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ㄎ澹?/p> 這堂傾注林海鐘3年心血和滿腔熱情的濟公殿壁畫,有以下幾點藝術(shù)特色: 一是主題突出,意境高雅。全圖緊緊圍繞濟公一生弘佛行善的故事,宣揚平等、自由、博愛的普世價值觀,歌頌除暴安民、扶貧助弱的高尚道德,倡導(dǎo)社會的和諧太平,贊美祖國山河的壯麗,人民的勤勞,世風(fēng)的淳樸,具有積極的愛國熱情和高雅的思想意境。 二是氣勢宏大,軒昂生動。全圖十八堵場景,既各有重點,又互為連貫,突出主題內(nèi)容。而160余平方米的畫面,充盈飽滿,天趣橫溢,山水相連,城鄉(xiāng)相依,云水流布,氣韻互通;寺宇津橋穿插其間,男女老少多元互動。然而無論是洪水滔滔、火勢熊熊,還是江潮滾滾、山嵐茫茫,抑或是崗巒逶迤、巖壑幽遠(yuǎn),林木森森、澗流潺潺,皆具有充溢的立體能量與凹凸的起伏質(zhì)感,蘊藏排山倒海的強大力度,積蓄勢不可擋的整體效果;仰觀環(huán)視,皆成一體,大氣磅礴,頗為壯觀。 三是構(gòu)圖巧妙,內(nèi)容豐富。壁畫將濟公家境、出生、求知、剃度、行善、懲惡、弘法、斗魔、圓寂、歸宗的神話故事,巧妙地穿插到天臺山、西子湖、飛來峰、錢塘江、南屏山、石梁的山水景色中,演繹于國清寺、靈隱寺、凈慈寺、虎跑寺、六和塔、五百羅漢道場中,其間春夏秋冬草木之生長,陰晴雨雪天氣之變化,鳥獸建筑生息之動靜,僧俗百姓各界之生活,皆一一妥貼安排,情節(jié)變化環(huán)環(huán)相扣,景隨情移,自然融洽。 四是造型活潑,浪漫夸張。濟公的形象在民間早已約定俗成,頭戴僧帽,身披袈裟,寬額深目,高鼻瘦臉,下巴微翹,清癯健康,但不修邊幅,或揮蒲扇招風(fēng),或啜葫蘆飲酒,步履踉蹌而有力,表情莫測而有神。海鐘在此基礎(chǔ)上予以發(fā)揮,用流暢的線條,頓挫的墨跡,富有彈性的勾勒,將濟公那灑脫的身姿、幽默的表情刻畫得惟妙惟肖。而飄逸的衣紋,時或吳帶當(dāng)風(fēng),時或曹衣出水,疏密有致,簡潔有力,借以反映出濟公一生種種不同場合的弘佛活動。畫家構(gòu)圖落墨,處處強調(diào)濟公動作的敏捷,思維的靈活,舉止的風(fēng)趣,性格的豪放,心地的善良,使人們心目中的濟公形象變得更為逼真靈活,形神兼?zhèn)?,成為巨型壁畫的點睛之筆,更是山水宏圖中的精彩畫眼。 壁畫不僅人物浪漫生動,而且林海鐘又以更為爽利的長線短弧,營造出流體的強烈動感,使錢江潮的澎湃滔天、大悲樓的熊熊火勢、吸引巨木的漫天風(fēng)云,皆有鋪天蓋地的力量;那摧岸的巨浪,騰空的烈焰,橫飛的卷云,在線條疏密曲折、長短濃淡、起伏連綿的千變?nèi)f化中,顯得格外夸張有力,洶涌猛烈,駭目驚心,妙不可言。那重檐層樓、幽深庭院等建筑,皆富厚重體量,在畫家筆下,洋溢著三維的質(zhì)感與樸實的美意,令人有身臨其境或鳥瞰全貌之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