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永遠消失的十大國寶

1. 九鼎

夏商周三代以擁九鼎為正統(tǒng),九個鼎分別是:冀鼎、梁鼎、雍鼎、揚鼎、青鼎、兗鼎、徐鼎、荊鼎、豫鼎。

劃天下為九州,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寓意政權(quán)的建立。夏啟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后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九鼎象征九州,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yīng)“天命”的。

令人遺憾的是:秦軍攻占洛東周王畿后,奪鼎從渭水運往咸陽途中落入渭水,后下落不明!或許為嬴政陪葬于秦始皇陵。

2.傳國玉璽

傳說中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將和氏璧制成了傳國玉璽,九鼎消失之后傳國玉璽被視為王朝正統(tǒng)的象征。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傳國玉璽,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壽永昌”八字。

乾隆玉璽,2016年拍賣2100萬歐元

1126年宋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走,“傳國玉璽”也被大金國掠走,隨后便銷聲匿跡,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

3.隨侯珠

隨侯珠 是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國的珍寶,也稱為“隨珠”,與“和氏璧”并稱為“春秋二寶。

相傳隨國的隨侯(君主)在一次出游中看到一條受傷的大蛇在路旁,隨侯心生惻隱,命令隨從人給大蛇敷藥包扎,蛇立即能活動。此處便叫“斷蛇丘”。一年以后,蛇銜明珠來報答隨侯。這就是被稱作“靈蛇之珠”的隨侯珠。

珍珠,

隨侯珠的流失同隨國的衰亡是相聯(lián)系的。公元前706年開始伐隨,隨國最終敗于楚國。隨侯珠落入楚王之手,楚被秦滅后,秦始皇擁有了隨侯珠及和氏璧??呻S侯珠從秦始皇以后便無下文??赡?,隨侯珠隨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燭”。

4.北京人頭蓋骨

1929年冬天,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60萬年前猿人頭蓋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頭蓋骨。1941年頭蓋骨被移交給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但隨后珍珠港事件爆發(fā),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2012年3月,“北京人頭蓋骨遺失之謎”出現(xiàn)新線索,可能埋在秦皇島的某處土地下。

5.十二金人

指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所鑄成之十二個大銅人像,因為銅是黃色的,所以又稱作金人。他們每個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很難運輸,而且他們渾身雕有精細的花紋,日夜守護著秦王宮殿。銅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為歷史上所罕見。據(jù)說,銅人重30噸至87,高3米到13.7米,為空心構(gòu)造。

關(guān)于金人的下落問題存在著2種猜測:一說當(dāng)初西楚霸王項羽在攻克秦都咸陽后,在火燒阿房宮時,連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這12個金人也一起燒毀了。另有一種說法是比較樂觀的,在秦始皇陵墓?fàn)I造好后,這12個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寶一起被當(dāng)作隨葬品葬于陵墓中了。

6.蘭亭集序

《蘭亭序》是晉代書圣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此帖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也稱《三月三日蘭亭詩序》、《蘭亭序》、《禊帖》、《臨河序》等。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

2016年被創(chuàng)下,一幅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以3.5億元的天價成交,創(chuàng)下了世界拍賣歷史上中國書畫作品的拍賣記錄。

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各版《蘭亭序》都是摹本,唐代以后,《蘭亭序》真跡下落不明,至今成謎。

7.慈禧夜明珠

據(jù)說,慈禧夜明珠重約787.28克拉的金剛石原石,其1908年當(dāng)時1,080萬兩白銀的估價,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8.1億元人民幣。

慈禧太后死后葬于清東陵定東陵,夜明珠隨葬。1928年寢陵被軍閥孫殿英指揮的軍隊所盜,墓中的翡翠西瓜、蟈蟈白菜、玉石蓮花、珊瑚樹等都被一搶而空。

8.青囊書

青囊書,作者是華佗,三國演義故事中的書籍。三國時期曹操頭疼,請華佗看病,卻誤以為華佗將要害他,將其關(guān)入大牢,臨死前將《青囊書》傳授給“吳押獄”。因為其保護不力,《青囊書》被燒毀,只流傳幾頁下來。

9.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初名《文獻大成》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于大成的類書。全書于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寫完畢。

《永樂大典》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毀于火災(zāi)和戰(zhàn)亂,也有相當(dāng)一部分被后人以修書之名竊走,現(xiàn)今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10.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這一曠世名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因聶政刺韓相而緣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絕世,大約產(chǎn)生于東漢后期。魏晉琴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并慨然長嘆:'《廣陵散》于今絕矣!'

失去的、逝去的,終將再也難以找回,還是珍惜眼前的所有,眼前的人、眼前的事,還有眼前的玉。河磨玉,我國兩大籽料之一,中國目前最具有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的玉,來自玉都岫巖的玉,請大家欣賞,喜歡的朋友一定要點贊關(guān)注哦。

喜歡的朋友一定要點贊關(guān)注哦,精彩持續(xù)更新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物至今未找到?
恐怕我們永遠看不到了——已經(jīng)消失的中國無價之寶
那些下落不明的絕世國寶,每一件都獨一無二,你知道多少?
消失無蹤的9大鎮(zhèn)國之寶,價值無法估量,有3件都可能在秦始皇陵中
華夏五千年歷史,出現(xiàn)過數(shù)不清的國寶級文物,這10件至今下落不明
中國至今下落不明的曠世珍寶排行榜,一起去見識一下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