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目前各省份最常用的志愿填報方式。雖然平行志愿已經(jīng)施行多年,考生也都覺得這種填報方式比較容易,但每年還是有太多太多的考生因為不了解平行志愿的投檔錄取規(guī)則而抱憾。今天咱們就聊聊平行志愿那些最基本的知識點,敲黑板
一、什么是“平行志愿”?
所謂“平行志愿”,是指在某個規(guī)定的錄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報若干個平行并列但有邏輯順序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位次優(yōu)先,遵循志愿”。
首先,對全體考生而言,省招辦對全體考生分科類(文科或理科)按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按照分數(shù)從高到低順序依次檢索,依次投檔,這體現(xiàn)了“位次優(yōu)先”的原則。
具體到某個考生投檔時,依次由計算機逐個檢索該考生填報的A、B、C、D、E幾個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院校,則被投檔到A志愿院校,就不再檢索B、C、D、E院校志愿;如果該考生不夠A志愿分數(shù),則繼續(xù)檢索B志愿,依次類推,直到該考生被投檔或所有志愿均不符合本批次投檔條件而不能投檔。這樣對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愿”從A院校到B、C、D、E等院校的順序依次檢索則體現(xiàn)了平行志愿“遵循志愿”的原則。
二、平行志愿投檔過程
平行志愿投檔過程如下:投檔前,對同一科類分數(shù)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隊,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排隊在前的考生優(yōu)先投檔。
具體到某一名考生的投檔過程是:根據(jù)該考生所填報平行志愿的志愿順序(先A后B再C),檢索符合條件的志愿院校。即先檢索該生的A志愿院校是否未滿額,如果A志愿院校滿額,則繼續(xù)檢索B志愿院校,如果B志愿高校未滿額,則進行投檔,該生投檔處理結束,否則繼續(xù)檢索C、D、E……如果該考生所有平行志愿都未投出去,則該考生屬于未能投檔的考生,此考生處理結束。下一步,計算機繼續(xù)進行隊列中下一位考生的投檔過程。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平行志愿只進行一輪投檔,當一名考生的電子檔案投出去后,那么本志愿后續(xù)的院校志愿就不再檢索。如果該考生投檔到某院校后,由于他填報的專業(yè)都是該校的熱門專業(yè),分數(shù)雖然夠該校投檔線,但都不符合所填報專業(yè)的分數(shù)要求,如果他不服從專業(yè)調劑,這時候院校只能做退檔處理,此時本輪次的平行投檔早就結束,該生只能參與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的投檔。
三、“平行志愿”有哪些特點?
平行志愿主要有位次優(yōu)先(即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的特點。
1.分數(shù)優(yōu)先。在檢索考生志愿前,首先要將所有考生分科類(文史類或理工類)按考生總分從高到低排序。投檔檢索時,先檢索排在第一位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愿,依志愿順序確定志愿投檔。再檢索排在第二位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愿,依志愿順序確定志愿投檔,以此類推。
2.遵循志愿。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愿仍有邏輯順序。檢索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愿時,是按邏輯順序即A、B、C、D、E院校依次進行的。當考生總分符合首先被檢索到的A院校投檔條件時,該生即被投到A院校,就不再檢索B、C、D、E院校志愿;如果該考生不夠A志愿分數(shù),則繼續(xù)檢索B志愿,依次類推。
3.一次性投檔。即按各招生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逐個檢索完所有應被檢索的考生志愿后,一次、同時、全部將符合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投檔給各招生院校??忌鷻n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考生的后續(xù)志愿,因此,對于考生來說只有一次投檔機會。如果考生因五個平行志愿均未滿足條件而未被投檔,或投檔后被院校退檔,該考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
特別指出,一次性投檔后,個別院校會因為不服從專業(yè)調劑、專業(yè)受限等情況的考生較多,出現(xiàn)退檔后計劃缺額現(xiàn)象。但是,平行志愿實行一次性投檔模式,無法進行即時補投檔,考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只能在征集志愿時補足缺額。(部分特殊省份雖然從2018年以后有出現(xiàn)補投檔情況,但影響基本可忽略)
四、“平行志愿”如何投檔?
