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總能勾起人或溫馨或傷感的情愫,針線、刺繡、布藝尤其覺得親近暖心。纖纖素手繡出繁花似錦,浸潤了歲月的光華,仿佛融化了早已凝固的時光,映出斑駁的影。時光荏苒,花開花落,敏感多思的女人心亙古如斯。難得讀到一篇介紹清宮針黹活計的文章,針黹活計是古代對女子刺繡、縫紉一類女紅及其作品的統(tǒng)稱。我還是更喜歡稱其為“女紅”,讓人想起閨閣的溫婉多情。因為難得我不舍得錯過一張圖片,一一貼出,靜靜欣賞。欣賞精工巧制,欣賞玲瓏情致,欣賞那時花開,她依約婉柔,笑靨如花......
清光緒 黃緞穿米珠蝠壽雙喜男用活計
清同治 紅緞瓣繡蟾宮折桂女用活計
清代宮廷針黹活計用途廣泛,從服裝配飾到日常用品、掌中把玩。雖長寬不盈掌心,但集織造工藝、刺繡工藝、串珠工藝、累絲工藝、草編工藝等多種工藝技法之大成,是清代宮廷用品中非常獨特的品種。到清晚期,活計實用功能逐漸退化,裝飾日益時尚,活計品種逐漸豐富,每套為九件甚至更多。男用活計一般包括:荷包、扇套、表套、靴掖(或名姓片夾)、香囊(或檳榔袋)、褡褳、煙荷包、扳指套、火鐮套。女用活計一般包括:荷包、香囊、表套、鏡套、粉盒、扇套、靴掖(或名姓片夾)、檳榔袋、煙荷包等。日常佩戴時,以實用功能強的荷包、扳指套、靴掖為主,佩戴全套較為鮮見。
清嘉慶黃緞口滿納滿文腰圓荷包 清嘉慶 紅緞口滿納福壽雙錢雞心式荷包 紅緞平金銀荷蓮蝶式荷包
荷包是最常用的配飾,清中期以后,荷包的實用性逐漸轉(zhuǎn)變,成為服裝純粹的佩飾,小巧精致,男女都用。晚清的荷包更是綴以繁復(fù)的穗飾、流蘇裝飾,工藝以質(zhì)地較為耐磨、美觀實用的納紗、緞繡、綢繡居多。
清康熙藍緞打籽金邊孔雀葫蘆式香袋 清乾隆紅緞繡云蝠壇式香袋 清道光 滿穿米珠珊瑚壽字瓶式香袋
清光緒銀鍍金累絲喜花香囊 清光緒 湖色緞釘綾蟬香袋 清光緒 彩色斑釘綾鞍小馬香囊
香囊是隨身佩飾,亦可作為室內(nèi)、帳內(nèi)熏香用裝飾。香囊、香袋的造型在織繡活計中最豐富、變化最多。香袋造型設(shè)計巧妙的,可以通過拉動通穿香袋蓋子的絲絳開啟香袋,更換香料。香囊和香袋的制作因其造型的多變而工藝繁復(fù),做工講究。成套活計中無論男女用,香囊(袋)都是必備的。
香袋除了佩戴、熏香,更飽含著幾多情深??础都t樓夢》印象最深的是黛玉最后扔到火盆里的那個香袋,仿佛燒掉的不是一段香,而是她滴著血的愛情。這小巧精致的香袋沁著塵封往事的馨香,尋著縹緲香氣,尋見那時花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