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紹】
【注釋】
【譯文】
【作者介紹】
【賞析一~~賞析四】
【中唐·戴叔倫·五言律詩】
拼音版:
[作品介紹]
《除夜宿石頭驛》是唐代詩人戴叔倫除夕夜晚遠(yuǎn)離家鄉(xiāng)親人獨宿逆旅時創(chuàng)作的感慨自身遭際的詩作,載于《全唐詩》卷二七三。此詩開篇把自己滯跡他鄉(xiāng)的寂寞苦澀寫得十分深刻,結(jié)尾處又給人一種以沉重的壓抑感。全詩寫出了沉思追憶和憶后重又回到現(xiàn)實時的自我嘲笑,蘊含著無窮的悲愴感慨和不盡的凄苦況味,寫情切摯,寄慨深遠(yuǎn)。
[注釋]
[譯文]
[作者介紹]
壹/
此詩當(dāng)作于詩人晚年任撫州(今屬江西)刺史時期。這時他正寄寓石頭驛,可能要取道長江東歸故鄉(xiāng)金壇(今屬江蘇)。
詩人作詩,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發(fā)泄,總是先有詩,然后有題目,題目是全詩內(nèi)容的概括。這首詩的題目是“除夜宿石頭驛”,可知詩的內(nèi)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點是“石頭驛”,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聯(lián)“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就寫明了一個孤獨的旅客夜宿在旅館中。接著用第二聯(lián)“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補(bǔ)充說明這個“夜”是“除夜”,這個“人”是離家很遠(yuǎn)的人。
第三聯(lián)轉(zhuǎn)寫這個“人”大年夜獨宿在旅館中的思想感情?!傲嚷浔笆隆笔钦f過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種種生話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會引起悲感?!爸щx笑此身”是說現(xiàn)在這個漂泊天涯的軀體,又如此之支離可笑。上句回想過去,沒有得意事可供現(xiàn)在愉快地回憶;下句是自憐,現(xiàn)在已沒有壯健的軀體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緊緊地承接上句?!俺铑伵c衰鬢”就是“此身”的“支離”形狀。這樣一個既憂愁,又衰老的旅客,獨宿在旅館里,明日又將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運如何?!懊魅沼址甏骸边@一句,有兩個意義:第一,它的作用是點明題目,結(jié)束全詩。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寫的是明日,意義卻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個“又”字,其思想基礎(chǔ)是對于“逢春”并沒有多大樂觀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這一句底下,作者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出來,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這就是所謂“馀味”。
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詩說》中曾談到詩語以有含蓄為貴,他說:“詩貴含蓄,東坡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謹(jǐn)于此,清廟之瑟,一唱三嘆,遠(yuǎn)矣哉。后之學(xué)詩者,可不務(wù)乎?若句中無馀字,篇中無長語,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詩,必須做到句有馀味,編有馀意,總起來說,就是不可把話說盡,要留有讓讀者思考的馀地。作詩者固然要達(dá)到這樣一種藝術(shù)高度,讀詩者也需要具備一種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賞力。
這首詩,一向被認(rèn)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頷聯(lián)“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歷代以來,到年三十還住宿在旅館里的人,總會感傷地朗誦這兩句,以為詩人已代他形象地說出了寥落支離的情緒。因此,這兩句詩成為唐詩中的名句。雖然這兩句詩并不是戴叔倫的創(chuàng)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詩句,但是他換了兩句的結(jié)構(gòu),強(qiáng)調(diào)了“夜”和“人”,放在他這首詩中,有了創(chuàng)新,就成為警句。
方回:此詩全不說景,意足辭潔。(《瀛奎律髓》)
謝榛:觀此體輕氣薄,如葉子金,非錠子金也。凡五言律,兩聯(lián)若綱目四條,辭不必詳,意不必貫,此皆上句生下句之意,八句意相聯(lián)屬,中無罅隙,何以含蓄?頷聯(lián)雖曲盡旅況,然兩句一意,合則味長,離則味短。晚唐人多此句法。梁比部公實曰:……戴叔倫《除夜》詩云:“一年將盡夜,萬里未婦人?!贝寺?lián)悲感,久客寧忍誦之!惜通篇不免敷演之病。(《四溟詩話》)
