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千頃堂書目卷二

千頃堂書目卷二

○【書類

  太祖御注洪范一卷【帝嘗命儒臣書洪范揭于御座之右,因自為注,洪武二十年二月成書。】

  仁宗體尚書二卷【釋尚書中皋陶,甘誓,盤庚等十六篇,以講解更其原文?!?/p>

  宣宗序洪范一篇世宗注書經(jīng)三要三卷【嘉靖四年十一月,帝謂周書無逸一篇與圣祖御注洪范一篇,皆治天下大法,因令輔臣撰序刊布,大學士費宏等言,皇上勵精圖治,真與圣祖同心一德,茲欲刊布,亦宜依御注洪范體式,因經(jīng)分注,直解肯綮,繕寫成書,以便觀覽,已復有旨,再注伊訓及二書,分為三冊,共為一書,宏等請以洪范居首,次伊訓,次無逸,以洪范雖演于箕子,而原出夏禹,且注出圣祖,序之先后宜然,已乃帝制洪范序略一篇,復將皋陶謨,伊訓,無逸等篇,通加注釋,名曰書經(jīng)三要?!坑謺鴤鲿x六卷【洪武二十七年四月,詔征儒臣定正蔡氏書傳,帝以蔡傳解日月五星運行,與朱子詩傳不同,及其他注說與鄱陽鄒季友所論,間有未安者,詔征國子監(jiān)博士致仕錢宰等,至論以定正書傳之意,命學士劉三吾等總其事,開局翰林院,正定是書,禮遇諸儒甚厚,各賜以綺繒衣被等物,又御制詩命次韻和進,朝參則班于侍衛(wèi)之前,宴享則次坐殿中時酒樓,成人賜鈔宴其上,各賦詩謝,上大悅,凡蔡氏傳得者存之,失者正之,又集諸家之說,足其未備,三吾率諸儒上進,賜名書傳會選,命送禮部刊行天下,賜諸儒宴及鈔,俾馳驛而歸?!坑謺鴤鞔笕怼居罉肥?,命儒臣胡廣等纂修?!?/p>

  尚書直指六卷【仁宗在東宮時,左春坊左贊善天臺徐善述纂進,成化二十年甲辰二月錢溥序。】

  梁寅尚書纂義十卷

  陳謨書經(jīng)會通

  朱升尚書旁注六卷,又書傳補正輯注一卷

  朱右書傳發(fā)揮十卷,又禹貢凡例一卷

  范祖幹讀書記【金華人,洪武初中書省諮議?!?/p>

  傅淳洪范敷言【字伯厚,慈溪人,洪武中征士?!?/p>

  陳雅言尚書卓躍六卷【永豐人,洪武中被薦,以病不赴,領(lǐng)本縣教論事,楊士奇云,專為科舉設(shè)也?!?/p>

  俞深洪范疇解一卷【字魯淵,桐廬人,明初建寧府儒學教授,宣德十年乙卯序。】

  陳濟書傳補注一卷【字伯載,武進人,以布衣為永樂大典總裁,書成,授春坊贊善?!?/p>

  鄭濟書經(jīng)講解【閩縣人,洪武中儋州學正?!?/p>

  林遜尚書經(jīng)義【潮州人,洪武乙丑進士,閩縣縣丞。】

  郭元亮尚書該義【天臺人,郭檟從子,有文名?!?/p>

  徐蘭書經(jīng)體要一卷【字與善,開化人,洪武初國子助教,門人歐陽齊進其書于朝?!?/p>

  張洪尚書補傳十二卷

  俞日強尚書補注【字伯莊,本福建古田人,居于太倉,明初以博雅稱,自號淵默老叟。】

  徐驥洪范解訂正一卷【字尚德,浦城人,永樂中國子生。】

  王源書傳補遺【龍巖人,永樂甲申進士,廣東潮州府知府?!?/p>

  彭勖書傳通釋六卷【字祖期,永豐人,永樂乙未進士,以教授擢御史,督學應天有聲,后官山東副使?!?/p>

  郭慶宜禹貢傳注詳節(jié)【江西廣昌人,從楊景行學,洪武初由廣東按察司僉事改潮州府經(jīng)歷,與楊士奇善?!?/p>

  黃紹烈書經(jīng)主意【臨川人,洪武二十七年進士,瑞安縣知縣?!?/p>

  何文淵書義庭訓,又尚書直講

  章陬書經(jīng)撮要四卷【黃巖人,正統(tǒng)元年進士?!?/p>

  黃諫書傳集解【字廷臣,蘭州人,正統(tǒng)壬戌一甲第三人歷官翰林院學士?!?/p>

  夏寅禹貢詳節(jié)一卷【字時正,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因禹貢山川與今地理不合,考而正之。】

