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首《過零丁洋》表現(xiàn)出詩人慷概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被稱為“千古名句”絕不為過。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淼倪@味中藥名字曾經(jīng)也被稱之為“丹心”,它就是丹參。
丹參又名赤參、紫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燥根。具有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是治療胸痹心痛(即冠心病、心絞痛)的常用藥。丹參呈長圓柱形,略彎曲,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粗糙,具縱皺紋;橫切面皮部棕紅色,木部灰黃色或紫褐色,導(dǎo)管束黃白色,呈放射狀排列,稱之“菊花心”。丹參的味道嘗起來微微的苦澀。
購買丹參時需要注意的幾大特點:根條粗壯、干燥(用手握起來無潮濕感)、顏色紫紅、無蘆頭及須根、咀嚼無酸味、聞著無刺鼻的硫磺味。對號入座,帶著這幾大特點去驗證你眼前的丹參,準錯不了!
不少傳統(tǒng)藥物名字很相近,特別是以“參”為名的藥物便不勝枚舉。要吃“參”治病或補身,以為所有的參都是大同小異,這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例如:人參、丹參及黨參便是迥然不同的藥物,所含成分不同,藥理不同,療效更是千差萬別。人參是五加科植物,丹參是唇形科植物,黨參是桔梗科植物。因此無論是購買還是使用,一定要區(qū)分開,否則有可能造成危險!
言歸正傳,咱們接著說丹參。在使用丹參時,一定要注意用量及過敏反應(yīng),常見的丹參過敏反應(yīng)表現(xiàn)為全身皮膚瘙癢、皮疹、蕁麻疹,有的還伴有胸悶憋氣、呼吸困難,甚至可導(dǎo)致惡寒、頭暈、惡心嘔吐、面色蒼白、血壓下降、乃至昏厥休克。因此孕婦及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另外,有些食物也是不能與丹參同時吃:酸性食物、羊肝、蔥、藜蘆(包括制品)、牛奶等。
避開以上重重雷區(qū),丹參總的來說還是有益無害的,當今城市生活的快節(jié)奏,讓本就脆弱的心臟更是不堪重負,是時候給你的小心臟做做保養(yǎng)了,來一碗丹參燉雞湯,想來是極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