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將痛風分為以下幾類:濕熱痹阻證,肺虛濕阻證,寒濕痹阻證,痰瘀痹阻證,脾腎陽虛證,肝腎陰虛證。
專家朱建福介紹:食療是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的手段之一。中醫(yī)認為,痛風的食療應從健脾化濕入手,通過食用具有健脾化濕的食物降尿酸化結石,預防痛風的發(fā)作。此外,很多風友覺得食療不見效果,這種情況除了沒有堅持食療之外,沒有認清自己的痛風類型進行對癥食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1、桃仁粥 桃仁15克,粳米160克,先將桃仁搗碎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成稀粥,即可食用。可活血祛淤,通絡止痛,主治瘀血痰瘀痹阻型痛風;
2、防風薏米粥 防風10克,薏米10克,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功效是清熱除痹,主治濕熱痹阻型痛風;
3、赤小豆粥 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適量。先將赤小豆煮至熟透,再加入白米做粥。其功效是清熱利濕,主治痹阻型痛風;
4、土茯苓粥 土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將粳米洗凈加水煮粥,土茯苓碾成細粉,加入粥中混勻煮沸后食用。其功效是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主治寒濕痹阻型痛風;
5、百合苡仁湯 百合(鮮品)30克,薏苡仁30克,蘆根(干)10克。將蘆根洗凈煎汁,再用煎汁加水,將洗凈的薏苡仁煮至八成熟時再加入洗凈的百合瓣,繼續(xù)小火加熱,以薏苡仁、百合煮爛為度得煎湯500ml,分兩次飲用。其功效為滋陰除濕,主治陰虛及濕痹型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