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柬之書《文賦》為紙本墨跡卷,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名家真跡之一。此卷流傳有緒,有 趙孟頫、 李倜、 揭傒斯、 危素、 宋濂、 孫承澤等人跋記。帖中“淵”、“世”等字均作缺筆,蓋避唐代帝王名諱之故。真跡清時入內(nèi)府,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該作品筆法和氣韻,出自大王書。全書144行,1658字,字體以正、行為主,間雜草書,雖三體并用,但上下照應(yīng),渾然天成。筆致圓潤而少露鋒芒,表現(xiàn)出平和簡穆的意境。筆法飄縱,無滯無礙,超逸神俊,深得晉人韻味。
臨習(xí)此書,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點畫用筆要細膩,特別是筆畫的起筆,多露鋒。與《蘭亭序》、《智永千字文》相似,筆畫間纖絲畢露,靈動多姿。
如上圖中的“先、俊、其、精”等字,起收筆非常細膩
2、處理好筆畫間斷與連的關(guān)系。實連的筆畫要作為一個整體一筆完成;虛連的筆畫要根據(jù)上一筆畫的收筆與下一筆畫的走勢寫出牽絲,筆斷意連。
上圖中“然、波、以、擾”等字斷連關(guān)系非常明顯
3、上下字之間多有節(jié)奏變化,有大小、或粗細、或欹側(cè)、或疏密之分。
如圖,要注意“而義”、“離之”、“盡不”的大小變化;“之則”、“無雨”的粗細變化;“茲效績”與“功多而”之間的疏密變化;“言以居”之間的欹側(cè)變化等。
4、一列字之間要注意相同筆畫的形態(tài)變化,特別是相鄰字之間的相同筆畫,盡量避免重復(fù)。
如上圖,“于振”的提手旁、“選今”的捺畫、“枝振”的捺畫形態(tài)都不相同;三個“而”、四個“或”的結(jié)字各有特色。
5、從總體上把握好溫潤雅致、平和靜穆的風(fēng)格。字勢多內(nèi)斂,如翩翩君子,彬彬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