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于化民
提到糧油安全,人們想到的往往是如何避免類似毒大米,摻假油等事件的發(fā)生,而很少意識到飲食不均衡所帶來的日益嚴重的健康隱患。這說明全民飲食與健康知識的普及任重而道遠。以下就食用油究竟應該怎么吃的問題提出幾點看法。
常見食用油脂肪酸比例失調(diào)
長期以來,人們都說要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而目前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油等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已成為廣大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可是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依然逐年增高。這是為什么呢?最新的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多不飽和脂肪酸可分成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只有ω—3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才能改善細胞攜氧能力,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滯度 。而目前居民常吃的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子油等植物油,其脂肪酸的組成是以ω—6脂肪酸為主,這是這些食用油的重大缺陷。在左下表中列舉了幾種主要食用油的脂肪酸組成。
幾種主要食用油
脂的脂肪酸組成
油脂名稱
ω__3脂肪酸
ω__6脂肪酸
ω__9脂肪酸
亞麻子油
40____61
10___15
15___20
菜子油
5____10
10___20
15___20
大豆油
5____7
50___60
20___25
花生油
0____3
30___40
30___40
茶子油
0____2
5____10
75___86
橄欖油
0____1
10___15
68___75
玉米胚芽油
1____3
60___65
20___25
葵花子油
0____1
65___70
18___22
紅花油
0____1
75___85
8___10
脂肪酸比例失調(diào)的危害
現(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食物中的脂類物質(zhì)與體內(nèi)重要的體液因子——花生四烯酸系統(tǒng)緊密 相關(guān).這一系列主要包括前列腺素、血栓素、白細胞三烯等。這些體液因子可以造成血管栓塞,引起大腦功能減退和各種炎癥反應、頭痛、惡性腫瘤等。而合成這些因子的主要原料是食物中的脂類因子ω—6脂肪酸。與此相反,ω—3脂肪酸則在體內(nèi)被轉(zhuǎn)化成一些可以抗血小板凝聚、舒張血管、改善大腦功能、減輕炎癥反應及避免細胞損傷的DNA和EPA等物質(zhì)。如果大量攝入ω—6脂肪酸,而ω—3脂肪酸攝入嚴重不足,就會造成ω—3脂肪酸與ω—6脂肪酸比例嚴重失調(diào),這是導致細胞功能紊亂,進而引發(fā)心臟病,糖尿病,癌癥、腦功能減退和關(guān)節(jié)炎等各種疾病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只要將ω—6脂肪酸與ω—3脂肪酸的比例控制在6:1以內(nèi),就能讓人體得到足夠的DNA和EPA等物質(zhì)。美國居民ω—6脂肪酸與ω—3脂肪酸的攝入比例為5:1。在人均壽命最長的日本,居民的攝入比例為1:1-4:1。而在我國,這一比例為10:1-20:1
關(guān)于ω—9脂肪酸
在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常見食用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組成。需要說明的是,ω—3和ω—6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人體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而橄欖油和茶子油都富含ω—9脂肪酸,ω—3脂肪酸含量很低。從營養(yǎng)學觀點來看,這類富含ω—9脂肪酸的油不適宜單一、長期、不間斷地食用。因為ω—9脂肪酸的優(yōu)點為抗氧化性較強,雖然不易酸敗,但它并非人體必需脂肪酸。
怎樣吃油才健康
1、把亞麻子油當做主要食用油。因為亞麻子油富含ω—3脂肪酸。
2、自制調(diào)和油。在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常見食用植物油的ω—3、ω—6和ω—9脂肪酸組成比例。為了提高ω-3脂肪酸的攝入比例,居民可以用不同的食用植物油進行合理的配比。我們推薦的比例是:一份亞麻子油與兩份大豆油或兩份花生油調(diào)和食用。當然,能與橄欖油及茶子油調(diào)和效果更佳。
3、避免長期單一地攝入富含ω—6脂肪酸的食用油。
來源:2006年8月21日《健康報》知識與健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