  楊守陳書私鈔一卷

  黃瑜書經(jīng)旁通十卷【香山人,景泰丙子舉人,長樂知縣,詹事黃佐祖?!?/p>

  劉敩尚書句解【字于學,安城人,景泰庚午舉人,南京翰林院孔目?!?/p>

  張業(yè)書經(jīng)節(jié)傳【安福人,景泰辛未進士,國子監(jiān)司業(yè)?!?/p>

  熊宗立洪范九疇數(shù)解八卷【建陽人,別字道軒。】

  呂獻書經(jīng)定說【字丕文,新昌人,成化甲辰進士,南京兵部右侍郎。】

  周灝尚書口義二卷【字秉純,邵武人,景泰癸酉舉人,松江同知?!?/p>

  盧璣洪范集解

  應璋尚書要略【字德夫,永康人,羅源縣儒學教諭,從學章懋?!?/p>

  羅輔洪范匯義【泰和人,張詡甚稱其書,欲上之朝,不果?!?/p>

  潘葵洪范本傳

  王崇慶書經(jīng)說略一卷

  楊廉洪范纂要一卷【辟劉向五行傳,增而為六之說。】

  吳世忠洪范考疑一卷

  韓邦琦洪范圖解一卷【正德乙亥序。】,又書說一卷,又禹貢詳略一卷

  王文澤尚書制度圖纂三卷【字伯雨,華亭人,訓導?!?/p>

  劉誠典謨遺旨【取漢,唐,宋詔誥章春天可為訓者。】

  崔銑文苑春秋四卷

  馬理尚書疏義

  舒芬書論二十篇一卷

  豐坊古書世學六卷

  穆孔暉尚書困學

  呂楠尚書說要五卷【嘉靖十八年己亥門人汪尚庭序?!坑帧渡袝騿栦洝?/p>

  王道書億四卷

  霍韜書解

  汪玉書經(jīng)存疑錄二卷【字汝成,鄞縣人,正德戊辰進士,山東按察使。】

  丁璣洪范正誤一卷【丹徒人,成化戊戌進士。】

  曾俊洪范圖輯【南海人,正德中官知縣?!?/p>

  李承恩書經(jīng)拾蔡二卷

  李文纘書經(jīng)大旨【福建南安人,岷府長史?!?/p>

  劉天民禹貢洪范二解禹貢溯洄洪范辨疑

  薛騰蛟書傳折衷六卷【字時化,渭南人,嘉靖十四年進士,山西布衣政司參議。】

  張孚敬金縢辨疑一卷

  王大用書經(jīng)旨略【上海人,刑部侍郎?!?/p>

  王漸逵讀書記

  陳言尚書講義六卷【字宜易,莆田人,嘉靖丁未進士,南京刑部郎中。】

  游日章洪范釋義【字學侗,莆田人,嘉靖己未進士,廉州府知府?!?/p>

  梅鷟尚書譜五卷,又尚書考異【旌德人,正德癸酉舉人,南京國子監(jiān)助教,復官鹽課司提舉,力攻古文之偽?!?/p>

  徐獻忠洪范或問一卷

  金賁亨學書記

  鄭曉禹貢圖說一卷

  張居正尚書直解十三卷

  申時行書經(jīng)講義會編十二卷【萬歷丁丑序?!?/p>

  吳文光尚書審是十卷【字有明,婺源人,嘉靖中舉人,應山知縣?!?/p>

  胡瓚尚書過庭雅言【字伯玉,桐城人,萬歷乙未進士,江西布政司參政?!?/p>

  黃光昇讀書愚管

  王樵尚書日記十六卷【萬歷乙未序?!?,又書帷劄記四卷

  袁仁砭蔡篇一卷

  馬森書傳敷言十卷

  蔡叆書經(jīng)便注十卷

  譚綸書經(jīng)詳節(jié)

  張元忭讀尚書考

  張治具尚書會解六卷【字明遇,晉江人,嘉靖辛未進士,四川按察司?!?/p>

  徐常吉禹貢解一卷,又辨一卷,又注三卷

  王祖嫡書疏叢鈔一卷

  鄧元錫書繹二卷

  章潢書原始

  張朝瑞禹貢本末【海州人,□□進士,鴻臚寺卿。】

  陳第尚書疏衍四卷

  焦竑禹貢解一卷

  黃佑書經(jīng)議一卷【江西廣昌人,萬歷中貢士,為國子監(jiān)典籍?!?/p>

  茅瑞征虞書箋二卷,又禹貢匯疏十三卷【遺書目十二卷?!?/p>

  劉子誠尚書遺旨二卷【字叔貞,延安宜川人,萬歷中廣西橫州知州?!?/p>

  黃喬棟讀書管見【晉江人,光昇子,官臨安知府。】

  錢一本范衍十卷

  瞿九思洪范衍義五卷【字慕川,黃梅人,萬歷□□舉人,以進諸書授翰林院待詔?!?/p>

  全天啟禹貢略一卷

  史記事尚書疑問五卷

  何喬遠書經(jīng)釋一卷

  姚舜牧書經(jīng)疑問十二卷

  陳履祥尚書極一卷

  王肯堂尚書要旨三十六卷郝敬尚書辨解十卷【前八卷解今文二十八篇,后二卷皆辨正古文,萬歷乙卯序刊?!?/p>

  吳桂森書說

  張彩尚書因五卷

  吳從周書疑四卷【甌寧人,字世憲,萬歷中海鹽縣訓導?!?/p>

  屠本畯尚書別錄六卷【字田叔,一字豳叟,侍郎屠大山子,以任子官福建運判,后為辰州知府?!?/p>

  徐即登書說四帙

  曹學佺書傳會衷十卷

  陳泰交尚書注考一卷【字同倩,秀水人。】

  陳臣忠書經(jīng)集意二卷

  秦繼宗書經(jīng)匯解四十六卷

  徐允祿思勉齋尚書解【字汝謙,嘉定人?!?/p>

  揭其大尚書世義【江西廣昌人,隱居不仕,自樵蘇以養(yǎng)其母。】

  黃道周洪范明義四卷【崇禎十年,道周為經(jīng)筵日講官左春坊左論德掌司經(jīng)局事時,編纂進呈。】

  艾南英禹貢圖注一卷

  夏允彝禹貢古今合注五卷

  何櫆禹貢解一卷

  周夢華尚書解

  華從允尚書秘旨

  吳其馴書疏

  江旭奇尚書傳翼二卷【字舜升,婺源人,太學生,官臺州衛(wèi)經(jīng)歷?!?/p>

  包萬有范數(shù)贊辭四卷

  鄒期禎尚書揆一卷,又洪范經(jīng)世要說【無錫人,崇禎中御史祁彪佳舉方正,不就?!?/p>

  張曰炳武成考一卷

  孫奇逢書經(jīng)近指

  朱朝瑛讀書略記二卷

  羅喻義尚書是正□卷

  顧起經(jīng)續(xù)汲冢師春

  馬明衡尚書疑義六卷(吳補)

