

當?shù)卮迕?、導游應制止游客在橋上吸? 嚴禁燃放煙花爆竹。歷史上曾經(jīng)焚毀重建的古廊橋,宜在橋畔設立警示碑,警示教育游客。杭州靈隱寺給每位香一封佛教協(xié)會的公開信, 在信中提倡“在大殿外燒三支文明香, 點干電池蠟燭, 以保護佛像和神像不受煙火熏燒, 保護環(huán)境”。此法可仿效。

4.7 嚴管用電  嚴管香火

嚴管電源,規(guī)范用電。國保、省保單位的古廊橋內(nèi)安裝電器設備,必須經(jīng)文管部門和公安消防機構批準, 使用電器設備應嚴格執(zhí)行國家規(guī)范,由專職電工定期檢查和維修。電器線路采用銅芯絕緣導線,金屬穿管敷設,盡可能使用綠色電纜。不得將電線直接敷設在梁、柱、板等可燃木構件上,嚴禁亂拉亂接電線。廊橋設一個單獨的分支回路,獨立設置控制開關,并對每一盞燈設置額定控制保險及自動保護裝置, 做到人離電斷。禁止使用碘鎢燈之類的大功率照明燈泡。

祭祀香火,嚴格監(jiān)管。廊橋祭祀的燃燈點燭、燒香焚紙,應規(guī)定地點,并指定專人看管,及時清理余火。焚燒紙錢、錫箔的“化錢爐”,必須選擇遠離廊橋避風處,用非燃材料制作。有的廊橋供奉好幾位神仙,宜采用“眾佛一爐香”的辦法,集中一處。神龕的香爐要用非燃材料制作,植物油燈應放在瓷缸或玻璃缸內(nèi)。蠟燭應有固定的燭臺,以防傾倒發(fā)生意外。提倡將神龕明火蠟燭改用干電池環(huán)保仿真蠟燭。在橋內(nèi)必須設置“禁止煙火”及報警電話的標志。

4.8 開辟通道  設置水源

開辟通道,因路擇車。除了山高路陡等特殊情況限制外,都應開辟消防通道。道路寬度不應小于3.5米。在不破壞原布局的情況下, 拆除與古廊橋毗連的棚屋, 設置消防車通道。小型消防車、消防摩托車等適合在崎嶇狹窄的山道上行駛,適合古廊橋火災的救援。消防車不通的地方,配備山地自行車、手抬機動泵、背包式滅火器等小型輕便器材裝備。酌情組建使用摩托車的消防輕騎兵小分隊。

設置水源,多樣滅火。城鎮(zhèn)古廊橋應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網(wǎng),安裝室外消火栓。筆者建議在市政給水管網(wǎng)可達的“國保”廊橋內(nèi)可設置一種經(jīng)濟、簡易的噴水滅火裝置。這種裝置只需在橋內(nèi)安裝灑水噴頭和供水管,在外設置與室內(nèi)供水管道相連通的水泵接合器。發(fā)生火災時可通過室外消火栓、或手抬消防泵、或消防車連接供水滅火,迅速有效地實施內(nèi)攻滅火,起到阻止火勢蔓延和滅火作用。

可通消防車道的古廊橋, 溪邊應考慮修建消防車取水碼頭??梢岳脴蛳碌暮恿鳌⑿∠忍烊凰?,配備取水泵。消防車道不通的古廊橋,應修建消防水池。儲水量應保證持續(xù)時間不少于3小時的用水量,滿足撲救一次火災。因地制宜修建一些高山水塘、水池, 建成常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高山消防水池考慮防凍,宜建地下。還可以利用地形地貌的凹地收集場地雨水, 貯作滅火之用。

各地政府要針對本地區(qū)古廊橋的分布情況,將保護古廊橋所需的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車通道、消防通信和消防裝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納入城鎮(zhèn)和風景名勝區(qū)消防規(guī)劃和建設之中,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

總之:木拱廊橋的火災消防對策, 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火災的發(fā)生, 其次才是滅火救援。

