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開國之后,十分重視圖書的收集整理,在都城東京(今開封)的皇城之內(nèi),逐漸形成了一座中國古代最大的國家圖書館——崇文院。崇文院原名“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為后梁創(chuàng)建,但藏書僅1.3萬余卷。北宋在統(tǒng)一過程中,廣收各國及民間圖書,藏書量大增,宋太祖時已達到4萬多卷。宋太宗即位次年(977年)就下詔重建三館。同時宋廷還以懸賞征書、獎勵獻書等辦法大量收集民間圖書。規(guī)定凡捐獻唐開元《四部書目》以外的1卷書,賜絹1匹或錢1000文,300卷以上者賞以官職。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坐落在皇城內(nèi)東南部的新三館建成,賜名“崇文院”,時藏書量已達到8萬余卷,為歷代國家圖書館藏書之最。后在崇文院中又建了密閣,專藏真本書和歷代名家的書畫墨跡。
崇文院繪圖
宋真宗時崇文院發(fā)生火災(zāi),損失慘重,編《崇文總目》時僅收書3萬余卷。但以后各帝均一如既往地不斷以各種方法在全國收集圖書,宋神宗時又達到4萬余卷,并改崇文院為秘書省。至宋徽宗時又修建了高大寬敞的秘書新省,藏書亦大增?!段墨I通考》載:“自熙寧以來,搜訪補緝,至宣和盛矣?!弊詈筮_到5.6萬卷,仍未超過8萬卷。
北宋國家圖書館的豐富藏書,對于宋代及后世科學(xué)文化的發(fā)展影響巨大。著名的北宋四部大書太宗朝修的《太平御覽》(1000卷,專載百家)、《太平廣記》(500卷,專載小說)、《文苑英華》(1000卷,專載文章)和真宗朝修的《刪府元龜》(1000卷,專載史事),以及太祖朝修的《舊五代史》,仁宗朝修的《新唐書》、《新五代史》,神宗朝修的《資治通鑒》等歷史巨著,都是利用崇文院的豐富藏書編修撰寫而成的。北宋各代編修會都在這里安營扎寨。北宋東京崇文院,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