  陸鍵尚書傳翼四卷【平湖人,建昌府推官。(吳補)】

  許胥臣禹廣覽三卷【錢塘人。(吳補)】

  王鑒禹貢山川郡邑考四卷【無錫人,太仆卿。(吳補)】

  【補】

  △宋

  陳大猷書傳會通十一卷,又書集說或問二卷【東陽人,其書用朱子釋經(jīng)法,呂成公讀詩記例,采輯群言,附以己意,宋季其書盛行?!?/p>

  薛季宣書古文訓十六卷

  王應麟集解周書王會篇一卷

  陳普書傳補遺

  熊禾尚書口義三十卷

  毛晃禹貢指南一卷

  △金

  王若虛尚書義粹三卷

  △元

  金履祥尚書表注十二卷,又尚書雜論一卷

  許謙讀書叢說六卷【子仁及門人俞實叟校正。】

  吳澄尚書纂言四卷【澄敘錄分別今古文纂言,則今文二十八篇也?!?/p>

  董鼎書經(jīng)輯錄纂注六卷【鼎詳稽朱子遺語,旁采諸家附于蔡傳本條之左,有同有異,俱有所釋,鼎字季亨,鄱陽人,子真卿乞吳澄為序?!?/p>

  王天與尚書纂傳四十六卷

  陳櫟書集傳纂注六卷,又書解折衷【字壽翁,休寧人,所居堂名定宇,人稱定宇先生?!?/p>

  程直方蔡傳辨疑一卷【字道大,婺源州人?!?/p>

  齊履謙書傳詳說

  趙孟頫尚書注

  韓性書辨疑一卷

  孟夢恂七政疑解

  鄒季友書蔡傳音釋六卷【字晉昭,鄱陽人,書傳會選采用其書。】

  陳師凱書蔡傳旁通六卷【彭蠡人,至治辛酉為此書,凡傳中所引名物度數(shù),必詳究所出,有功蔡傳甚大?!?/p>

  何中書傳補遺十卷

  王充耘讀書管見二卷【字與耕,吉水人,元統(tǒng)甲戌進士,授永州同知,以母老棄官歸養(yǎng),著是書,尚有四書經(jīng)疑貫通及兩漢詔誥,皆失傳?!?/p>

  田澤洪范洛書辨一卷【延祐中常德路總管府推官,居延人?!?/p>

  余芑舒讀蔡傳疑一卷【饒州德興人?!?/p>

  胡一中定正洪范集說一卷【字允大,諸暨人,紹興路錄事。】

  馬道貫尚書疏義六卷【字德珍,金華東陽人,師許謙,自號一得叟。】

  吾衍尚書要略

  吳迂書編大目

  朱祖義尚書句解十三卷【字子由,廬陵人?!?/p>

  李公凱纂集柯山尚書句解三卷【字仲容?!?/p>

  俞元夔尚書集傳十卷,又或問二卷【字邦亮,建寧人,居于吳,其卒也,虞集銘其墓?!?/p>

  韓信同書集解

  黃鎮(zhèn)成尚書通考十卷【字元鎮(zhèn),昭武人,隱居著書,以執(zhí)政薦授江西路儒學提舉,命下而卒,集賢定謚曰貞文處士,如堯,舜典,日月歷象,星辰,律度,量衡,五禮,五樂,禹貢,山川,洪范,九疇之類,關(guān)涉考究者,會萃鈔撮,其不可曉者,規(guī)畫為圖,至眾家之說有所不逮,則述己見以附于下?!?/p>

