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0年8月24日,西哥特人首領(lǐng)阿拉里克攻入羅馬,這座永恒之城800年來首次被外族攻陷。阿拉里克的西哥特人在離開意大利后,經(jīng)過高盧南部,在415年越過比利牛斯山脈,進入了伊比利亞半島,成立了西哥特王國(507年前稱圖盧茲王國)。至5世紀(jì)末的阿拉里克二世時代,西哥特王國的疆域達到了極盛,他的版圖包括了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分(除了西北加利西亞地區(qū)由蘇維匯人建立的蘇維匯王國,以及北部比利牛斯山麓的巴斯克人地區(qū)。)、今天法國盧瓦爾河以南的幾乎所有地區(qū)(包括阿基坦,郎格多格和普羅旺斯),507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一世大敗阿拉里克二世,西哥特人丟失了所有南高盧的領(lǐng)土,從此西哥特王國成為了一個純粹的西班牙王國。 585年,滅亡蘇維匯王國,西哥特人幾乎統(tǒng)一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5世紀(jì)進入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人信仰不承認(rèn)“三位一體”理論的基督教阿里烏教派,直至589年,西哥特國王里卡雷多宣布奉天主教為國教(但西哥特王國未被羅馬教皇承認(rèn)為天主教國家)。
711年阿拉伯北非總督派遣大將塔里克率7000摩爾人(北非阿拉伯人,也稱柏柏爾人)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入侵西哥特王國.西哥特王國末代國王羅德里戈陣亡,歷時300年的西哥特王國滅亡.至715年,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征服了整個半島。755年被阿拔斯家族攻滅的倭馬亞家族的流亡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在科爾多瓦建立“后倭馬亞王朝”,此后西班牙的阿拉伯王國,也被稱為“科爾多瓦王國”。
1031年后倭馬亞王朝崩潰,西班牙的穆斯林國家分裂成幾十個穆斯林小王國,至1086年,北非阿拉伯穆拉比特王朝的伊本*優(yōu)素福再次統(tǒng)一了西班牙穆斯林國家,建立穆拉比特王朝,此后,1147年,穆瓦希德人入侵西班牙,建立起了穆斯林的穆瓦希德王朝。隨著西班牙基督教國家的層層推進,13世紀(jì)科爾多瓦,塞維利亞等地被卡斯蒂亞王國收復(fù),而瓦倫西亞和穆爾西亞則被阿拉貢王國一一收復(fù),直至1492年,半島最后一個穆斯林堡壘格林納達被卡斯蒂亞和阿拉貢聯(lián)軍所征服,穆斯林終于被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
一、 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1,佩拉約(718-737),阿斯圖里亞斯國王。曾是西哥特王國末代國王羅德里戈的侍衛(wèi)。711年摩爾人擊敗羅德里戈,佩拉約和其他西哥特貴族一路北逃,718年,摩爾人進攻西哥特人的最后據(jù)點--北部阿斯圖里亞斯山區(qū),西哥特貴族推舉佩拉約為國王,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組織對摩爾人的抵抗。當(dāng)年,在傳說中的科瓦東加戰(zhàn)役中,佩拉約擊敗了摩爾人的進攻,為基督教世界在西班牙留下了最后的火種。阿斯圖里亞斯王國以及鄰近的巴斯克人王國,成為了當(dāng)時伊比利亞半島僅有的兩小塊未落入穆斯林之手的土地。而阿斯圖里亞斯王國也被認(rèn)為是中世紀(jì)西班牙的第一個天主教王國。
2,法維拉(737-739),阿斯圖里亞斯國王,佩拉約之子,據(jù)說死于熊口,而其父佩拉約據(jù)說也是被熊咬死的,可見當(dāng)時基督教國家的生存環(huán)境之惡劣。
3,阿方索一世(739-757)阿斯圖里亞斯國王,據(jù)說是佩拉約之女奧瑪信德的丈夫。他還被認(rèn)為是巴斯克人。在位期間,于741年乘摩爾人內(nèi)亂,收復(fù)了半島西北的加利西亞(今西班牙的圣地亞哥和拉科魯尼亞等地)。
