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這是東漢張衡名作《四愁詩》中的詩句。沒錯,這里的張衡,就是傳說中發(fā)明地動儀的那位。用今天的話說,張衡絕對是一位斜杠青年,他的身份包括數(shù)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文學家/官員……
據(jù)研究,作為文學家的張衡,寫這首詩并不是真的出于對某位美人的思慕,而是跟屈原一樣表達對時政的擔憂。當然,這不是我們要說的重點,這里要談的,就是美人相贈的金錯刀。
過去曾有人以為金錯刀是兵器,后來,越來越多的人指出,這應(yīng)當是一種名貴的古代銅錢,即王莽執(zhí)政時發(fā)現(xiàn)的錯金刀幣。比如,著名歷史學家陳直先生在他的《漢書新證》里,專門提到了張衡的詩,認為詩中金錯刀就是新莽刀幣,從中可以看出東漢人對這種錢幣頗為看重。
下圖左側(cè)那件,就是“金錯刀”,右側(cè)還有一枚跟它長得很像,也是王莽發(fā)布的一種刀幣,但不是金錯刀,我們后面再說。
金錯刀的外形,粗看就是一枚方孔圓錢加了一個柄。如果我們把它看成一把小刀,那么最上面就是刀環(huán),下面是刀身,可以注意到,在刀身上還專門做出了刀刃的造型。
這種錢幣一般全長8公分左右,身上共有五個字,為篆體的“一刀平五千”。其中“一刀”兩字位于刀環(huán)上,為錯金工藝所制作。所謂錯金,就是預(yù)先在銅器表面鑄造出凹槽,而后將金絲嵌入,再打磨光滑?!捌轿迩А比齻€字則是直接以陽文形式鑄造在刀身上的。
了解一點我國古代貨幣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東周時期的齊國、燕國、趙國曾經(jīng)流行過刀幣。其造型由實用的環(huán)首小刀演變而來。下圖展示的就是一件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刀幣,上有“安陽之大刀”字樣。
然而到了秦統(tǒng)一之后,秦始皇推行車同軌書同文,錢幣這種關(guān)系到國計民生的自然也要統(tǒng)一,六國舊錢皆廢除,統(tǒng)一使用秦的半兩錢。由此一直到王莽所處的西漢晚期,通行的主要貨幣都是圓錢。圓錢制作簡單,攜帶方便,而且輕重合適,比起刀幣優(yōu)越不少,刀幣可以說已經(jīng)消亡了。
秦半兩
既然如此,王莽為何還要讓刀幣“復(fù)活”呢?
王莽發(fā)布新錢幣,在《漢書》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簡單回顧一下,在秦末戰(zhàn)爭中,社會經(jīng)濟破壞很嚴重。西漢初年,雖然沿用半兩錢,但是重量銳減,而且民間私自鑄錢,造成了經(jīng)濟混亂。終于到了漢武帝元狩五年,開始由上林三官發(fā)行五銖錢。從此,才真正統(tǒng)一了貨幣。
五銖錢
西漢末,朝政大權(quán)歸于王莽。王莽一方面是想要解決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篡奪政權(quán)造勢,依托于古代禮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其中就包括改革幣制。
漢平帝死后,孺子嬰即位,王莽作為輔政大臣攝政,也就是替小皇帝辦事兒,這叫做居攝,所以年號也定為“居攝”。就是在居攝二年(公元7年),王莽發(fā)布新的貨幣。
王莽居攝,變漢制,以周錢有子母相權(quán),於是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又造契刀、錯刀。契刀,其環(huán)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錯刀,以黃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與五銖錢凡四品,并行。
從字面意思理解,大錢五十、契刀五百、一刀直五千,其實就是大面值的貨幣。當然,史書記載的名稱跟文物存在一些不同,比如前面說的金錯刀上的字是“一刀平五千”,而考古發(fā)現(xiàn)的也算“大泉五十”而非“大錢五十”。這是史書傳寫之誤,不必糾結(jié)。
另外插播一句,在前面那張圖片中金錯刀的右邊,就是所謂的契刀五百。只是上面沒有用錯金工藝,所以它不被視為金錯刀。
可問題是,這種新錢,并沒有真的用那么多金屬??!就以金錯刀為例,一枚金錯刀不過是幾十克重,哪怕加上那一點點金絲,其真實價值也遠遠比不上五千枚銅錢對不對?至于大泉五十,也沒比原來的五銖錢重多少,可是卻能兌換50枚五銖錢。
大泉五十
王莽這樣做,說白了,就是想用更少的銅,換取更多的財富。因為在西漢晚期,土地兼并嚴重,出現(xiàn)了很多豪強地主,他們的莊園里容納了大量的佃農(nóng)、奴仆,聚斂的財富數(shù)不勝數(shù)。而那些佃農(nóng)、奴仆原本應(yīng)該給朝廷交的稅,自然也就歸入了地主們的口袋。王莽希望通過新的貨幣政策,能給朝廷多“搞錢”。
可惜,金錯刀也沒用多久。王莽是個很“迷信”的人。他真的即位之后,覺得“劉”字里面包含金、刀兩字,而金錯刀不就是金刀嘛,這不是替剛剛下臺的老劉家招魂?
于是王莽連忙又廢除了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順便連漢朝的五銖錢也廢了,開始了他的第二輪貨幣改革,最終把自己給玩完了。
所以,金錯刀這種貨幣,原本流行的時間就很短暫,總的發(fā)行量不會很大。另外它造型精巧,又采用了錯金工藝,藝術(shù)含量頗高,比一般的錢幣自然貴重許多。
到了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上臺后又重新發(fā)布五銖錢,而王莽所發(fā)行的一系列貨幣逐漸消失。考古發(fā)掘的東漢中晚期墓葬里,基本就看不到王莽銅錢了??墒牵疱e刀卻很特殊,能夠作為另一種收藏品為人們所珍視,無怪乎張衡想象的美人也要以金錯刀作為信物禮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