  吳萊尚書標說六卷

  陳樵洪范傳一卷

  邵光祖尚書集義六卷【字弘道,吳人?!?/p>

  倪士毅尚書作義要訣四卷

  周聞孫尚書一覽【吉水人,至正辛巳鄉(xiāng)舉?!?/p>

  葛大紀禹貢要略一卷【以下不知時代?!?/p>

  王蘗谷書經(jīng)旨略一卷

  胡士行尚書詳解十三卷

  尹洪尚書章句訓解十卷

  趙杞尚書辨疑一卷

  鄭珤禹貢水譜一卷

  鄒近仁禹貢集說

  張國賓書義元會四卷

  胡誼尚書釋義十卷

  尚書名數(shù)索至十卷【不知何人所編,有元方時發(fā)序,大約亦通考之類,索至者取揚子云法言語也。】

  書傳集成

  尚書原義

  書經(jīng)補遺五卷

  書經(jīng)講義十三冊

  福極對義圖五卷

  張性尚書補傳【字伯成,臨川人,鄉(xiāng)貢進士。(吳補)】

  ○【詩類】

  詩集傳大全二十卷【永樂間命胡廣等四十一人編輯?!?/p>

  梁寅詩經(jīng)演義八卷【因朱子之傳演其義而申之?!?,又詩考四卷

  朱升詩旁注八卷

  朱善詩解頤四卷【字備萬,豐城人,洪武八年授翰林脩撰,十七年進文淵閣大學士?!?/p>

  汪克寬詩集傳音義會通三十卷【引古今之書凡百余家,疑者辨之,缺者補之,朱子之欲更定而未及者,從而正之。】

  陳謨詩經(jīng)演疏

  何淑詩義權(quán)輿

  范祖幹讀詩記

  高頤詩集傳解二十卷【福安人,洪武中舉孝廉,任海鹽知縣?!?/p>

  周是修詩小序,又詩集義,又詩譜三卷

  鄭旭詩經(jīng)總旨一卷【閩縣人,建文中官儒學訓導。】

  張洪詩正義十五卷

  曾堅詩疑大鳴錄一卷【吳江人,本元禮部員外郎,徐達克元都,堅同學士危素等出謁軍門,太祖命仍原官,后宣德中歷官云南左布政使司?!?/p>

  陳濟詩傳通證【武進人,永樂中征修大典,書成,授春坊贊善?!?/p>

  瞿祐詩經(jīng)正葩

  何英詩經(jīng)詳釋【一作增釋?!?/p>

  劉翔詩口義【清江人,宣德己酉舉人,翰林院檢討,又有禮記說?!?/p>

  孫鼎詩義集說四卷【字公宜,廬陵人,永樂舉人,應天提學御史,正統(tǒng)十二年丁卯序?!?/p>

  魯穆葩經(jīng)或問

  易貴詩經(jīng)直指十五卷【貴州宣慰司籍,吉水人,景泰甲戌進士,辰州府知府?!?/p>

  范理詩經(jīng)集解三卷

  楊守陳詩私鈔四卷

  程楷詩經(jīng)講說二十卷【字正之,樂平人,成化丁未會試第一人?!?/p>

  豐熙魯詩正說

  倪復詩傳纂義一卷【字汝新,鄞縣人,嘉靖時?!?/p>

  李賢讀詩記一卷

  陳鳳梧毛詩集解【取毛傳,鄭箋,孔疏,稽諸朱子之語類參之,以讀詩記,詩緝,楊守陳私鈔而附以自得之見,別著參訂篇什一卷,以定其世次?!?/p>

  陸深儼山詩微三卷

  湛若水詩釐正二十卷

  舒芬詩稗說三十篇>

  韓邦奇毛詩末喻

  呂楠毛詩序說六卷

  王道詩億三卷

  馬理詩經(jīng)冊義

  許誥詩考

  季本詩說解頤正繹三十卷,又總論二卷,又字說八卷【嘉靖丁巳序。】

  楊慎四詩表傳一卷

  豐坊魯詩世學三十六卷【一作十二卷,坊言家有魯詩世學,是書傳自遠祖稷,然實自撰也,又作詩傳讬之子貢,而同時,又有詩說讬之申培者,皆偽書不錄?!?/p>

  黃佐詩傳通解二十五卷

  王漸逵讀詩記【因許魯齋訂正二南之圖,竊取朱子之意,復為訂正小雅圖,以救小序之失?!?/p>

  歐志學毛詩小見【字須靜,莆田人,嘉靖乙酉舉人,丙戌進士,知縣?!垦︱v蛟毛詩附說十卷

  王崇慶詩經(jīng)衍義七卷

  張忠詩辨疑【號梅江,任丘人,嘉靖己丑進士,光祿寺卿?!?/p>

  薛應旂方山詩說八卷【一作六卷?!?/p>

  潘恩詩經(jīng)輯說七卷李淮詩經(jīng)童訓辨疑【字巨川,聞喜人,正德甲戌進士,巡撫延綏,右僉都御史?!?/p>

  李先芳毛詩考正【以詩注■〈比阝〉、鄘諸風,多解淫奔,疑而未安,索注疏及呂氏讀詩記,考正其說,先芳,字伯承,濮州人,嘉靖丁未進士,歷官尚寶司丞,左遷亳州同知,升寧國府同知,中計典歸。】

  何宗魯詩辨考證四卷【字可言,福清人,嘉靖癸卯舉人,官惠州府同知?!?/p>

  陳頤正詩序折衷【慈谿人,嘉靖任戌進士,按察使?!?/p>

  黃光昇讀詩蠡測

  王樵詩考

  劉誠風雅遺音【輯楚漢以下詞人之作,得三百篇之旨者?!?/p>

  許天贈詩經(jīng)正義【字德夫,黟縣人,嘉靖乙丑進士,山東參政。】

  邵弁詩序解頤一卷【字偉元,太倉州人,歲貢士?!?/p>

  陸奎章陸詩別傳十二卷【武進士,陸簡子,嘉靖戊子舉人,學士。】

  葉朝榮詩經(jīng)存固八卷【一作十卷,字時良,福清人,葉向高父,隆慶元年選貢,養(yǎng)利州知州。】

  袁仁毛詩或問二卷

  勞堪詩林伐柯四卷【凡先儒之說有異聞者,聚而錄之,非全詩也?!?/p>

  林兆珂毛詩多識篇七卷【字孟鳴,莆田人,萬歷甲戌進士,刑部郎中?!?/p>

  黃洪憲學詩多識

  郭子章詩傳書例四帙【泰和人。】

  馮時可詩臆二卷

  鄧元錫詩繹三卷章潢詩原始

  陳第毛詩古音考四卷【字季立,連江人,為諸生教授,清漳俞大猷一見奇之,召置幕下,勸以武自奮,薦之譚綸,綸亦奇之曰,俞戚流亞也,起家京營,出守古北口,官游擊將軍,居薊鎮(zhèn),與戚繼光論兵,復相善,其后譚死戚去,第與后來開府者不合,棄官歸,聞修撰焦竑好學,往金陵從之游,離經(jīng)析疑,叩擊累年,竑以為不如也,第學通五經(jīng),而尤長于詩易,古音考一書,發(fā)前人未竟之意義,尤為學者所推,萬歷三十四年丙午序?!?/p>

  屠本畯毛詩鄭箋二十卷

  李承恩詩大義

  瞿九思詩經(jīng)以俟錄【九思謂三百篇皆有所用,因取當世所行典禮,自朝廟以迄里巷,即詩一一配合而歌之,以俟好古君子云,九思所著諸書,皆名以俟錄,不僅此也?!?/p>

  胡文煥胡氏詩識三卷【取朱子集傳,擇其要而類編之,自天文至訓詁,凡三十七類?!?/p>

  郝敬毛詩原解三十六卷,又毛詩序說八卷【天啟乙丑序?!?/p>

  曹學佺詩經(jīng)質(zhì)疑六卷

  喬中和葩經(jīng)旁意一卷【字公致,蓬山人,垣曲令。(別本補)】

  姚舜牧詩經(jīng)疑問十二卷

  李鼎編詩經(jīng)古注十卷

  朱謀■〈土韋〉詩故十卷【原本小序,按文武周公以來,春秋左國之事而次第其世,考其習俗,論其人而以意通之,萬歷三十七年己酉序?!?/p>

  朱統(tǒng)稽詩解頤錄【新建奉國中尉。】

  程嗣光詩經(jīng)講義八卷

  徐即登詩說五帙

  蔡毅中詩經(jīng)輔傳四卷

  沈守正詩經(jīng)通說十三卷

  凌濛初圣門傳詩嫡冢十六卷【萬歷戊午萬尚烈序?!?/p>

  徐熙詩說闕疑十五卷

  林世升毛詩人物志三十四卷【禮部尚書林燫子,本王應麟詩傳圖要而作?!?/p>

  吳雨毛詩鳥獸草本疏三十卷【因陸璣之疏而廣之,閩縣人。】

  趙宦光風雅合詮三卷

  黃一正詩經(jīng)埤傳八卷

  陸曾曄詩學內(nèi)傳三十二卷,又外傳二十卷【字章之,會稽人。】

  馮復京六家詩名物疏五十五卷【字嗣宗,常熟人,萬歷乙巳焦竑等序?!?/p>

  徐奮鵬詩經(jīng)毛朱二傳刪補【臨川人,以毛詩朱傳繁簡不一,令學者昧比興之旨,乃為是書,人劾其擅改經(jīng)傳,請治罪,神宗取其書閱之,以其不悖于經(jīng)傳,有功于朱子,貸之,復著古今治統(tǒng)二十卷,古今道脈二十卷,辨俗十卷,怡偲集十卷,崇禎中督學駱日升,蔡懋德將上其書于朝,不果,學者稱華峒先生?!坷罱?jīng)綸詩類考【字大經(jīng),南豐諸生。】

  鄒忠胤詩經(jīng)闡二十五卷【字肇敏,號黍谷居士,武進人,崇禎乙亥自序。】

  徐光啟毛詩六帖六卷【字子先,上海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太子太保,文淵大學士,六帖者,一翼傳,二存古,三廣義,四攬藻,五博物,六正葉?!?/p>

