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待無花空折枝
——《金瓶梅》第九十三回詩賞析
《金瓶梅》第九十三回“王杏庵義恤貧兒 金道士孌淫少弟”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人生莫惜金縷衣,人生莫負(fù)少年時。
有花欲折須當(dāng)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詩引自唐詩《金縷衣》,文字上有所改變?!督鹂|衣》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據(jù)說當(dāng)年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家宴上演唱。也有人說作者就是杜秋娘。杜秋娘原名杜秋,唐代金陵人,生卒年不詳,十五歲時成了李锜的侍妾。唐憲宗元和二年(807)李锜起兵造反,失敗后杜秋娘被納入宮中,受到憲宗寵幸。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后不久,杜秋娘賜歸故鄉(xiāng)。著名詩人杜牧經(jīng)過金陵時,看見她又窮又老的景況,作《杜秋娘詩》,其序簡述了杜秋娘的身世。杜牧詩凡五十六句,前兩句是:“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
【注釋】
“金縷衣”,以金線制成的華貴衣裳。這里指財富。
“欲折”,想折。
“須當(dāng)”,不必猶豫。
【賞析】
回首詩勸導(dǎo)人們對美好的事物要珍惜機會,比如遇見一位貌美女子時,如果你想要得到她,就要大膽地向她表示,勇敢地去追求。詩的大意是:我勸你不要顧惜家產(chǎn)錢財,但要勸你珍惜青春年華。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攀折,不要等到花兒都謝了才去折那無花的枝條。
《金瓶梅》第九十三回描寫西門慶之女婿陳經(jīng)濟落難后,經(jīng)杏庵居士王宣的幾次救助,最后去了臨清馬頭的晏公廟做了一名道士。但陳經(jīng)濟本性不改,與任道士的大徒弟搞同性戀,得到了“大小房門鑰匙,我要執(zhí)掌”、“隨我往那里去,你休嗔我”的許偌。自此以后,陳敬濟常拿著銀錢往馬頭上游玩,又與妓女馮金寶重逢,舊情不改。蘭陵笑笑生寫到這里,嘆曰:此不來倒好,若來,正是:五百載冤家來聚會,數(shù)年前姻眷又相逢。有詩為證:
人生莫惜金縷衣,人生莫負(fù)少年時。
有花欲折須當(dāng)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詩比較直白單純,反復(fù)的詠嘆和勸誡,旨在大膽歌唱愛情和強調(diào)愛惜時光。不過這首詩運用到陳經(jīng)濟身上,卻成了他“行樂及時”的寫照,確實耐人尋味。
【附錄】
唐詩《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