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鄧琬父子兄弟競相賣官鬻爵,叫奴仆們到集市上販賣財物。“至是父子并賣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販賣?!薄端螘む囩鳌?/p> 南北朝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戰(zhàn)爭劇烈進行,朝廷貨用不足,勸老百姓每家上交二百斛米、五萬錢、雜谷五百斛,同時賞賜荒遠縣令官;上等白米三百斛,八萬錢雜谷一千斛的,同時賞賜五品的正令史官員,如果達到上述要求,想留在家里享受一個四品官的待遇也可以;上交四百斛米、十萬錢、雜谷一千三百斛的賞賜四品令史官職,滿了,可以在家享受三品官的待遇;上交大米五百斛、十五萬錢、雜谷一千五百斛,賞賜三品令史官職,如果滿數(shù)了,在家里享受監(jiān)守待遇也可以;上交七百斛米、二十萬錢、雜谷二千斛賞賜荒郡太守官職,如果想在家里享受親王尚書令官待遇也可以。(時軍旅大起,國用不足,募民上米二百斛,錢五萬,雜谷五百斛,同賜荒縣除。上米三百斛,錢八萬,雜谷千斛,同賜四品正令史;滿報,若欲署四品在家,亦聽。上米四百斛,錢十二萬,雜谷一千三百斛,同賜四品正令史;滿報,若欲署三品在家,亦聽。上米五百斛,錢十五萬,雜谷一千五百斛,同賜三品令史;滿報,若欲署內(nèi)監(jiān)在家,亦聽。上米七百斛,錢二十萬,雜谷二千斛,同賜荒郡除;若欲署諸王國三令在家,亦聽?!端螘む囩鳌?
南北朝時的北魏,宣武帝元恪時的吏部尚書元暉,亦是“納貨用官,皆有定價,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職各有差,天下號曰‘市曹’?!蹟繜o極,百姓患之”[魏收.常山王遵附暉傳//魏書:卷十五]。
北齊到了后期,因“人力既殫,帑藏空竭”,于是皇上“乃賜諸佞幸賣官,或得郡兩三,或得縣六七,各分州郡”,無官不賣,“于是州郡職司,多出富商大賈,競為貪縱,人不聊生”[李百藥.后主、幼主紀,北齊書:卷八]。
唐高宗李治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笑中藏刀”、號為“人貓”的尚書令瀛州饒陽(今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人李義府,“貪冒無厭,與母、妻及諸子、女婿賣官鬻獄,其門如市”;《舊唐書 列傳第三十二》
唐中宗李顯時,吏部侍郎鄭,“謅事武三思及韋皇后,專以賣官為事”.韋后大樹私黨,賣官鬻爵,貪污受賄。中宗與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恃寵驕恣,賣官鬻獄,勢傾朝野?;蜃詾橹齐?,掩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從之,竟不視也”[資治通鑒:卷208]。一時間,皇后、公主和他們所信任的人,組成了一個小集團,專門出售官吏委任狀,牟取暴利。
唐玄宗李隆基時的楊國忠,亦是賣官高手。他自侍御史至宰相,身兼四十余職,掌握了中央選任官吏的人事大權。他一手遮天,每次選用官吏,完全憑他和幾位親信的好惡,根據(jù)所用人的賄賂請托。
到唐懿宗時,買官賣官已是司空見慣,家常便飯。據(jù)《資治通鑒》卷二五二,懿宗咸通十四年中云:“自咸通(懿宗年號)之后,上至宰輔以至方鎮(zhèn),下至牧伯縣令,皆以賄取。”有人買通宦官到外地去做節(jié)度使,到任后就盡力搜括,壓榨百姓。
唐僖宗李儇時,年僅十二歲的唐僖宗,將政事委托給宦官四川人樞密使、神策軍中尉田令孜。田令孜大權在握,如果誰想做官,就得走他的后門,向他送禮行賄。田令孜任命官吏或賜予爵位,并不需要向皇帝匯報、自己完全可以作主?!傲钭沃鄄蛔銘?則販鬻官爵,除拜不待旨,假賜緋紫不以聞”。(《新唐書·宦者傳下·田令孜》)
南宋寧宗趙擴時河南安陽人韓侂胄掌權,社會上賄賂盛行,公執(zhí)宰執(zhí)、臺諫之門,亦習以為常。韓侂胄的啟蒙老師福州閩縣(今福建長樂)人陳自強(歷任樞密院參知政事、右丞相),性極貪鄙,公開納賄賣官。各地官員寄給他的信,信封上須注明某物若干并獻,無“并”字的信則不拆閱;人有仕途干進,必先議價而后定;又縱子弟親戚收受賄賂。(韓侂胄顓朝權,包苴盛行,自強尤貪鄙。四方致書饋,必題其緘云:“某物并獻”;凡書題無“并”字,則不開??v子弟親戚關通貨賄,仕進干請,必諧價而后予?!端问贰り愖詮妭鳌?
到了南宋理宗趙昀統(tǒng)治時期,外戚浙江天臺屯橋松溪人賈似道當權,他與黨羽亦公開賣官,官員的補缺或升遷改秩,明碼標價,交相貿(mào)易?!袄魻幖{求美職,其求為帥閫、監(jiān)司、郡守者,貢獻不可勝計。趙氵晉輩爭獻寶玉,陳奕至以兄事似道之玉工陳振民以求進,一時貪風大肆?!薄端问贰べZ似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