  史記事毛詩序考十卷

  沈萬鈳詩經(jīng)類考三十卷【字玉臺,嘉善鄉(xiāng)貢士,其書為古今論詩考,逸詩考,音均考,國風異同考,二雅三頌考,群書字異考各一卷,天文地理雜考二十二卷,崇禎戊寅自序?!?/p>

  王志長毛詩刪翼二卷【字平仲,昆山舉人,取序說傳箋正義及宋元明諸儒之說詩者折衷,不盡從集傳。】

  馬元調(diào)詩說十卷【字巽甫,嘉定縣人,師婁堅,盡得其學?!?/p>

  卓爾康詩學全書四十卷

  黃道周詩晷正

  何楷毛詩世本古義二十八卷【取毛詩序依其世時之次第而先后之,故曰世本,所采先儒之說甚博?!?/p>

  黃淳耀詩劄二卷【取漢宋諸儒之說為兩造,而以己意微加讞決,僅及王風而止,淳耀隨卒,書亦亡,太倉朱汝礪以其意更補焉。】

  毛鳳苞草木蟲魚疏廣要四卷

  程元初詩經(jīng)葉韻四卷,又詩經(jīng)反切音釋一卷

  殷子義詩經(jīng)疏解【嘉定人,隆慶中貢生,淮安府訓導。】

  林國華十五國風論一卷

  張溥詩經(jīng)注疏大全合纂三十四卷

  朱朝瑛讀詩略記二卷

  唐汝諤毛詩微言二十卷【字士雅,松江人?!?/p>

  周夢華毛詩解

  顧起經(jīng)詩解頤

  詩贊余音【著夫子刪述本思無邪之旨?!?/p>

  張元玘詩經(jīng)匯解(盧補)

  張次仲詩紀六卷二冊(吳補)

  鍾惺毛詩解,又詩經(jīng)圖史合考二十卷(吳補)

  范王孫詩志二十六卷【錢塘人。(吳補)】

  錢澄之田間詩學五卷(吳補)

  惢泉手學二卷【題曰環(huán)琉堂石經(jīng)魯詩正。(吳補)】

  【補】

  △宋

  段昌武叢桂毛詩集解三十卷,又詩義指南一卷【字子武,廬陵人,官朝奉郎,是書為舉業(yè)發(fā)題作也?!?/p>

  李簡詩學備忘二十四卷

  陳煥詩傳征【字時可,豐城人,宋兩與漕薦,入元不仕?!?/p>

  陳深清全齋讀詩編

  趙德詩辨疑七卷【一作十卷,附朱倬者其撮要,此則全編也,本宋宗室,入元隱居豫章東湖,自號鐵峰。】

  曹粹中放齋詩說十卷

  朱鑒詩傳遺說六卷【一名朱氏詩說補遺。】

  李樗黃■〈木熏〉毛詩集解三十六卷【樗字若林,閩縣人,師呂本中,領(lǐng)鄉(xiāng)薦,學者稱迂齋先生,■〈木熏〉字實夫,漳州人,淳熙進士,官宣教郎。(盧補)】毛詩纂圖互注重言重意二十卷(吳補)

  △元

  許謙詩集傳名物鈔八卷【集傳所未備者,旁搜博采,多引魯齋王氏,仁山金氏說而附己見,又以小序及鄭氏,歐陽氏譜世次多舛,一從朱子補定,正音釋考,名物度數(shù),粲然異具,退何彼秾矣甘棠于王風,而削去野有死麕一章,則因魯齋之疑云?!?/p>

  胡一桂詩傳纂疏附錄八卷【以朱子集傳為主,而纂諸儒異同之說,及朱子語錄文集之要語附之?!?/p>

  雷光霆詩義指南十七卷【分寧人,程鉅夫嘗從受業(yè),至元間遣使征之,未至卒,學者稱為龍光先生?!?/p>

  羅復詩集傳音釋二十卷【字中行,廬陵人。(盧補)】

  陳櫟詩大旨,又讀詩記

  程直方學詩筆記

  吳迂詩傳眾紀

  劉瑾詩傳通釋二十卷【字公瑾,安城人,博通經(jīng)史,隱居不仕,其書宗朱子而錄各經(jīng)傳及諸儒所發(fā)要義,并考求其世次源流。】

  俞琰弦歌毛詩譜一卷

  韓性詩音釋一卷

  李恕毛詩音訓四卷,又毛詩故訓四卷

  梁益詩傳旁通十五卷【本閩人,隨父家江陰,舉江浙鄉(xiāng)試,書主發(fā)明朱子之傳,又有詩緒余未見?!?/p>

  貢師泰詩經(jīng)補注二十卷

  夏泰亨詩經(jīng)音考【字叔遠,會稽人,官元翰林修撰?!?/p>

  包希魯詩小序解一卷

  朱公遷詩傳疏義二十卷【樂平人,至正鄉(xiāng)舉,處州教授?!?/p>

  楊璲詩傳名物類考【字元度,余姚人?!?/p>

  盧觀詩集說

  朱倬詩經(jīng)疑問七卷【稱進士盱黎朱倬孟章編,自為問答以發(fā)朱子集傳之蘊,末附趙德詩辨疑一卷?!?/p>

  曹居貞詩義發(fā)揮【廬陵人?!?/p>

  林泉生詩義矜式十二卷【字清源,三山人?!?/p>

  李公凱毛詩句解二十卷【字仲容,宜春人,其書專取呂氏讀詩記而隱括之?!?/p>

  翟思忠詩傳旁通十卷【以下不知時代?!?/p>

  李少南詩解二十卷

  詩錢氏集傳【以下失名氏?!?/p>

  逸齋補傳二十二卷【按宋史藝文志有范處詩補傳三十卷,經(jīng)義考謂即此書,而此止二十二卷,不可解,今通志堂刊本亦三十卷?!?/p>

  詩纂圖四帙

  詩圖說

  毛直方詩學大成【字靜可,建安人,咸淳中薦舉,入元不仕,編詩學大成,見尚友錄。】

  頃堂書目·卷二

  ○【三禮類】

  儀禮逸經(jīng)十八篇【洪武中御史沅州劉有年以辭秩養(yǎng)母,忤旨罰輸站役通州,后于州舊家得其書獻之朝,命付史館有年,建文中起知太平府,成祖靖難,不行迎駕,謫戍云南,后官交趾按察司僉事卒?!?/p>

