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是《紅樓夢》中非常有趣的人物。
每提到她,我就會想起倪云林。
倪云林是元朝著名的大畫家,清高、患有嚴重潔癖。
史書上記,倪云林“盥濯不離手”,身后時時跟著一個端著洗手盆的仆人,以滿足其不停洗手之需。
除了對自身衛(wèi)生條件要求苛刻,他對自家園林里的樹木和石頭也同樣不放過,每天都要求侍童反復洗拭。
倪家庭院有一棵梧桐樹,每天都被仆人用水來來回回沖涮、清洗,樹皮光潔如新還不甘罷休,最后被洗死了。
可以說,因為愛潔,倪云林幾乎和朋友斷交;因為愛潔,倪云林基本不過夫妻生活;因為愛潔,倪云林后來還下了大獄,差點丟了性命。
妙玉和倪云林一樣,清高,患有嚴重潔癖。
《紅樓夢》第十八回,王夫人讓林之孝家的去接妙玉來賈府,妙玉正告林之孝家的:“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p>
可以說,清高得可以。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母帶領著劉姥姥等一大票雜七雜八的人到妙玉的櫳翠庵喝茶。妙玉明明有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時收的梅花上的雪水,可給賈母烹茶用的水卻只是舊年蠲的雨水而已。
清高之外,還特別超凡脫俗,且看她最喜的一句詩: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當然,她的潔癖不可不提。
成窯五彩小蓋鐘是個非常值錢的東西,只因劉姥姥享用過,她就有了砸掉之心。
但是,她第一次見到寶玉,就把自己專用的綠玉斗給寶玉喝茶用。這一細節(jié)頗堪玩味。
書中寫,賈母品茶過后,那妙玉便把寶釵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隨他出去。寶玉悄悄的隨后跟了來。只見妙玉讓他二人在耳房內(nèi),寶釵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團上。
注意寶釵黛玉的表現(xiàn):寶釵是安分守禮的坐在榻上,黛玉則是坐在了妙玉的蒲團上,不難看出,黛玉與妙玉已經(jīng)私交甚厚。
妙玉親自向風爐上煽滾了水,另泡了一壺茶,另拿出兩只“古玩奇珍”的茶杯斟給寶、黛,“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綠玉斗來斟與寶玉”。
寶玉的表現(xiàn)有些出人意料,他嘻嘻地笑著說:“常言‘世法平等’:他兩個就用那樣古玩奇珍,我就是個俗器了?”拒絕了妙玉的好意,不肯用妙玉用過的杯子,堅持要換和寶、黛一要瓣“古玩奇珍”式的茶杯。
妙玉本來是有些氣惱的,駁斥寶玉說:“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這么一個俗器來呢!”
寶玉趕緊揀好話說:“俗語說:隨‘隨鄉(xiāng)入鄉(xiāng)’,到了你這里,自然把這金珠玉寶一概貶為俗器了?!?/p>
一句話使妙玉轉(zhuǎn)怒為喜,另尋了“一只九曲十環(huán)一百二十節(jié)蟠虬整雕竹根的一個大盞”給寶玉使用。
而寶玉在喝完茶離開時,也不忘主動請教道:“等我們出去了,我叫幾個小幺兒來河里打幾桶水來洗地如何?”
妙玉笑著答道:“這更好了,只是你囑咐他們,抬了水只擱在山門外頭壤根下,別進門來。”
妙玉這一答復極具倪云林“洗桐”遺風。
但是沒有用,就因為她“仍將前番自己常吃茶的那只綠玉斗來斟與寶玉”這一舉止,已經(jīng)被無數(shù)道學家的口水淹泡死了。
有人說,“茶杯是口舌按觸之物,妙玉把自己天天口舌接觸的茶杯給寶玉喝,這不是間接接吻嗎?這不是赤裸裸的示愛嗎?”
大某山民姚燮也因此一口咬定妙玉內(nèi)心對寶玉有私情,他說:“人謂寶玉第一次在庵中吃茶,細味一個“仍’字可思,況繼以‘前番’二字乎!”
