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草俗名棒槌草、大屁股草,亦名狼尾花,屬禾本科虎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中國各地,北方居多。為家畜優(yōu)質(zhì)食草;但也是北方常見的農(nóng)田雜草之一。生在農(nóng)田、路旁或荒地,沙質(zhì)地居多。
穗狀花序長3-5厘米,4-10余枚指狀簇生莖頂,呈掃帚狀,小穗緊密排列于穗軸一側(cè),成熟后帶紫色。每第一外稃長3毫米,上部邊緣具3毫米柔毛,芒長5-10毫米。種子小。穗狀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長2.5-35cm,到外密被白色卷曲短柔毛,由密集多花的聚傘花序組成,花序梗長約2mm,最初被白色綿毛,以后漸變少毛;萼齒5,卵形,近相等,長約為花萼長之1/3,果時花萼直立,增大,長約4mm;花冠淡紫或紫色,長6-7mm,外面被疏柔毛,冠筒基部具淺囊狀突起;雄蕊4,內(nèi)藏;花柱有時略伸出。小堅果卵形,極小,污黃色。花期7-11月,果期11-12月。
虎尾草為一年生草本。須根,根較細;稈稍扁,基部膝曲,節(jié)著地可生不定根 ,叢生,高10-60厘米;葉鞘松弛,腫脹而包裹花序。葉片扁平,長5-25厘米,寬3-6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