  汪克寬經(jīng)禮補逸九卷【克寬歿后,是書為人所竊,幾不傳,程敏政使族人啟訪,得手稿乃為刊行,一名儀禮補逸,弘治二年己酉曾魯序。】

  黃潤玉儀禮戴注附注五卷【析儀禮為四卷,以禮記比類附之,其不類者載諸卷首末,又以軍禮獨缺,取周官大田禮補之,及禮記載田事者別為一卷,通為箋釋?!?/p>

  程敏政儀禮注

  夏時正士儀禮略十卷【以朱子家禮為未成之書,而晚年多從儀禮,故從儀禮參定?!?,又舉要十卷【即刪前書。】

  何澄刊正儀禮纂疏【字應清,歙縣人,有孝行?!?/p>

  胡纘宗儀禮鄭注附逸儀禮二十五卷

  阮琳儀禮經(jīng)解【字廷佩,莆田人,官恩平知縣?!?/p>

  王樵校錄古禮

  郝敬儀禮節(jié)解十七卷

  劉宗周儀禮經(jīng)傳考次

  王志長儀禮注疏刪翼十七卷【昆山人,舉人?!?/p>

  儀禮明解八卷【失名姓?!?/p>

  儀禮節(jié)要三冊【失名姓。】

  【補】

  △宋

  方回儀禮考

  △元

  吳澄敘次儀禮十七篇【至正十四年甲午李浚民序。】儀禮傳十五篇【與逸經(jīng)俱入三禮考注中?!績x禮逸經(jīng)八卷【澄以小戴記投壺奔喪,大戴記公冠諸侯遷廟釁廟,鄭注之中霤禮,禘于太廟禮,王居明堂禮,皆禮之遺者,取以補之,元集慶路有刊本,今收入三禮考注中?!?/p>

  敖繼公儀禮集說十七卷【刪鄭注之不合于經(jīng)者,而存其是者,意見有未足,則取疏記及先儒之說以補之,又未足,則附以己意見,繼公,閩長樂人?!?/p>

  顧諒儀禮注【字季友,吳江人,王行為作傳。】

  宋濂周禮集說

  梁寅周禮注【梁氏書莊記云,于周禮刪剔其注,使之明暢也?!?/p>

  蘇伯衡序官考一卷

  汪克寬周禮類要

  王冕仿周禮書

  方孝孺周禮考次目錄一卷

  丁禮周禮補注【字思敬,丹徒人,永樂中河南南陽府知府?!?/p>

  何喬新周禮集注七卷【弘治九年丙辰序。】周禮明解十二卷【每篇首仿鄭本列其目次,則取四家所論定其屬,黜考工記別為卷,不使列諸圣經(jīng),參考諸儒,附以臆見,作集注以俟后之君子擇焉?!?/p>

  王啟周禮疏義【黃巖人,成化進士,刑部侍郎?!?/p>

  吳昂周禮音釋【號南溪,海鹽人,進士,官福建布政使?!?/p>

  余本周禮考誤

  張詡周禮互注十二卷

  何廷矩禮意大全三卷存羊錄十卷【字時振,番禺人,陳憲章門人,二書皆本之周禮。】

  桑悅周禮義釋

  陳鳳梧周禮校正六卷周禮合訓六卷【以類相從而參以舒芬所注圖釋及諸家之解,別有周禮合訓,未知與此書同異?!?/p>

  舒芬周禮定本十三卷【五官序辨五卷,六官圖釋一卷,別編一卷,校訂正經(jīng)六卷。】

  魏校周禮天官沿革傳六卷官職會通二卷

  王應電周禮傳十卷【嘉靖戊午序?!恳韨鞫韴D說二卷【五官各二卷,翼傳者上卷為冬官補義一,天王會通二,學周禮法三,治地事宜四,下卷握機經(jīng)傳五,非周禮辨六,經(jīng)傳正誤七,圖說亦上下二卷,應電,字昭明,號明齋,昆山人,師事莊渠,魏校,善釋經(jīng),有五經(jīng)繹,今不傳。】

  馬理周禮注解

  季本讀禮疑圖六卷【一名禮疑,嘉靖戊申序?!?/p>

  李如玉周禮會注十五卷【如玉,同安縣儒士,嘉靖十八年令其子詣闕奏進,帝嘉其究心禮書,令給冠帶榮身?!?/p>

  應廷育周禮輯說

  柯尚遷周禮全經(jīng)釋原十二卷附錄二卷【字喬可,長樂人,天官三卷,地官二卷,春官三卷,夏官秋官共三卷,冬官一卷,末附周禮通論,周禮通考續(xù)論二卷,嘉靖丙午自序。】

  陳深周禮訓雋十卷周禮訓注十八卷【字子淵,長興人,嘉靖乙酉舉人,雷州府推官?!靠脊び浘湓b一卷

  金瑤周禮述注六卷【字德溫,休寧人,嘉靖中選貢,廣西衛(wèi)經(jīng)歷?!?/p>

  王樵周官私錄□卷(別本補)

  王圻續(xù)定周禮全經(jīng)集注十四卷【因柯尚遷之書而重為更定,凡五官所載有關(guān)于工者四十有二則,擷而匯之為冬官上卷,而考工記三十一條,皆造作營繕不系,仍附于冬官之后,列為下卷?!?/p>

