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靜夜思》收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第6課,也就是說,每個中國人,只要在小學一年級上了幾天課,就會學到這首詩。更何況,絕大多數(shù)家庭,在孩子學齡前,已經教會他們背誦這首詩了。問題是,幾個人敢說,讀懂了這首詩?
這首絕句,共20個字,每個字都淺顯、通俗、易懂……嗎?
先來看第一個字:床。
看官或許啞然失笑了:“床”字還用解釋嗎?不就是睡覺的用具,書面語叫“寢具”嗎?且慢!“床”字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所謂《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敝f,只是解釋之一,除此以外,“床”字還有好幾種完全不同的解釋。
第一次見到“床前明月光”的“床”字,居然有這么多種完全不同的解釋,我也是醉了。還讓不讓我們小學生學下去了?
別解一:床=胡床
《百家講壇》2008年3月4日播出,北京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把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解釋為胡床(馬扎)。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即馬扎)。
別解二:床=窗
有的專家認為,“床”即“窗”的通假字。他們的意見是,既然作者在室內一抬頭看到了明月,那么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因為只有在窗戶前面才可能舉頭就看到月亮的。
別解三:床=井欄或井臺
河北教育出版社《小學古詩詞80首》把“床”解釋為井上圍欄。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shù)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
這幾種解釋不是楚子編造的,你去百度一下《靜夜思》,是不是說“床”字有這么多解釋?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多解釋呢?原因很簡單,按照正常的字面意思,大家讀不懂,覺得有些疑惑,于是紛紛瞎猜。
可不要小看這些瞎猜哦,有的出自名人之口,有的獲得了學術界的榮譽。大連晚報2005年11月12日報道說,退休教師程實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fā)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chuàng)作了《靜夜思》詩意圖,把“床”解釋為井上圍欄。該報道稱論文揭開了文壇多年的錯解,不但取得了版權,而且被廣泛轉載,并被譯成日、英文在國外流傳。
讀不通,就可以亂猜嗎?尤其是把“床”當做“窗”的通假字,簡直可笑,因為“床”和“窗”雖然今天讀音接近,但是在平水韻里根本不是同一個韻部,也就是說在古代可能讀音差異很大呢,拿今天的感覺去解釋古代,也算奇葩。
原詩那么淺顯,究竟是哪里讀不懂呢?問題就出在:“床前”的明月光,能不能被錯當成“霜”,按理說李白不會把室內的這片光芒誤解成室外才有的霜吧;另外,在“床前”,能否“舉頭望明月”?很多人覺得不可能,所以,硬生生把一張床,要去當成便榻、凳子乃至井欄。
有不懂,問度娘,這是當今學習的一大便捷途徑,結果度娘也耍了個滑頭,一下子告訴你幾種解釋,這就讓人犯疑了。正確解釋肯定只有一種啊,我們該如何取舍呢?
首先,我們把“床”通“窗”這個說法排除了吧,李白能寫出“寒月?lián)u清波,流光入窗戶”這樣的句子,證明他不是不認識窗戶的“窗”字,至于要通假成“床”嗎?
其次,是井欄、井臺之說,我認為也可以擯棄。因為李白的確曾把井欄或者井臺稱為“床”,例如“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床”、“玉床金井冰崢嶸”,問題是稱“床”為井欄時,詩中多會出現(xiàn)一個“井”字來呼應。因為李白是文字巨匠,他知道河床不能簡稱為“床”、橋面不能簡稱為“面”、人物不能簡稱為“物”。黑燈瞎火的,讓一個孤獨的詩人跑井臺上去干什么?夠滲人的。吉林人民出版社《唐詩三百首》、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唐詩三百首》等很多書籍都把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中的“床”解釋為井床、井上圍欄,這都是不嚴謹?shù)?。倆孩子跑井臺上玩過家家,你做家長放心???
最后說說“胡床”、“馬扎”吧。盡管李白詩里,多次提到胡床,都是像“胡床紫玉笛”、“東壁掛胡床”這樣完整地表述的,但是也不排除將胡床簡稱為床,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搞清楚李白這張床究竟是不是一張胡床嗎?真的一定要將這張床搬到戶外,這首詩才讀得通嗎?
有的專家這么分析的:……月光即使能灑在床前,但霜是不能落到室內的,所以,不能寫出“疑是地上霜”。這樣比喻完全不恰當。李白所言的“床”應為井床,而井床是井臺上的圍欄。這是以現(xiàn)實人之心度浪漫人之腹,這是以清醒人之心度懵懂人之腹。誰知道李白是不是在睡夢中突然醒來,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身在何處呢?怎么就不能產生把月光當做霜的錯覺呢?
我們探討古詩必須以古詩本身為根據,因為古詩是當時人們社會生活的真實描述、記載而后人的解釋則由于他們的理解能力、認知水平而容易走樣。
繞了一圈,又回來了。我們只不過才討論了《靜夜思》的第一個字而已。至少我們弄明白了,床就是床,不要胡思亂想。
這一圈,絕沒白繞,從此我們可以不被專家們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