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草:別名:絆根草、蟋蟀草、動(dòng)地虎、巴根草、草皮子。
【來(lái)源】為禾本科狗牙根屬植物狗牙根 Cynodon dαctylon (L.) Pers. 的全草及根狀莖。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 10~30 cm。根狀莖細(xì)長(zhǎng)橫走,竹鞭狀,須根細(xì)韌。稈匍匐地面,長(zhǎng)達(dá) 1 m,著花枝直立。葉互生,葉鞘具脊,無(wú)毛或疏生柔毛,鞘口通常具柔毛,葉舌短,具小纖毛;葉片條形,長(zhǎng) 1~6 cm。寬 0.1~0.3 cm。夏初開(kāi)花;穗狀花序長(zhǎng) 1.5~5 cm,3~6 個(gè)呈指狀簇生于莖頂;小穗通常有 1 花,穎灰綠色或帶紫色,中脈 1 條突起成脊,兩側(cè)膜質(zhì),內(nèi)外穎和內(nèi)外稃均近等長(zhǎng)或第二穎稍長(zhǎng);外稃具 3 條脈脊,上有毛;內(nèi)稃具 2 脊;雄蕊 3;子房上位,有 2 條羽狀長(zhǎng)花柱。
【生境與分布】生于道旁和草地。分布于江蘇、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四川及云南等省。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分別曬干。
【性味歸經(jīng)】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絡(luò)。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嘔血,便血,腳氣水腫,風(fēng)濕骨痛,蕁麻疹,半身不遂,手腳麻木,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骨折,瘡癰,小腿潰瘍。
【用法用量】全草:15~30 ??,根狀莖:30~60 ?? 或泡酒服。
外用:適量,鮮嫩葉搗爛敷患處。
下面部分摘錄于《中草藥對(duì)癥圖譜》鐵線草
鐵線草:別 名:鋪地草,狗牙根,絆根草。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葡卜地面上,有節(jié)。莖直立,線形葉片,下端因節(jié)間較短似為對(duì)生。夏秋間開(kāi)花,。穗狀花序,指狀簇生莖頂,小穗灰綠色或帶紫色。
【采收期】全年可采集?;螂S采隨用。
【藥用部分】全草。
【性味歸經(jīng)】味苦微甘,性平。入肝經(jīng)。
【功 能】全草:祛風(fēng)活絡(luò),壯筋骨,清熱利水,止血生肌。 根莖:解熱,利尿。
【用 途】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水腫,夏日感暑,嘔惡腹瀉,糖尿病,風(fēng)火牙痛,臁瘡,腳潰瘍,鼻衄。
【用量用法】干品 18.8~37.5 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本品常被栽培作鋪建公園運(yùn)動(dòng)場(chǎng)。
【選方】
1. 風(fēng)濕筋骨痛 :
鐵線草 30 克,紅藤 26.3 克,五加皮 56.3 克,骨碎補(bǔ) 11.3 克,杜仲 18.8 克,米酒 2 瓶。
用法:上藥合用,浸泡米酒 1 個(gè)月,每次飲 10~30 毫升,早晚飯后各服 1 次。
2. 水腫癥 :
鐵線草 30 克,桑白皮 15 克,玉米須 15 克,冬瓜皮 37.5 克,水丁香 18.8 克,地膽頭 30 克。
用 法:水 7 碗煎 3 碗,分 3 次服。
3. 風(fēng)火牙痛 :
鐵線草 30 克,萬(wàn)點(diǎn)金 30 克,小本丁豎杇 18.8 克,龍葵根 18.8 克,鮮大薊根 18.8 克。
用 法:水 7 碗煎 3 碗,頻頻含咽。
4. 消渴癥 :
鮮鐵線草 30 克,冬瓜皮 15 克,天花粉 11.3 克,西瓜二層皮 56.3 克,麥門(mén)冬 15 克。
用 法:水 7 碗煎 2 碗,早晚各服 1 次。服一星期。
5. 夏月中暑、嘔吐腹瀉 :
鮮鐵線草 30 克,紫蘇葉 11.3 克,鮮五斤草 26.3 克,生姜 3 片。
用 法:水 5 碗煎 2 碗,少量多次分服。
6. 鼻衄 :
鐵線草 37.5 克,魷魚(yú) 75 克。
用 法:共燉爛,分 2 次服。
7. 小便不暢、尿少、尿毒等癥 :
鐵線草 30 克,牛筋草 26.3 克,紅骨含羞草頭 30 克,金絲草 18.8 克,白茅根 26.3 克,腎葉山螞蝗 18.8 克,車(chē)前草 (五斤草) 18.8 克,丁豎杇 30 克。
用 法:水 8 碗煎 3 碗,當(dāng)茶服。
8. 尿酸、尿毒、小便澀痛、利尿解毒 :
鐵線草 30 克,車(chē)前草 18.8 克,牛頓棕 26.3 克,水丁香 26.3 克,白茅根 26.3 克,紅骨含羞草 30 克,無(wú)根草 30 克,腰尺草 18.8 克,金絲草 26.3 克,淡竹葉 11.3 克。
用 法:水 8 碗煎 3 碗,當(dāng)茶喝。
2022-10-17 拍攝于?杭州濱江
2022-10-17 拍攝于?杭州濱江
下面部分摘錄于《中藥大辭典》狗牙根
狗牙根:異名:鐵線草、絆根草、塹頭草、馬挽手、行儀芝、牛馬根、馬根子草、鋪地草、銅絲金、鐵絲草。
【基原】為禾本科狗牙根屬植物狗牙根的全草。
【原植物】狗牙根 Cynodon dαctylon (L.) Pars.
