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作品簡介】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也題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由蘇軾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xiàn)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
【注釋】
(1)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
(2)十年:指結(jié)發(fā)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想念。“量”按格律應(yīng)念平聲liáng
(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yuǎn),故稱“千里”。
(5)孤墳: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逼淦尥跏现?。
(6)“塵滿面”兩句,形容年老憔悴。
(7)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
(8)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軒:門窗。
(9)顧:看。
(10)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yuǎn)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yīng)該不會認(rèn)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fā)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xiāng),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賞析】
這首《江城子》作于乙卯(公元一○七五)年,這時他四十歲,在密州作官。一次夢見了已死去十年的妻子王弗之后,寫下了這首詞。
詞的開頭一句就說已經(jīng)和妻子死別十年了。“生死”,是說彼此一生一死?!皟擅C!保怯捎谏栏艚^,互相情況茫然?!懊C!?,是迷糊而看不清的樣子。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長長的十年;不是暫別,而是生死的永別;不是互通音信,而是什么情況都不知道。這句詞看來只是簡單地記敘了事實,實際上,充滿了感情。
“思量”,是想念的意思。作者接下去說,十年來,對于死去的妻子即使不特意地思念,也自然地難以忘懷。一個“自”字,突出了感情的深摯真誠。王弗的墳?zāi)惯h(yuǎn)在四川彭山縣,距離作者當(dāng)時所在的密州有幾千里之遙,所以說“千里孤墳”?!盁o處話凄涼”,“話”,當(dāng)說講。正是在“自難忘”的思念中,作者由自己的寂寞聯(lián)想到亡妻的“孤單”,也痛感到千里阻隔,甚至連到墳?zāi)骨耙辉V衷腸的可能也沒有。因此說,亡妻孤單單埋在幾千里之外,他的寂寞、悲傷又能和誰去訴說呢!“相見”,當(dāng)然已經(jīng)不可能了,使作者更為悲痛的是,就算是彼此重逢,由于他十年來的奔波勞碌而灰塵滿面、鬢發(fā)如霜,恐怕妻子也難以相認(rèn)了!這里在夫妻之情中又織進(jìn)了仕途失意、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身世之感。
下片轉(zhuǎn)入寫夢。上片已經(jīng)把對亡妻的懷念寫得很充分,到這里轉(zhuǎn)入夢境就顯得很自然,“積思成夢”,完全合乎生活的邏輯。“夜來”,是昨夜?!坝摹?,這里是遠(yuǎn)的意思。他在敘述昨夜作夢回到家鄉(xiāng)的時候,用了“忽”字,這就表現(xiàn)了他在萬般思念之中,忽然能夠同亡妻在夢中相見的喜出望外的心情。以下四句具體寫出夢中相見的情景?!败帯?,是有廊檐的窗?!邦櫋?,看?!拔┯小?,即只有。在夢中,他看到:妻子正在窗子前面梳妝打扮。他們十年死別,一旦“重逢”,本來該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了。所以只是互相注視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代替話語的只是滿面的淚水。這無言的注視和如泉的淚水,所包含的感情,是任何其它語言都難以表現(xiàn)得出來的。最后,從夢境又回到現(xiàn)實,以對妻子永志不忘的深情結(jié)束。但是,他沒有直接地說出,而是根據(jù)想象,描繪了那只有明月和短松相伴的千里孤墳;并且斷定,那就將是使他長此以往悲痛欲絕的地方。這就使他的感情得到了形象化的表現(xiàn),而讓讀者感到意味深長。
這首詞,用家常話,寫肺腑情,質(zhì)樸自然,真摯動人,在悼亡詞中,是寫得很成功的。原載:《唐宋詞選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