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726年——約786年)
字:文房
籍貫:宣城(今安徽)
作品風格:雅暢清逸,工秀委婉
詩人小傳:天寶年間進士第。歷任長洲縣尉、海鹽令,被貶為南巴尉。
廣德年間為監(jiān)察御史,大歷年間做過轉運使判官,因觸犯大官吳仲儒而被貶為睦洲司馬,德宗時被調任隨州刺史。
有《劉長卿集》十卷,《全唐詩》存錄五卷。
盛唐著名詩人,尤善五言,自封為“五言長城”。沒錯,是自封的,但卻得到了后人的認可,由此可見詩人對自己的五言詩有多自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劉長卿的兩首五律和兩首五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是劉長卿最負盛名的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字就描繪出了一幅風雪夜歸圖。詩的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后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后的情景。這首詩以極其凝煉的詞語,描繪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村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讀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對“詩中有畫”有了更深的體會。
送靈澈上人
唐 ·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
這是一首精美如畫的小詩。詩人即景抒情,構思精致,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是唐代山水詩的名篇。前兩句寫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詩人以想像之筆描繪出一個清幽渺遠的境界;后兩句寫靈澈辭別詩人歸去的情景,其中青山獨歸遠更是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留給人無窮的想象。這首詩迭詞的運用也十分貼切:蒼蒼指深青色,杳杳是深遠的意思,這兩個迭詞充分展現(xiàn)了詩人駕馭文字的深厚功力。
餞別王十一南游
唐 ·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這首五律送別詩,寫與友人離別時的情景。詩人借助眼前的景物,通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別緒,手法新穎,不落俗套,結尾更是與開頭相呼應,離思深情,悠然不盡。
詩題雖是“餞別',卻看不到餞別的場面,因為詩的第一句寫的就是友人已登舟遠去。詩人以“望”、“揮手”、“淚沾巾”這一系列動作,濃墨渲染了自己送別友人時的心情。詩人沒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用一望字,把眼前景物和心中深情融入一起,讓江中煙水,岸邊青山和天上飛鳥都來烘托自己的惆悵心情,使讀者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成了這送行中的一人。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唐 · 劉長卿
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
舊游成遠道,此去更違鄉(xiāng)。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詩人自詡“五言長城”,尤工五律。從這首送別詩中我們可見一斑,全詩運用貼切精工、凝煉自然、清秀淡雅而又諧美流暢的語來寫景抒情,感情真摯動人,風格上則工秀邃密而又委婉多諷。這首詩表面上寫的是旅途跋涉的風霜勞頓,讀者卻可從中讀出詩人回憶十數(shù)年的宦途,設想未來的悵惘與躑躅?!案覇柭泛伍L”一句是這首詩的情感主線,詩人于其中傾注了封建社會一個敢于剛而犯上的正直知識分子的憂慮和憤慨。
讀了這幾首五絕和五律,你是不是覺得劉長卿“五言長城”的稱號確實是名至實歸。
本文作者:瀟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