胡應(yīng)麟:司空曙“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戴叔倫“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一則久別乍逢,一則客中除夜之絕唱也。(《詩藪》)
邢昉《唐風(fēng)定》:言情刻露,無盛唐渾厚氣。
周弼《箋注唐賢三體詩法》:二聯(lián)唐人所謂得句。
何焯(何義門):結(jié)渾成。(《瀛奎律髓匯評》)
范大士:此詩機(jī)趣活潑,自性靈中得來。(《歷代詩法》)
賀裳:首聯(lián)寫客舍蕭條之景,次聯(lián)嗚咽自不待言,第三聯(lián)不勝俯仰盛衰之感,恰與“哀鬢”、“逢春”緊相呼應(yīng),可謂深得性悄之分。(《四溟詩話》)反謂“五言律兩聯(lián)若綱目四條,辭不必詳,意不必貫,八句意相聯(lián)屬,中無罅隙,何以含蓄?”遂改為“燈火石頭驛,風(fēng)煙揚子津。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萍梗南浮越,功名西向秦。明朝對青鏡,衰鬢又逢春?!敝粓D對仗整齊,堆垛排擠,有詞無意,何能動人?真所謂膠離朱之目也。(《載酒園詩話》)
屈復(fù):三聯(lián)不開一筆,仍寫愁語,此所以不及諸大家。若寫石頭驛景,可稱合作。古詩“一年夜將盡,萬里人未歸”,此唯倒一字,精神意思頓爾不同,如李光弼將郭子儀之軍也。(《唐詩成法》)
喬億:詩極平易,而真至動人,故多能口頌之。(《大歷詩略》)
宋宗元:何等自然,卻極清切(“一年”聯(lián)下)。(《網(wǎng)師園唐詩箋》)
王文濡《歷代詩評注讀本》:前半寫題已足,后半作無聊語,而以“明日”一結(jié),尋出路法,便不索然。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吳曰:此詩真所謂情景交融者,其意態(tài)兀傲處不減杜公,首尾浩然,一氣舒卷,亦大家魄力。
唐汝詢:幼公去石頭不遠(yuǎn),而曰萬里未歸,詩人多誣,不虛哉。(《唐詩解》)
沈德潛:應(yīng)是萬里歸來,宿于石頭驛,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與金壇相距幾何,而云萬里乎?(《唐詩別裁》)
吳汝倫:此詩真所謂情景交融者,其意態(tài)兀傲處不減杜公。首尾浩然,一氣舒卷,亦大家魄力。(《唐宋詩要》)
吳山民:翻古卻健。(《唐詩正聲評醳》)
吳昌祺:句警則不免于誕,猶勝“舍弟江南沒”二句也。(《刪訂唐詩解》)
徐竹心:全詩寫情切摯,寄慨深遠(yuǎn),一意連綿,凄惻動人,自非一般無病呻吟者可比。(《唐詩鑒賞辭典》)
貳/
石頭驛在今江西省新建縣贛江西岸?!俺顾奘^驛”就是除夕之夜寄宿在石頭驛的意思。詩人在詩中寫出了自己在除夕之夜,遠(yuǎn)離家鄉(xiāng)親人,獨宿旅舍的孤獨凄涼況味,并對自己的落魄潦倒,老之將至感慨遙深。詩的大意是:
住在這旅館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呢?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親近。這是一年中最后一個夜晚,萬里之外我是未能回家的人。回想以前潦倒的往事不禁悲從中來,看看當(dāng)下與親人分離又苦笑自己的孤苦伶仃。這愁苦的容顏與衰老斑白的鬢發(fā),明天又將迎來一個新的春天(可我的生活卻不會像春天那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jī))。
唐代另一位詩人高適有一首《除夜作》,寫的也是春節(jié)旅居在外的境況:“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眱墒自姳容^,有不少共同之處——除夕夜、旅館、寒燈,還有衰鬢與霜鬢、明日與明朝、又逢春與又一年等。不過高適的詩重在寫鄉(xiāng)愁,寫遠(yuǎn)離故鄉(xiāng)的久久不歸,以至于一年一年雪染雙鬢。而戴叔倫的詩雖也有鄉(xiāng)愁,但重在回顧自己的過往,嘲笑自己總也離不開愁苦,未能有所作為。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是這首詩中的名句,寫出了詩人春節(jié)到來時未能如愿回家與親人團(tuán)聚的遺憾和惆悵。詩句脫胎于梁武帝蕭衍《冬歌》中的“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雖更換了幾個字,但句子結(jié)構(gòu)的改變,使“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更具對比效果,因而也更富于感染力,更容易打動人心。句中的“萬里”意思是距家遙遠(yuǎn),不可坐實理解。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言:“應(yīng)是萬里歸來,宿于石頭驛,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與金壇(注:戴叔倫故鄉(xiāng),今屬江蘇。)相距幾何,而云萬里乎?”這樣解詩未免有用力太過之嫌。如今這兩句詩常被用在表現(xiàn)中國人過年情結(jié)的文章中。
叁/