“平行志愿”依據(jù) “位次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首先對全體考生分科類(文科或理科)按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再根據(jù)考生位次對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愿”從A院校到B、C、D、E等院校的順序依次檢索。
比如,本科一批設置了5個平行志愿,文科考生東一東(化名)高考成績605分(已達到本一批次錄取控制線),沒有政策性加分,他的投檔分就是605分。在投檔前,省級招辦要對全省文科考生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東一東投檔分605分,假如排序結果是118位,這就是東一東的位次。在本科一批投檔時,當計算機從高分到低分檢索到118位次時,東一東所填報的5個平行志愿按其自然順序將被依次檢索。這時將出現(xiàn)6種情況:
第一,東一東的投檔分符合A志愿院校投檔線,則東一東的檔案鎖定到A志愿院校,這時,B、C、D、E志愿院校的投檔線高低都不起作用,其志愿也不再檢索。
第二,東一東的投檔分未能達到A志愿院校投檔線,但達到了B志愿院校投檔線,則鎖定到B志愿院校,這時,C、D、E志愿院校的投檔線高低都不起作用。
同理,如果東一東的投檔分未能達到前面志愿院校投檔線,就會被鎖定到分數(shù)達到的該志愿,后面的志愿投檔線不再起作用。
如果投檔分均未能達到所報的5所志愿院校投檔線,則東一東的5個平行志愿無法被投出,只能參加征集志愿的填報或下一批次錄取。
五、“投檔分”是什么概念?怎樣理解“位次”?
考生投檔分是考生高考成績總分加上各種政策性分值后的分數(shù)。它是省級招辦判斷考生是否向高校投檔的基本依據(jù)。
比如,某考生高考成績?yōu)?86分,如果按本省政策,他具備享受5分的政策性加分的條件,則省級招辦就會在586分的基礎上加上他的政策性加分,這樣,他的投檔分就是591分。
位次是考生的投檔分在本省分科類排序中所處的具體位置。因為,“平行志愿”模式是對考生逐個檢索,當遇到同科類同批次同分考生時,計算機是無法判斷先檢索誰,后檢索誰,因此,必須分科類對同分考生按照事先確定的排序規(guī)則排出一個位次,一個位次對應一個考生。也就是說,位次是唯一的。這樣,計算機就可以順利地按位次對考生逐個檢索。
六、“平行志愿”投檔有先后,是否意味A院校退檔,還可投到B院校?
平行志愿的投檔規(guī)則是“實行一次性投檔”。
對某一批次考生群體而言,省級招辦必須在同一批次所有考生志愿檢索完畢后,再將檢索好的考生志愿以一個時間點統(tǒng)一投向高校。也就是說該批次所有檢索好的檔案都是同時投出去的,各校錄取也是同時進行的。因此,盡管檢索志愿有順序,但檢索好的志愿一旦投向高校,則無法退出再投??忌坏┮蚋鞣N原因被高校退檔,即使他的投檔分超出后續(xù)高校的調檔線,也不能被投檔,只能參加下一輪投檔錄?。ㄏ乱恢驹附M、本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七、志愿順序如何安排為好?
有兩種方式可以參考。
第一,可按考生對院校及專業(yè)的喜愛程度來排列,喜愛的院校排在前,比較喜愛的排在次,一般的排在再次,也可接受的墊底。當然,這種喜愛也是有條件的,即你的條件要基本符合你選擇的高校;
第二,按近幾年錄取分相對較高的院校到近幾年錄取分相對較低的院校的順序來排列平行志愿,志愿之間呈降冪狀,如果你呈升冪狀,把“低分”學校填在前“高分”學校填在后,即使成績達到后邊“高分”學校的投檔線,但已經(jīng)被前面的“低分”學校錄取,就不會被“高分”學校錄取,那樣很可惜。
八、怎樣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間的順序?
“沖一沖、穩(wěn)一穩(wěn)、保一保、墊一墊”是填寫平行志愿的口訣之一。即把握好沖、穩(wěn)、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
在平行志愿填報時,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志愿A,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學校作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學校,志愿最后則填“墊底”學校。其中的“跳一跳”、“對口”、“保守”、“墊底”的幾所學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順序。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帶來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萬一沒達到較好院校投檔分數(shù),也有相應院??勺x,而不至于落到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
需要特別聲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沖一沖”中所沖的大學,一定要確保該大學在你們省安排的專業(yè)沒有你特別不喜歡的,這樣可以確保即使被調劑到你沒報的專業(yè),你也能接受。否則如果沖進大學卻被調劑到完全不合適的專業(yè)也是一大遺憾。
九、填報“平行志愿”時,考生對專業(yè)的選擇應注意哪些問題?
“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視專業(yè)的冷熱搭配和“服從專業(yè)調配”,在專業(yè)的選擇上一定要留有余地。
如果同意調配專業(yè)志愿,則被錄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而那些不愿意調配專業(yè)志愿的學生,如果分數(shù)沒有競爭優(yōu)勢,則被退檔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在“平行志愿”模式中,如果首選學校,就要做好犧牲專業(yè)的準備;如果首選專業(yè),則要做好降低對學校要求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