5 廊橋未來不遺夢

5.1 研究開發(fā) 阻燃材料

大力研究開發(fā)適用木拱廊橋防火,又不改變廊橋外觀原貌和顏色,且耐久的阻燃防火材料。不管采取何種阻燃技術,對于廊橋而言重要的是“綠色”阻燃。

5.2 應用電腦 加強研究

拓展計算機技術在木拱廊橋消防中的應用。加強火災預測模型和火災風險評估模型的研究,分析廊橋內(nèi)火災蔓延趨勢、煙氣運動發(fā)展規(guī)律、火災情況下建筑構件變化規(guī)律等,為各種火災模型、風險評估、防火體系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jù)。

5.3運用GIS 提高效能

運用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技術,存儲木拱廊橋的數(shù)據(jù)。將分布區(qū)位、地形地貌、火災隱患、消防水源、消防設施、消防組織、救災預案等各種信息輸入電腦,以應對突發(fā)火災、洪災、臺風、地震等各種災害事故,全面提高防災救災效能。

5.4 消防設計 性能為基

性能化的防火方法是建立在火災安全工程學基礎上的一種新的建筑防火設計方法。木拱廊橋的性能化防火設計:1.進行木拱廊橋現(xiàn)狀分析;2.確立消防安全目標;3.運用消防工程學原理及消防安全評估方法,假定火災場景,進行火災場景和安全疏散等的量化分析,然后選擇消防設施,進行方案設計;4.評估校核設計方案預定目標是否達到;5.對設計方案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以期得到最佳的防火設計方案和最好的防火保護。

5.5 探測報警 自動滅火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最為有效的自救滅火設施,是應用最廣、用量最大且造價較低的自動滅火系統(tǒng)。按照現(xiàn)行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重點磚木或木結構建筑,應設置火災報警、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因此國保單位的十幾座木拱廊橋也應盡快設置。

5.6 空消地防 空地結合

與森林防火相結合,組建航空消防救災救援隊,建立空中快速反應部隊(圖13)。對閩浙國家級風景區(qū)如:武夷山、太姥山、白水洋、雁蕩山等景區(qū)及其古建筑、木拱廊橋集中區(qū)域,國家重要林區(qū),實施空中救災救援活動,空地結合。

5.7 綠色消防 發(fā)展方向

綠色消防技術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的高新技術。其特點是:能持續(xù)利用的技術;以安全的用之不竭的能源供應為基礎;高效率利用能源和資源;高效回收利用廢舊物資和副產(chǎn)品;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綠色”消防產(chǎn)品能減緩火勢的蔓延,提高防火性能,并降低火場的煙氣性,為火場中受困人員的疏散逃生創(chuàng)造條件,降低建筑物起火成災的幾率。但愿木拱廊橋早日采用“綠色”消防產(chǎn)品。

結語

綜上所述, 總而言之:木拱廊橋的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綜合性的系統(tǒng)工程, 涉及火災科學、安全科學、木構建筑以及消防科學等諸多領域。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如何滅火,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患于未然。應從“整體保護”的原則出發(fā),確保在不影響原有木拱廊橋形象和結構完整性的前提下, 采用先進的防火安全技術對木拱廊橋加以保護,使木拱廊橋這一中華建筑文化的瑰寶永遠發(fā)出其璀璨的光芒,讓中華文明延續(xù)亙古,百世流芳。

備注:本文為2009年第三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演講論文的精簡版。

節(jié)選刊載于中文核心刊物《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年第12期

本文獲2011年第十屆福建省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

謹向為本文提供部分照片的中國廊橋網(wǎng)表示由衷的感謝!

注釋:

(1)曲突徙薪[出處]《漢書·霍光傳》。[釋義]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參考文獻:

1 李采芹,王銘珍著.中國古建筑與消防[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2 張翔,覃文清,李風,中國古建筑防火保護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8)。

3 翁文國 范維澄,中國古建筑防火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1(5)。

4 繆小龍廊橋遺夢閩浙尋——閩東北、浙西南編木拱廊橋考[A].第一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p60-73。

5 繆小龍,廊橋越今古 浩氣貫長虹——閩浙廊橋紅色文化遺產(chǎn)與紅色旅游初探[A],第二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p206-216。

作者簡介:繆小龍,福建省寧德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建筑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福建工程學院特聘教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廈地古村也有廊橋了!
九百年萬安橋失火毀于一旦,木質(zhì)建筑如何防火?
閩浙連綿后山橋
2022-11-22手機報-三聯(lián)生活周刊
木拱廊橋|橋梁界的活化石
耕讀屏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