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狀元、榜眼、探花的來歷

狀元、榜眼、探花的來歷

高考中考塵埃落定,許多被冠以高考狀元、中考狀元的幸運兒脫穎而出。于是有為人父母者問,為什么科舉制的第一名稱為狀元?這個詞是怎樣來的?

如果從隋朝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算起,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科舉考試經(jīng)歷了整整1300年。

歷代科考制度都有不同,但大致說起來,分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階段。生員(秀才)每3年一次到省城參加會考,叫作鄉(xiāng)試,錄取者稱舉人,第一名為解元。各地舉人們在隔年春天齊聚京城禮部參加會試,錄取者稱進士,第一名為會元。

同年,天子親自在殿上出題考試,稱為殿試或廷試,會試錄取的進士分三等:一甲取三人,即所謂狀元、榜眼和探花,另有二、三甲若干人。

而“三元及第”,就是指一連考了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第一名。

科考之初隋煬帝時,進士第一名便有了狀元的名號,又稱“魁甲”。早期參加考試的士子,經(jīng)由各州貢送到京城,在應(yīng)試前需遞送“投狀”,與今日考試報填個人資料類似。考試結(jié)束后,最高成績者放在全部投狀最前面,稱為狀頭,也叫狀元。

到宋代,因為公布進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而二、三名分列左右,如同人體兩只眼睛,所以稱作榜眼。在宋代,榜眼是一甲二、三名的合稱。直到南宋后期,榜眼才成為第二名的專名,第三名進士則改稱為探花。

探花一詞始自唐代。新科進士放榜后,由朝廷組織一場慶祝宴會,地點就在長安的曲江,名為“杏園宴”。時值三月,春花爛漫,宴會前在今科進士中選年少俊美者乘馬采花,以助喜慶,稱為“探花郎”,與科考名次無關(guān)。

直到南宋末,為了區(qū)分一甲的二三名,探花才漸漸地成了第三名的專稱。因此,狀元、榜眼、探花作為“三鼎甲”的合稱,形成于南宋。

耐得十年寒窗苦,一舉成名天下知。金殿傳臚、雁塔題名、大魁天下、光宗耀祖,當年狀元的春風得意,絕非今日高考中考“狀元”可以比擬。也難怪,在1300年中,從有史料記載的第一個狀元孫伏伽,到光緒年間末代狀元劉春霖,全中國也僅僅608人!

這些狀元郎中,有文天祥這樣的民族英雄、張之洞這樣的中樞重臣、王維這樣的不朽詩人、楊慎這樣的杰出學者、王引之這樣的文字大家、柳公權(quán)這樣的書法宗師、張謇這樣的實業(yè)巨子……不過,就大多數(shù)而言,都已湮沒無聞。因此,金榜題名那一天,在禮官的引導(dǎo)下,穿過紫禁城午門正中御道,享受王公貴族、權(quán)臣宰相都無緣得到的殊榮,就成了他們此生最為風光和榮耀的一刻。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15-01-26 15:33   閱讀(25)評論(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漲知識:古代高考中狀元要過幾關(guān)?與現(xiàn)在的高考狀元有什么區(qū)別呢?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狀元、榜眼、探花,這幾位先后排名是什么?
古代科考制度-----狀元、榜眼、探花
中國古代的狀元相當于現(xiàn)在什么學歷?
有關(guān)科舉考試的謊言,你還相信嗎?
又到一年高考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