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12拜相,周瑜年少拜都督,孫權(quán)年少衛(wèi)軍,孔融5歲讓梨,曹沖7歲稱象。
王勃、甘羅、祖逖、霍去病、王二小、劉胡蘭 、包青天、楊家將、孫策、蘇軾,董仲舒、蘇秦、張儀、衛(wèi)青、項羽
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他的詩風(fēng)格清新,他的賦更使他是初唐一大名家。他與盧照鄰等人都試圖改變當(dāng)時“爭構(gòu)纖維,竟為雕刻”的詩風(fēng)。他在27歲時所寫的《滕王閣詩序》是詞賦中的名篇,序末所附的《滕王閣詩》則是唐詩中的精品,且詩中手法對后世詩人頗有影響。至于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更是公認(rèn)的唐詩極品,其中“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是唐詩中最能滲透古今、撼動人心的千古名句。
楊炯(650~693?),唐代詩人。弘衣華陰(今屬陜西)人。楊炯以邊塞征戰(zhàn)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zhàn)城南》、《紫騮馬》等,表現(xiàn)了為國立功的戰(zhàn)斗精神,氣勢軒昂,風(fēng)格豪放。其他唱和、紀(jì)游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艷之風(fēng)。
盧照鄰(約637~約689),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
駱賓王(約619~687)唐代詩人。字觀光,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朝初期的詩人,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 在四杰中他的詩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dāng)時以為絕唱。駱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焙狼閴阎?,見聞親切。唐中宗復(fù)位后,詔求駱文,得數(shù)百篇。后人收集之駱賓王詩文集頗多,以清陳熙晉之《駱臨海集筆注》最為完備
初唐四杰 年少而才高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流傳千古的有名兒童,他們大多天賦異稟,迥越倫萃,“識洞于未萌,智表于先見,心計足以成務(wù),口辨足以解紛”(《冊府元龜·總錄部·幼敏》),小小年紀(jì)就表現(xiàn)出不亞于成年人的機智成熟,堪稱少年天才。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四歲能讓梨的孔融、五六歲會稱象的曹沖、六歲通音律的蔡文姬、七八歲破甕救友的司馬光、有詠絮之才的謝道韞、七歲詠鵝的駱賓王等,以下這幾位也可列入有名兒童之中:
1.12歲官拜上卿(相當(dāng)于丞相)的甘羅
甘羅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的秦國,生卒年月無考,出身名門,自幼在祖父秦國左丞相甘茂的教導(dǎo)下成長。12歲時祖父去世,甘羅投奔到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任少庶子之職。
秦國欲聯(lián)燕攻趙,呂不韋派老臣張?zhí)剖寡?,張?zhí)平韫释妻o,屢勸無效,甘羅自告奮勇去勸說張?zhí)?,分析形勢,?shù)列利弊,張?zhí)茋@服之下欣然應(yīng)命。之后甘羅經(jīng)呂不韋舉薦以秦王特使的身份出使趙國,說服趙王攻打燕國,結(jié)果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十一座城邑,由此受到封賞,官拜上卿,名垂后世。
2.7歲為孔子師的項橐
能讓至圣先師孔子尊為老師的小孩一定是天才兒童,項橐不僅被稱為“圣公”,甚至成為后世早慧兒童的代稱。相傳孔子周游途中偶遇正在玩耍的項橐,幾個小孩擁土筑城,坐于其中,正巧擋住了孔子的車,孔子問為什么不避開車子,項橐答道“昔聞圣人有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從昔至今,只聞車避城,豈聞城避車?“(《孔子項橐問答書》),孔子又問了幾個問題,項橐對答如流,二者你來我往,幾次辯論都以孔子失敗告終。
孔子感嘆后生可畏,于是設(shè)案行禮,拜7歲的項橐為師,從此項橐聲名遠播。遺憾的是,項橐12歲便夭折,死因不詳。
3.才驚韓愈的李賀
唐代詩人李賀,字長吉,有鬼才、詩鬼之稱,與李白、李商隱并稱唐代“三李”,留有名篇《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缎绿茣酚涊d,公元796年李賀七歲時便名動京城,文學(xué)家韓愈、皇甫湜造訪家中一探究竟,李賀援筆輒就寫成一篇《高軒過》,韓愈和皇甫湜二人大吃一驚,沒想到如此有文采,自此李賀名揚京洛。李賀15歲便與李益齊名,譽滿京華。公元813年李賀因病英年早逝,時年27歲。
1、少年行——霍去病,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再次籌劃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對匈反擊戰(zhàn)(即歷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戰(zhàn))。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主動請纓,武帝遂封他為驃姚校尉隨軍出征。
2、李存勖--亂世英雄,立馬起沙陀,公元 880年冬季,轉(zhuǎn)戰(zhàn)大半個中國的黃巢農(nóng)民軍踏著一條尸骨縱橫血流成河的漫漫征途攻入唐都長安,就在公卿貴族們哀嘆“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卻食齏”的時候,有人卻在千里塞外為這天賜良機而彈冠相慶。
3、天可汗——李世民,他自少年時便已是一代英雄,他文武兼?zhèn)?、智勇雙全。他十七歲便沖鋒陷陣、身先士卒;他十九歲便開設(shè)文學(xué)館,文采風(fēng)流。他是真正使得唐朝武功輝煌、文華燦爛的那個人。由于他是中華帝王,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才是盛世唐朝的第一勇將、第一智囊、第一才子。
4、一炷心香祭英魂——懷夏完淳,夏完淳,這是一個極讓人緬懷的少年愛國作家。夏完淳之于明末文壇的意義,不僅在于給日益衰落的文壇帶來陽剛之氣,更重要的是他能以身作則,用十七歲的青春熱血譜寫生命的華章。閱讀夏完淳的詩文,總感覺那股英雄氣,在字句中馳騁縱橫,或讓人潸然淚下,或讓人血脈噴張。
李世民:從小就有救國救民的決心
岳飛:少年英雄,曾槍挑小梁王
王守仁:從小立志做圣賢,心學(xué)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