4,弗魯埃拉一世(757-768)阿斯圖里亞斯國王,阿方索一世的長子。他在位期間,興建了奧維耶多城,此后奧維耶多成為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首都,768年,他被反對貴族暗殺。
5,奧拉里歐(768-774),阿斯圖里亞斯國王,弗魯埃拉一世之子。
6,希羅(774-783),阿斯圖里亞斯國王,阿方索一世的女婿。
7,莫雷加多(783-788),阿斯圖里亞斯國王,阿方索一世與一個摩爾女子的私生子,被稱為“篡位者”。
8,貝爾穆多一世(788-791),阿斯圖里亞斯國王,阿方索一世之子,由于即位前作過神甫,所以被稱為“神甫”。
9,阿方索二世(791-842),阿斯圖里亞斯國王。弗魯埃拉一世之子。被稱為“純潔的”。在位期間,在加利西亞發(fā)現(xiàn)了耶穌十二使徒之一圣雅各(西班牙語稱圣地亞哥)的墳?zāi)?,于是圣地亞哥成為了西班牙以及日后所有西班牙語國家的保護圣徒。
10,拉米羅一世(842-850),阿斯圖里亞斯國王。貝爾穆多一世之子。746年,其南部城市萊昂遭摩爾人攻擊。城里人民紛紛逃散。城市為之一空。
11,奧多諾一世(850-866),阿斯圖里亞斯國王。拉米羅一世之子。他在位期間,組織向南部萊昂、奧斯特加、阿瑪亞等地移民,這個天主教國家在長期的碌碌無為后,終于顯示出了一點進取心。
二 。萊昂王國
1.阿方索三世(866-910),萊昂國王,奧多諾一世之子,被稱為“大帝”。即位后,他將都城從奧維耶多南遷到了萊昂,從此該王國被稱為萊昂王國,阿方索三世擊敗了摩爾人的進攻,并將王國向南擴張到了波爾圖、科英布拉、扎莫拉和布爾戈斯一線。將基督教勢力推進到了杜羅河一線(但波爾圖和科英布拉很快被穆斯林奪回)。他死后將王國分成阿斯圖里亞、萊昂和加利西亞三個王國,由其三個兒子弗魯埃拉二世,加西亞一世和奧多諾二世分別繼承。
2.1.加西亞一世(910-914),萊昂國王,阿方索三世次子。死后將萊昂轉(zhuǎn)予其弟加利西亞國王奧多諾二世。
2.2.奧多諾二世(914-925),加利西亞國王(910-925),萊昂國王。阿方索三世三子,死后,其兄弗魯埃拉二世再次將萊昂王國統(tǒng)一。
2.3.弗魯埃拉二世(924-925),阿斯圖里亞斯國王(910-925),萊昂國王。奧多諾二世死后,再次合并了加利西亞、萊昂和阿斯圖里亞斯。
3.阿方索四世(925-931),萊昂國王。奧多諾二世長子,被稱為“修道士”。弗魯埃拉二世死后,作為阿方索三世后代中最年長的繼承人,繼承了王位。931年,他將王位傳給了其弟拉米羅。進入修道院中隱居,但此后他又很快反悔,他和弗魯埃拉二世的兒子一起起兵反對拉米羅,但被擊敗。
4.拉米羅二世(931-951),萊昂國王,奧多諾二世次子,阿方索四世之弟。他曾擊敗科爾多瓦哈里發(fā)的軍隊,并在944年和哈里發(fā)拉赫曼三世簽訂了停戰(zhàn)協(xié)定,在位期間,王國東部以布爾戈斯為中心的卡斯蒂亞地區(qū),爆發(fā)了獨立運動。此為卡斯蒂亞立國的先聲。
5.奧多諾三世(951-956),萊昂國王,拉米羅二世長子。
6.桑喬一世(956-958,960-966),萊昂國王,拉米羅二世幼子。被稱為“胖子”。958年,被貴族叛亂推翻,隨后他求助于科爾多瓦哈里發(fā)拉赫曼三世,哈里發(fā)出兵助他于960年復(fù)位。
7.奧多諾四世(958-960),萊昂國王,阿方索四世之子,桑喬一世的堂兄,958年被叛亂貴族推為國王。
8.拉米羅三世(966-984)萊昂國王,桑喬一世之子。
9.貝爾穆多二世(984-999),萊昂國王,奧多諾三世之子。
10.阿方索五世(999-1028),萊昂國王,貝爾穆多二世長子。在位期間,萊昂王國頻遭穆斯林打擊,被迫承認(rèn)了后倭馬亞王朝對其的宗主權(quán)。1002年,后倭馬亞權(quán)臣曼蘇爾去世,后倭馬亞王朝陷入混亂,萊昂王國終于擺脫了倭馬亞王朝的控制,此后為了避免其鄰邦納瓦拉王國的擴張威脅,阿方索五世娶了納瓦拉國王桑喬三世的女兒烏拉卡。此后阿方索致力于收復(fù)被倭馬亞王朝奪去的土地,但1028年,他在戰(zhàn)斗中陣亡。
11.貝爾穆多三世(1028-1037)萊昂國王,阿方索五世與納瓦拉公主烏拉卡長子。1029年,其東部卡斯蒂利亞自治伯爵國獨立并被納瓦拉國王桑喬三世控制(卡斯蒂利亞伯爵為桑喬三世的妻子穆尼亞),在1034年,桑喬三世從貝爾穆多的手中奪取了萊昂城,并使貝爾穆多撤退到加利西亞,1035年桑喬把卡斯蒂利亞封給了其子卡斯蒂利亞伯爵費爾南多一世,1037年,貝爾穆多三世被費爾南多擊敗并殺死,萊昂王國被費爾南德一世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