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寶卷時年十六,貪玩好耍,不理朝政。六位顧命大臣見他無可救藥,打算另立新君。愣小子蕭寶卷先發(fā)制人,把他們?nèi)繗⒑Α?/p> “六貴”死后,朝中大臣和地方大員人人自危,生怕下一步輪到自己掉腦袋。太尉陳顯達、豫州刺史裴叔業(yè)、平西將軍崔慧景等人先后舉兵反叛,就連蕭寶卷的親兄弟、老三蕭寶玄也跟著湊熱鬧,企圖渾水摸魚,取代二哥。
叛亂陸續(xù)被鎮(zhèn)壓,陳顯達陣亡,裴叔業(yè)病故,崔慧景被殺,蕭寶玄伏誅。
為蕭寶卷立下汗馬功勞的是豫州刺史蕭懿,平叛后升任尚書令。蕭寶卷忌憚他的實力,怕他將來發(fā)威,就賜其毒藥,命其自盡。
蕭懿愚忠,一根筋,在少年天子面前是只呆鳥,禍到臨頭,不戰(zhàn)不躲不走,仰藥自盡。臨終前,他還善意的提醒蕭寶卷:“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俺的本分,俺不怪你。只是俺有個弟弟,駐扎雍州,兵強馬壯,怕是要為俺報仇,你可千萬防著他點”。
蕭懿兄弟十人,他居老大,老三蕭衍時任雍州(今湖北襄陽一帶)刺史,手下猛將如云,士兵如虎。
蕭衍絕頂聰明,過目成誦,文韜武略,獨步當世。此外,他對陰陽八卦、卜筮算命、音樂書法都有相當造詣,還是個頂尖的圍棋高手。年輕的時候,他的一位一向心高氣傲的上司,曾經(jīng)與他有過一番辯論和深談,事后傲心頓消,五體投地,感慨道:蕭郎三十歲以后,貴不可言!
如此俊杰,豈肯久居人下?
蕭懿的死訊傳來,蕭衍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發(fā)兵復仇。他雖然擁有甲士萬余人,戰(zhàn)馬千余匹,船三千艘,但與朝廷相比,力量略顯薄弱。蕭衍并沒有被難倒,轉而打起了蕭寶融的主意。
蕭寶融七歲時被父親蕭鸞封為隨郡王,哥哥蕭寶卷即為當年改封他為南康王,并給予他實際官職:西中郎將、荊州刺史、都督七州軍事,成了方面大員。
蕭衍起兵這年(500),蕭寶融年方一十三歲,實權掌握在他的部下、時任西中郎長史的蕭穎胄手中。蕭穎胄中了蕭衍的反間計,誘殺了皇帝蕭寶卷派來討伐蕭衍的輔國將軍劉山陽,與蕭衍合兵一處。
師出有名,方能取勝。蕭衍繼續(xù)在蕭寶融身上做文章,親自上書,勸蕭寶融稱帝。他的目的是要全國人民都知道:俺蕭衍起兵,不是為了報私仇,而是在明君領導下鏟除昏君,解放全人類。
蕭寶融這個小伙子,不知怎地,死活不肯答應。蕭衍又鼓動蕭穎胄等人做工作,還是未能湊效。最后,他們使了個手段,讓從建康城中逃出的驍騎將軍夏侯亶編了個謊言,以宣德太后王寶明的名義,讓蕭寶融暫時改封為宣城王,并任相國、荊州牧等職。等機會成熟,登基稱帝。蕭寶融難辨真假,只好就范。一個新的朝廷就此誕生,蕭穎胄任左長史,主持內(nèi)政;蕭衍任征東將軍,專管軍事,率兵直搗首都建康。
此時,有人力勸蕭衍,讓他把蕭寶融接到自己的地盤襄陽,以便挾天子以令諸侯。蕭衍答道:“俺們這次起事,要是失敗,都得玩完;要是成功了,俺怎么會再受別人擺布呢!”不臣之心,暴露無疑。
第二年三月,蕭寶融終于腦子開了竅,在江陵(今湖北江陵)當了皇帝。兄弟之間的火拼,勢在難免。
中興元年(501)十二月,蕭衍直抵城下,圍攻首都,城中大亂。征虜將軍王珍國等人為了給自己留條活路,乘夜斬殺了皇帝蕭寶卷,舉城投降。
(二) 蕭郎如狼
從法理上分析,雖然蕭寶卷、蕭寶融兩兄弟先后稱帝,但真假不同。蕭寶卷的皇位傳自其父蕭鸞,是響當當?shù)恼铺熳?;蕭寶融是野心家所立,是臭烘烘的冒牌皇帝?,F(xiàn)在,假貨戰(zhàn)勝了真貨,劣幣驅(qū)逐了良幣,假作真時真亦假,蕭寶融能夠由假變真嗎?