  袁表周禮直解

  徐即登周禮說十四卷

  馬應龍考定古本周禮六卷【字伯光,安丘人,萬歷壬辰進士,禮部主事?!?/p>

  孫攀古周禮釋評六卷【字士龍,宣城人,折衷俞廷椿,王次點,吳澄,柯尚遷諸本,別為考訂?!?/p>

  郝敬周禮完解十二卷

  郭良翰周禮古本訂注六卷【字道憲,莆田人,以任子官,好著書,多所論述,萬歷乙卯序?!?/p>

  郎兆玉古周禮注釋六卷【字完伯,仁和人?!?/p>

  施天麟周禮通義二卷【崇禎乙亥刊行,王錫袞序?!?/p>

  曹津周禮五官五卷【嘉善人,貢士,南安府儒學教授,闕考工記不解。】

  王志長周禮注疏刪翼三十卷【刪節(jié)注疏之繁而附以后儒之論,以為圣經(jīng)羽翼,志長,字平仲,昆山人,崇禎庚午舉人,崇禎己卯序。】

  張采訂周禮注疏十八卷周禮注疏合解十八卷

  林兆珂考工記述注二卷【字孟鳴,萬歷三十一年癸卯序?!?/p>

  陳與郊考工輯注二卷

  張鼎思考工記補圖二卷【長洲人,萬歷丁丑進士,福建按察副使。】

  程明哲考工記纂注二卷【歙縣人。(吳補)】

  焦竑考工記解一卷

  徐應曾考工記標義二卷

  徐昭慶考工記通二卷

  朱大啟考工記輯注一卷【字君與,秀水人,萬歷庚戌進士,除南昌推官,歷吏部郎中,以弟憂去官,崇禎中遷刑部侍郎,贈尚書?!?/p>

  樂思忠周禮考疑七卷【以下不知時代爵里?!?/p>

  鄭宗顏周禮講義二卷

  周京周禮句解六卷

  周禮明解十二卷【以下失姓氏?!?/p>

  周禮詳集一冊【自地官司徒至考工記?!?/p>

  周禮或問一冊

  唐樞周禮因論一卷【吳補】

  【補】

  △宋

  葉時禮經(jīng)會元四卷

  朱申周禮句解十二卷

  周禮纂圖互注重言重意十二卷【撰人無考,與詩經(jīng)重言重意皆宋時攻帖括者所為,朱彝尊以為元人,非是,亦見傳是樓宋板書目,予家有此書,乃季滄葦舊藏本,滄葦亦定為宋刻。(吳補)】

