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攝的松柏鐵類植物)
側(cè)柏(又名扁柏、香柏,2013年6月13日攝于云南石林)
軒轅柏(又稱黃帝手植柏,樹齡5000年,為側(cè)柏,2013年9月16日攝于陜西延安軒轅廟)
漢武掛甲柏(又名將軍樹,2013年9月16日攝于陜西延安軒轅廟)
松柏類是現(xiàn)代裸子植物中數(shù)目最多、分布最廣、最為繁盛的類群.它包括許多熟知的栽培樹種,如松樹、柏樹、杉樹、云杉、冷杉、富松、水杉、紫杉(紅豆杉)以及紅杉等。是裸子植物松杉綱中的觀賞植物,全球約有600種松柏類植物,中國大約有210種,其中約有160種原產(chǎn)于中國。許多屬在經(jīng)濟上十分重要,是木材、造紙和松節(jié)油等的重要來源。一些現(xiàn)代松柏類的歷史,已經(jīng)追溯到三迭紀。它們廣布于南北兩半球的溫帶地區(qū),僅有少數(shù)生在熱帶地區(qū).我國是松柏植物最豐富的國家,特別富有特有種屬和第三紀的孑遺植物,很可能是松柏類植物最古老的起源地.
松柏杉類植物的區(qū)別:
松:一般為常綠喬木,很少為灌木,樹皮多為鱗片狀,葉子針形,花單性,雌雄同株,結球果,卵圓形或圓錐形,有木質(zhì)的鱗片,木材和樹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濤;松針;松脂;松亭(旁邊有松樹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葉扎成人、鶴、鹿、亭等形狀,作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種古扇);松釵(松樹的枝葉);松腴(松脂);松花綠(亦作“松花”、“松綠”。偏黑的深綠色,墨綠);松篁(松樹與竹子)
柏樹。喬木,葉呈鱗片狀。木材質(zhì)地堅硬,可做建筑材料。
杉樹。氣味
松由「木」及「公」字組成,「公」字含有男性生殖器的意思。一般而言,凡是易凋之樹,其葉片本身的面積都比較大,也就是所謂的闊葉樹。相較之下,針葉樹中的松柏卻大相徑庭,針狀細小的葉子能夠適應不同的氣候和環(huán)境,其樹形也呈現(xiàn)一種尖塔狀,形狀如高高翹起的男根。
松樹的另一特點是樹齡長,因此松又成為長壽的象征。民間壽聯(lián)有「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摘自圖說漢字密碼。『松針為長針形,多二、三或五針成束,基部有短鞘包裹,螺旋狀著生于枝上,球花單性同株,通常著生于小枝頂部。球果通常第二年成熟,果鱗片木質(zhì),螺旋狀著生于中軸上,果鱗內(nèi)方藏種子兩枚,種子上端常附有薄翅一枚?!?---摘自詩經(jīng)中的經(jīng)濟植物。例:松科中臺灣常見的有濕地松、琉球松、馬尾松、臺灣二葉松、日本黑松、華山松、臺灣五葉松、臺灣冷杉、臺灣油杉、臺灣云杉、臺灣黃杉(威氏帝杉)、鐵杉等(其中以「杉」字為名者,請參考下方「杉」字說明)。若套用在現(xiàn)今分類的框架上,臺灣冷杉應稱為臺灣冷松;臺灣油杉應稱為臺灣油松;臺灣云杉應應稱為臺灣云松;臺灣黃杉應稱為臺灣黃松;鐵杉應稱為鐵松,長久沿用之名稱若經(jīng)更換恐將更加混淆不清。而從松科中之植物名稱歸納可發(fā)現(xiàn),葉扁平且為線狀者常稱為「杉」;葉針形者常稱為「松」。
另羅漢松科之小葉羅漢松、大葉羅漢松、蘭嶼羅漢松等被冠以「松」字可能是因為樹形之滄勁與松類相似,故名。
柏之所以從木白聲,乃是因為柏樹的樹皮和柏子皆為一種亞白色,因此稱之為柏樹,「木」在這里表示柏樹的類屬。「白」原本取象于古人黝黑的雙手上顯明突出的白色指甲蓋,在此表示白色的意思。所以說,「柏」字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在上古先民的實用主義眼界中,松柏有兩種特征:一是富含油脂,砍倒便能燃燒;二是松柏的枝葉能夠治療多種病癥。因此,古文字中的「樂」和「藥」均源字松柏*2:上古先民用松柏枝葉燃燒篝火,噼啪之聲便是音樂和快樂的元素。當上古先民用松柏汁液治療胃腸疾病,覆蓋化膿的傷口時,這便是中醫(yī)草藥的開端?!?/span>
杉是由「木」加上「三」所組成,「三」的構形,當然是「三」的形變。在中國的數(shù)詞中,「三」和「九」一樣,都表示眾多的意思。因此,像影子的「影」或彩色的「彩」,其偏旁都是「三」,含有重疊、并列、多的意思。杉樹,就是以前常常用作電線桿的樹木。雨量充沛、暖和的天氣和酸性的土壤,使杉的生長也特別快速,聞名中外的福州杉可為代表。杉木并非單植生長,而是一片一片成林。杉樹的樹冠很小,一株緊挨一株形成一種獨特的小生態(tài)環(huán)境。三五成片,數(shù)片成林。于是便有了漢字中的「杉」?!?/span>----摘自圖說漢字密碼。例:杉科中臺灣常見的有柳杉、杉木(福州杉、廣葉杉)、香杉(巒大杉)、水杉、臺灣杉、落羽松等。另南洋杉科之小葉南洋杉、肯氏南洋杉等亦符合上意之成林生長,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