揮軍入城的蕭衍,此時有兩件快事:一是推翻了蕭寶卷;二是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尚書令蕭穎胄已經(jīng)去世,大權歸了蕭衍。
既然如此,蕭衍就不客氣了。他又搬出了宣德太后王寶明,以她老人家的名義發(fā)布了兩道命令:第一,追已故皇帝蕭寶卷為東昏侯,并將他的老婆孩子貶為庶人;第二,任命蕭衍為中書監(jiān)、大司馬、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并封為建安郡公,在蕭寶融未進京之前,代行皇帝權力,儼然成了代理皇帝。那個“真皇帝”蕭寶融,仍在江陵呆著,每日東眺建康(今南京),不知何日得歸?
不久,蕭衍又使出了一招,請出宣德太后王寶明,臨朝稱制,垂簾聽政。
王寶明是已故文惠太子蕭長懋的太子妃,即大老婆。蕭長懋的兒子蕭昭業(yè)、蕭昭文先后稱帝時,王寶明都被尊為皇太后。宣城王蕭鸞殺蕭昭業(yè)、廢蕭昭文、自立為帝后,把王寶明這個侄兒媳婦遷出皇宮,養(yǎng)在一個王府中,號為宣德宮。
如今,蕭衍把王寶明請回皇宮,垂簾聽政,是向全國表示,蕭鸞當年弒君廢帝,謀反篡位,他這個皇帝來路不正,應不予承認。言下之意是,蕭鸞都沒有資格當皇帝,他的兩個兒子蕭寶卷、蕭寶融就更不在話下了。
那么,誰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選呢?舍我其誰!蕭衍暗地里自我欣賞。
王寶明這個老娘們,僅僅是個擺設,所能做的無非就是投桃報李,為蕭衍稱帝鋪路。她先是下令,讓蕭衍出任都督中外諸軍事,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名正言順的獨霸軍權;然后,蕭衍又當上了相國,爵封梁公;最后,蕭衍干脆成了梁王,攢夠了當皇帝的資本。
坐困江陵的蕭寶融,遲遲等不來回京的消息,卻聽到了噩耗,他的三個弟弟,邵陵王寶攸、晉熙王寶蒿、桂陽王寶貞,都做了蕭衍的刀下鬼;六哥鄱陽王蕭寶寅命大,穿墻夜出,投奔北魏,后來客死異鄉(xiāng)。五哥蕭寶源據(jù)說也活不了多久了;只有那個殘疾大哥蕭寶義,還活得挺滋潤,僅僅是因為蕭衍認為他無害。
兄弟們死的死,逃的逃,殘的殘,讓十五歲的蕭寶融心驚肉跳,也該輪到他了,只是不知何時?
剪斷了蕭寶融的羽翼后,蕭衍正式對他下手了。
中興二年(502)二月間,蕭寶融終于接到了返京的通知。在蕭衍的親信、中領軍夏侯洋的“護衛(wèi)”下,起程了。行至姑孰(今安徽當涂)時,蕭寶融聽到滿大街的孩子們都在拍手傳唱:行中水,為天子。
“行”中有“水”,是個“衍”字,當朝權貴,誰的名中有“衍”?蕭寶融心底雪亮,夏侯洋手中的刀也雪亮。少年皇帝無計可施,長嘆一聲,摸出紙筆,下詔讓位。
當了皇帝的蕭衍,給國家改了名,廢“齊”建“梁”,給前任皇帝改了名義,封蕭寶融為巴陵王,就地在姑孰安置。那個宣德太后王寶明的好日子也到了頭,降格為齊文帝妃,再度出宮,永遠回不去了。
蕭寶融當了沒幾天巴陵王,大限就到了。
蕭衍對蕭寶融不放心,打算把他遷到遙遠的南??と?,留他一條小命,以顯示自己的仁慈和大度。尚書仆射沈約,是歷史上與潘安齊名的“帥鍋”,心如蛇蝎,勸蕭衍道:“曹操當年有句名言:不可慕虛名而受實禍!蕭寶融留不得!”蕭衍大悟,動了殺心。
姑孰城中的蕭寶融,等來了一只“惡鷹”,名叫鄭伯禽,是蕭衍的鐵桿走狗,還不如個禽,更不用說獸了。他給從前的主子送禮來了,沉甸甸的,一望就知很值錢,是金子,而且是生金。
“生金”即未經(jīng)冶煉的黃金。《本草綱目》上說,毒金即生金,赤而有毒,煉十余次,毒方消。
鄭伯禽送蕭寶融“生金”,不是讓他花的,而是讓他吃的。
看著生金閃爍的賊光,少年蕭寶融反而鎮(zhèn)靜了許多,沉著說道:“讓俺死,可以!不過,用不著浪費金子,拿酒來!”
酒,尤其是好酒,要不了人的命。醉酒而死的倒霉蛋,要么喝了假酒、劣酒,要么就是身體有病。
蕭寶融年方十五,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三瓶兩瓶烈酒,奈何不了他,徒然讓他昏睡而已。
鼾聲大起,鄭伯禽“禽”心大發(fā),伸出利爪,掐斷了花季少年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