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記
溫州人李庭等,大歷六年,入山斫樹,迷不知路,逢見漈水。漈水者,東越方言以掛泉為漈。中有人煙雞犬之候,尋聲渡水,忽到一處,約在甌閩之間,云古莽然之墟,有好田泉竹果藥,連棟架險,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還深映。有象耕雁耘,人甚知禮,野鳥名鴝,飛行似鶴。人舍中唯祭得殺,無故不得殺之,殺則地震。有一老人,為眾所伏,容貌甚和,歲收數(shù)百匹布,以備寒暑。乍見外人,亦甚驚異。問所從來,袁晁賊平未,時政何若。具以實告。因曰:愿來就居得否?云此間地窄,不足以容。為致飲食,申以主敬。既而辭行,斫樹記道。還家,及復(fù)前蹤,群山萬首,不可尋省。
顧況,字逋翁,號華陽真逸(隱),蘇州海鹽縣(今浙江省海鹽縣)。唐朝大臣、詩人、畫家、鑒賞家。
至德二年(757年),進(jìn)士及第,授校書郎,遷大理司直。貞元二年(787年),擔(dān)任鎮(zhèn)海軍(韓滉)節(jié)度判官,負(fù)責(zé)督運錢糧。得到宰相李泌引薦引,入為著作佐。作詩嘲諷權(quán)貴,貶為饒州司戶。
晚年隱居茅山,煉金拜斗,身輕如羽。卒于家中,享壽九十四歲。工于詩,繼承杜甫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是新樂府詩歌運動的先驅(qū)。著有《華陽集》二十卷。善畫山水,著有《畫評》、《文論》等著作,今已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