劉履芬的評論更為露骨:“杯子沒有吃過,始可給人。性極怪癖,因想其身子亦沒有人用過,可給寶玉。”
林語堂干脆破口大罵:“妙玉是一個色情狂的小尼姑,帶發(fā)修行,塵緣未斷,有變態(tài)心理?!?/p>
對于妙玉后來悲慘的結(jié)局,林語堂也連連拍手叫好,說:“妙玉那個好潔神經(jīng)變態(tài)的色情狂家伙,到底落了粗漢之手?!?/p>
其實,我覺得,妙玉對寶玉并不是男歡女愛意義上的喜歡,她覺得自己遇上了一個可以在同等精神高度上交流的對象。
想想看,妙玉既與黛玉有深交,豈會不知黛玉對寶玉的情感,又豈會當著黛玉用綠玉斗向?qū)氂駛鬟f愛戀?
她是因為純欣賞,斗然間涌起了知己相識之感,才會心無芥蒂地把自己的杯子遞給了寶玉。
再看看黛玉,黛玉不是《紅樓夢》里最心細、最敏感的那一個嗎?
而且,不是說女孩子的第六感是最準的嗎?
面對這一情景,她都沒覺得有什么——甚至,后來在蘆雪廣聯(lián)句的競賽里,寶玉名落孫山,李紈成心罰他,說:“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來插瓶??蓞捗钣駷槿?,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p>
李紈原打算命人跟著,林黛玉卻攔住,說:“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摈煊窬鸵驗橄嘈琶钣駥氂癫o暖昧情懷,才會如此坦然。
還有凹晶館聯(lián)詩情節(jié),可以說,妙玉和黛玉是真知己。
所以,還是陳其泰先生評點得透徹:“村婦雖濁,女也。寶玉雖清,男也。劉老老飲過之杯,則欲棄之。自家常用之杯,則與寶玉共之。在世俗之見,必以為女悅男之確證矣。不知妙玉心中只辨情濁,何分男女。彼固不以男子視寶玉也。惟其如此,故與寶玉相契之深?!薄拔郾鴹壉?,污地而洗地。妙玉之心,惟寶玉知之。是兩人猶一人也。蓋寶玉忘乎己之為男,亦忘乎妙玉之為女。只是性情相合,便爾投臭味相投。此之謂神交。此之謂心知。非食人問煙火者,所能領略。若說兩人亦涉著兒女私情,則俗不可耐矣?!?/p>
即妙玉、寶玉屬精神知己,無涉兒女私情。
那么,既是精神知己,寶玉為何要拒絕了綠玉斗而用了大竹海喝茶呢?
有人說,在寶玉的心里,在寶玉全部的精神愛戀世界里,只裝得下一個林妹妹,他絕不允許有別的女孩子進來,拒絕綠玉斗,那是想向黛玉證明自己的專一,讓黛玉放心。
實際情況應該不是這個。
謎底在第六十三回有透露。
在該回書中,賈寶玉過生日了,“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當晚大家都嗨翻了。
寶玉第二天清早起床,發(fā)現(xiàn)了妙玉昨天打發(fā)人送來的賀帖,粉箋上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魂印芳辰”。
昨天一起過生日的,除了怡紅公子,還有薛寶琴、邢岫煙及平兒。但別人妙玉都不搭理,只給寶玉賀帖。
寶玉的表現(xiàn)是怎么樣的呢?
他準備寫一禎措辭穩(wěn)妥的回帖,急沖沖地去找林妹妹商量——這也可以看得出林黛玉并不反對寶玉和妙玉交往,即寶玉對妙玉的好是光明磊落的。反過來說,妙玉把自己寫給寶玉的拜帖大大方方的送到怡紅院門內(nèi),又何嘗不是光明磊落?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在去找黛玉出主意的路上,寶玉遇上了邢岫煙,說了一大番話。
在這番話里,寶玉形容妙玉是個個性孤僻、萬人不入她的眼的人,而她又剛好覺得自己是個“有知識”的人,所以才青眼有加。
即在寶玉的眼里,妙玉是屬于阮籍、嵇康一類人物,他對她是敬的,這敬里面,還摻雜了一些畏——那種生怕自己會做錯什么會被她瞧不起的畏。
就是這種畏,使得寶玉不敢得對妙玉稍有唐突、冒犯或褻瀆,所以,他拒絕了綠玉斗杯。
魯迅先生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p>
林語堂等人,應該就是先生說的道學家一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