戴叔倫是唐朝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于隱士家族。個人認(rèn)為戴叔倫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當(dāng)屬《調(diào)笑令·邊草》“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將戍邊將士的苦寒生活和盤托出,開創(chuàng)了邊塞詞的先聲。正是這樣一位憂心的詩人,晚年卻自請出家為道,令人欷覷。
戴叔倫年輕時多地輾轉(zhuǎn)為官,至晚年卻親自上表出家為道。這與他多年官場沉浮不無關(guān)系,因為多處為官的現(xiàn)實,讓他看清了人生,所以在他的作品里,人們看到最多的是對安逸生活以及隱居的向往。然而即使閑適淡然如戴叔倫,也無法擺脫孤身在外所產(chǎn)生的孤寂。“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除夕團(tuán)圓之夜,獨自在外漂泊,無疑更顯凄涼。這句“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背鲎源魇鍌愃鶎懙奈逖月稍姟冻顾奘^驛》。
這首《除夜宿石頭驛》是戴叔倫在撫州任職期間的作品,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進(jìn)入老年,準(zhǔn)備從撫州坐船回老家金壇。晚上寄宿于石頭驛,剛好是除夕之夜。他一個人對著孤燈,那種情感的空虛和思念可想而知。
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這首五言律詩的大意為:在這樣孤獨的旅店里誰會來慰問呢?只有一盞清冷的油燈與我相伴。今夜是這一年最后的一夜了,可我卻在萬里之外漂泊不能回家團(tuán)聚。回看自己的前半生始終與孤獨相伴,想到這些我只能苦笑自己的辛酸。臉上充滿愁怨,兩鬢頭發(fā)斑白,在這樣的嘆息聲中又將迎來明日新春。
一句“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便把作者獨居旅館的落寞之情給描寫出來了。而且,當(dāng)時戴叔倫年紀(jì)已老,回鄉(xiāng)之情極濃,都說落葉歸根,人在年老時分想歸鄉(xiāng)的心情會分外急切。所以在戴叔倫的詩中,完全看不出新春到來的喜悅,或者是人逢春之后的樂觀,反而是淡淡的憂郁之情。
戴叔倫的這首《除夜宿石頭驛》因頷聯(lián)的“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被認(rèn)為是一首五言律詩中的名作,歷朝歷代,但凡在除夕之夜還羈旅在外,夜宿旅店的文人,幾乎都會吟誦這兩句,以表達(dá)自己的落寞與思鄉(xiāng)之情。胡應(yīng)麟在《詩藪》中道:司空曙“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戴叔倫“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一則久別乍逢,一則客中除夜之絕唱也。
姜夔談到詩語時說:“詩貴含蓄,東坡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焦扔戎?jǐn)于此,清廟之瑟,一唱三嘆,遠(yuǎn)矣哉。”所以,讀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時,給人更多的是家鄉(xiāng)之思,以及對自我生命已經(jīng)走至盡頭的寥落,真正一唱三嘆,而且意義悠遠(yuǎn)。
肆/
一年將盡的除夕最能引起人的流年之感。若家人共聚一室,觥籌交錯,笑語頻飛,倒也不乏溫馨與歡樂,但如果是只身在外,流落無依,館舍獨處,一燈相伴,其境其情實令人難堪。時作者任撫州刺史,取道長江,東歸故里江蘇金壇,除夕尚在途中,夜宿石頭驛(今江蘇新建),一時感慨萬千,覺往事如煙,難以回首,半生潦倒,一身衰朽,黯然神傷,于是寫了這首詩。
除夕之夜,人們渴求合家團(tuán)聚、親人互相慰問,詩人卻獨對孤燈,于是情感之流首先便從這里決口:“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顯得孤苦、凄冷。后一句是退一步進(jìn)兩步的寫法。一個人在孤苦無依的時候,心理上常常會產(chǎn)生一種主觀移情作用,將無生命的東西擬人化、生命化,以求得對自己的肯定。這里的寒燈成了詩人的唯一慰情之物?!昂弊旨惹泻蠒r令,又渲染了哀冷的氣氛,更暗況作者寂寞無依的心境。由此可見詩人下字用詞極為考究。頷聯(lián)將時間之易逝與空間之難越兩相對照,加倍寫出流落傷感的情懷,又照應(yīng)了題目。石頭驛與金壇相距不遠(yuǎn),而云“萬里未歸人”,如清沈德潛所說是萬里歸來,猶未到家的意思。“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一年將逝,前事堪悲,個人生命,寥落無依,萬里歸來,此身猶屬支離,誠可笑也!一“悲”一“笑”,頗得互文之妙。前事可悲,此身可笑,笑為悲之表,悲為笑之里,自嘲自諷,自哀自憐,催人淚下。尾聯(lián)收束全詩,又稍稍宕開。顏既愁苦如此,鬢又衰朽若此,則明日逢春,又何如呢?人之常情,春臨則心喜體舒,但心衰體朽之人往往見春反增傷感。此聯(lián)將全詩傷感的情緒推向高峰,含而不露,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品味的余地。
點擊輯期圖標(biāo),暢游古詩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