多年生草本。須根細(xì)韌,具橫走根莖和匍匐莖,有節(jié),隨地生根。稈直立。葉鞘有脊,鞘口通常具柔毛;葉片線形,互生,在下部者因節(jié)間短縮似對(duì)生。穗狀花序 3~6 枚指狀排列于莖頂,小穗灰綠色或帶紫色,小穗兩側(cè)壓扁,通常為 1 小花,無(wú)柄,雙行覆瓦狀排列于穗軸的一側(cè);穎近等長(zhǎng),1 脈成脊,短于外稃;外稃具 3 部的脈;花藥黃色或紫色?;ü?5~10 月。
生于曠野、路邊及草地。分布幾遍全國(guó)。
【采收加工】7~9 月采收,曬干。
【藥材】狗牙根 Herbα Cynodi Dαctyli 黃河以南地區(qū)均產(chǎn)。
【性狀】本品根莖細(xì)長(zhǎng)呈竹鞭狀。匍匐莖部分,長(zhǎng)可達(dá) 1 m,直立莖部分長(zhǎng) 10~30 cm。葉線形,長(zhǎng) 1~6 cm,寬 1~3 cm;葉鞘具脊,鞘口通常具柔毛。氣微,味微苦。
【藥理】利尿作用:狗牙根有利尿作用,其根莖氯、錳、鉀、鈉水平測(cè)定表明,利尿作用不完全與鉀、氯存在相關(guān),可能另有活性成分。
【藥性】苦、微甘,涼。歸肝經(jīng)。
1.《滇南本草》:味甘、微苦、澀,性平。入肝。
2.《草木便方》:苦,性微平。
3.《分類(lèi)草藥性》:微苦,平,無(wú)毒。
4.《云南中草藥》:苦、微甘、酸,溫。
【功用主治】祛風(fēng)活絡(luò),涼血止血,解毒。主治風(fēng)濕痹痛,半身不遂,勞傷吐血,鼻衄,便血,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1.《滇南本草》:主治:筋骨疼,行經(jīng)絡(luò),半身不遂,手足攣,痰火痿軟,筋骨酸疼,久遠(yuǎn)瘡,生肌,又刀傷、跌打損傷,止血收口,能接骨。
2.《草木便方》:主治:一切風(fēng)疾,惡瘡腫毒,風(fēng)濕熱腫。
3.《分類(lèi)草藥性》:主治:產(chǎn)后中風(fēng),療風(fēng)疾,消腫毒氣。
4.《四川中藥志》1960 年版:解熱生肌;治風(fēng)濕骨痛,勞傷吐血,刀傷出血,狗咬傷及小兒蟲(chóng)積。
5.《重慶草藥》:退火,解熱。治臁瘡,爛螺絲骨長(zhǎng)久不愈,螬氣,驅(qū)蛔蟲(chóng)。
6.《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清熱利尿,散瘀止血。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嘔血,便血,腳氣水腫,蕁麻疹,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30~60 ??;或浸酒。外用:搗敷。
【選方】
1. 治筋骨疼痛 :
鐵線草、小白淑氣花曬干,秦歸、牛膝、桂枝,共入內(nèi)泡酒,文武火煮一炷香,埋土內(nèi)一夜去火,次日取出,臨臥服三杯?!兜崮媳静荨?。
2. 治臁瘡長(zhǎng)期不愈 :
(鐵線草)茅草嫩尖搗絨敷。(《四川中藥志》1960 年版)。
3. 治跌打損傷、瘡?fù)?:
鐵絲草、苧麻根各適量。搗爛外敷?!肚貛X巴山天然藥物志》。
4. 治糖尿病 :
鐵絲草 30 ??。水煎加冰糖服?!肚貛X巴山天然藥物志》。
5. 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 :
鐵線草 30 ??,益母草 30 ??,小茴香根 30 ??。水煎服?!肚貛X巴山天然藥物志》。
6. 治牙痛 :
狗牙根 9 ??,南竹根 9 ??,沙參 9 ??。燉豬精肉服。 (江西《草藥手冊(cè)》)。
7. 治水腫 :
鮮鐵絲草全草 250 ??。水煎,去渣,加豬肉燉熟,食肉服湯?!墩憬幱弥参镏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