  林希逸考工記圖解四卷

  △金

  楊云翼周禮辨一篇

  △元

  吳澄周官敘錄六篇

  吳當周禮纂言【當本大父澄之意為是書?!?/p>

  毛應龍周禮集傳二十四卷【字介石,豫章人,元大德間澧州教授,一作十三卷,或問五卷?!?/p>

  臧夢解周官考三卷

  丘葵周禮全書六卷

  周禮訂本三卷【同安人,刻志篤學,不求人知,馬祖常嘗薦于朝,命未下而卒。】

  湯彌昌周禮解義【字師言,吳縣人。】

  周禮集說十二卷【不知何人所輯,元吳興陳友仁君復得之于沈則正,因傳之,內(nèi)陸官末卷亡,明關(guān)中劉儲秀補注?!?/p>

  禮記集說大全三十卷【所采諸儒之說,自周子至臨川吳氏,凡四十二家?!?/p>

  楊維楨禮經(jīng)約

  黃克禮經(jīng)傳約【字紹烈,臨川人,洪武二十七年進士,瑞安知縣?!?/p>

  王經(jīng)禮記纂要【于名物度數(shù)多所折衷,字孟遠,金谿人,至正中以禮經(jīng)兩舉鄉(xiāng)試,入明以薦為隴西縣令?!?/p>

  董彝二戴辨【字宗文,樂平人,元瑞州錄事,入明官國子監(jiān)學錄?!?/p>

  張洪禮記總類【考洪自為志銘,無此書?!?/p>

  張業(yè)禮記節(jié)疏【安福人,景泰辛未進士,國子監(jiān)司業(yè)。】

  吾翕讀禮類編【字廷順,吾冔子,進士,工部主事。】

  鄭節(jié)禮傳八十卷【字惟儉,貴谿人,進士,正統(tǒng)中南御史?!?/p>

  張洪禮記總類【考洪自為志銘,無此書?!?/p>

  張業(yè)禮記節(jié)疏【安福人,景泰辛未進士,國子監(jiān)司業(yè)?!?/p>

  吾翕讀禮類編【字廷順,吾冔子,進士,工部主事?!?/p>

  鄭節(jié)禮傳八十卷【字惟儉,貴谿人,進士,正統(tǒng)中南御史?!?/p>

  魯穆禮記日鈔

  何文淵禮記解義

  余本禮記拾遺

  童品禮記大旨

  王華禮記大義

  宋佳禮記節(jié)要【奉化人,成化癸卯舉人,王府長史?!?/p>

  祝萃禮經(jīng)私錄【字惟真,海寧人,成化甲辰進士,廣東右參政?!?/p>

  陳塏禮記存疑【字山甫,余姚人,嘉靖壬辰進士,廣東提學副使。】

  王杰禮記集成【安仁人,成化庚子舉人,岷府長史?!?/p>

  薛敬之禮記集傳

  羅倫禮記集注

  張岳更定禮記

  劉績禮記正訓【江夏人,字用熙,弘治庚戌進士,鎮(zhèn)江府知府?!?/p>

  韓邦奇禮記斷章

  王崇獻禮記擇言【字季征,山東曹縣人,弘治丙辰進士,歷官左僉都御史,巡撫寧夏?!?/p>

  祝啟同禮記類記十三卷【龍游人?!?/p>

  李文纘禮記庭說【南安縣人,嘉靖辛酉舉人,岷王府長史?!?/p>

  黃乾行禮記日錄四十九卷【乾行讀戴禮,日有所得,則錄於其端,故曰日錄,初僅三十三卷,此更定本也,乾行,字玉巖,福寧州人,嘉靖癸未進士,四川重慶府知府。】

  張孚敬禮記章句八卷

  陳褒禮記正蒙【福寧州人,號騮山,監(jiān)察御史,書初名淺說,後更今名。】

  戴冠禮記集說辨疑一卷

  吳性讀禮備忘二卷【宜興人,嘉靖乙未進士,尚寶司丞?!?/p>

  何維柏禮經(jīng)辨

  王漸逵讀禮樂記【因草廬纂言,再為訂正,分章類次之?!?/p>

  程暾讀禮表微【字孟陽,歙縣人?!?/p>

  馮子咸讀禮鈔記

  王崇慶禮記約象一卷

  丘橓禮記摘訓十卷【諸城人,嘉靖庚戌進士,南京吏部尚書,謚簡肅。】汪鏜禮記資記十八卷黃洪憲讀禮日鈔

  柯尚遷曲禮全經(jīng)十五卷

  徐師曾禮記纂注四十九卷【吳江人,官給事中,是書刪改陳澔集說而參以自得,多所發(fā)明,隆慶壬申序。】

  章潢禮記劄言

  鄒元標禮記正義六帙

  馬翰如禮記中說【字抒之,陳留人,萬歷甲戌進士,山西按察司副使?!?/p>

  王圻禮記褒言

  李上林禮記摘汪便覽二十五卷【字元芳,萬歷間太學生,一作五卷?!?/p>

  靳於中禮記翼宗錄五卷

  陳榮選禮記集注【同安人,字克舉,萬歷丙子鄉(xiāng)貢士,歷知劍儋二州,升廣州府同知,以礦稅事起,棄官歸。】

  姚舜牧禮記疑問十二卷

  郝敬禮記通解二十二卷

  徐即登禮記說二卷

  曹學佺禮記明訓二十七卷

  唐伯元禮編

  徐鑒禮經(jīng)講雋禮經(jīng)內(nèi)解【字觀甫,豐城人,萬歷辛丑進士,太仆寺卿?!?/p>

  王翼明禮記補注三十三卷

  秦繼宗禮記疏意三十卷【蘄水人,萬歷庚戌進士,南戶部郎中?!?/p>

  宗周禮記會要六卷【號理庵?!?/p>

  湯道衡禮記纂注三十卷禮記新義三十卷【字平子,丹陽人,萬歷丙辰進士,甘肅巡撫都御史?!?/p>

  楊維相禮記管見

  沈一中禮記課兒述注十八卷【字文若,鄞縣人,一貫從弟,萬歷庚辰進士,貴州布政使,天啟壬戌黃居中序?!?/p>

  蔡官治禮記刪繁【號正庵,德清人,萬歷己未進士,巡撫陜西都御史,為真定守,護持趙忠毅南星於難者也?!?/p>

  趙宦光讀禮問

  童維巖禮記新裁三十六卷【錢塘人?!?/p>

  楊鼎熙禮記敬業(yè)八卷【號緝庵,京山人,崇楨戊辰進士,吉安知府?!?/p>

  周維昭禮記講解三十七卷

  鄧廷曾禮記訂補二十四卷

  禮記評析二卷

  倪章禮記講意五卷

  楊梧禮記說義二十四卷【涇陽人。(吳補)】

  李夔禮記義一卷

  趙佐讀禮三錄四卷

  鄧元錫曲禮二卷

  吳桂森曲禮說注釋

  楊慎檀弓叢訓二卷【一名附注。】

  林兆珂檀弓述注二卷

  陳與郊檀弓輯注二卷

  徐應曾檀弓標義二卷

  徐昭慶檀弓記通二卷【宣城人。】

  江旭奇檀弓詮釋一卷

  姚應仁檀弓原二卷【新安人。(吳補)】

  朱右深衣考

  李黼王制考四卷【無錫人。(吳補)】

  黃潤玉考定深衣古制

  岳正深衣纂疏一卷

  夏時正深衣考一卷

  楊廉深衣纂要

  高均深衣考一卷【字惟一,侯官人?!?/p>

  左贊深衣考正一卷【南城人,夭順丁丑進士,官布政使。】

  王廷相深衣圖論一卷

  夏小正集解一卷

  許泮古深衣訂【詔安人,辰州府同知。】

  汪禔投壺儀節(jié)一卷【字介夫,祁門人?!?/p>

  黃道周月令明義四卷坊記集傳二卷表記集傳二卷儒行集傳二卷緇衣集傳二卷【崇禎十一年道周官詹事府少詹事進呈?!?/p>

  鄭瓘禮儀纂通深衣圖說【字溫卿,蘭溪人,弘治庚戌進士,楚雄府通判?!?/p>

  劉駟中庸說一卷【字宗道,漳州人,洪武間官都御史?!?/p>

  練魯中庸說一卷

  劉清中庸章句詳說一卷【永嘉人,明初隱居不仕?!?/p>

  陳雅言中庸類編【永豐人,洪武中領(lǐng)本縣教事?!?/p>

  景星中庸問政章說一冊【字德輝,余姚人,洪武中杭州府學訓導?!?/p>

  張洪中庸解義一卷

  馬貴中庸講義【三原人,永樂間舉明經(jīng)不起,馬理祖。】

  孔諤中庸補注一卷【字貞伯,至圣裔,永樂戊子舉人,會試擢乙榜第一,尋授中允,歷按察司僉事?!?/p>

  王仁中庸九經(jīng)衍義【字正己,樂安人,永樂中舉明經(jīng),以母老辭?!?/p>

  白良輔中庸膚見一卷【字堯佐,洛陽人,景泰辛未進士?!?/p>

  羅倫中庸解一卷

  夏良勝中庸衍義十七卷【江西南城人,正德戊辰進士?!?/p>

  崔銑中庸凡一卷

  張邦奇中庸傳一卷

  湛若水中庸測一卷

  姚文灝中庸本義一卷【字秀夫,貴溪人,成化甲辰進士,湖廣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政。】

  倪復中庸解一卷【成化時人,余本師也?!?/p>

  方獻夫中庸原一卷

  黃綰中庸古今注一卷

  王漸逵中庸義略【有自序,一作中庸釋言?!?/p>

  許天錫中庸析義一卷【閩縣人,弘治癸丑進士。】

  洪鼐中庸通旨一卷【壽昌人,正德庚午舉人,國子監(jiān)助教?!?/p>

  夏尚樸中庸說一卷【永豐人,師事婁一齋諒官南太仆寺少卿,正德辛未進士。】

  許誥中庸本義一卷

  謝東山中庸集說啟蒙一卷

  王尊賢中庸衍義【閬中人,大學生,嘉靖中上其書於朝?!?/p>

  楊爵中庸解一卷

  許孚遠中庸述一卷

  管志道中庸測義一卷

  李栻中庸庸言二卷

  萬思謙中庸述微一卷【字益甫,南昌人,嘉靖丁未進士,萬歷初南京太常寺卿?!?/p>

  張瑤中庸要義一卷【朝邑人?!?/p>

  李穎中庸參一卷

  李鼎中庸詁一卷

  李槃中庸臆說一卷

  吳應賓中庸釋論十二卷【字蓉卿,號觀我,桐城人,萬歷丙戌進士,詹事府少詹事。】

  顧起元中庸外傳三卷

  林日正中庸古本一卷

  瞿九思中庸位育圖說

  陳仁錫中庸淵天紹易測六卷

  汪于沚中庸賸義一卷

  姜鴻緒中庸抉微【字輝先,臨川人,萬歷中與帥機,湯顯祖并稱?!?/p>

  劉迪簡皇王大學通旨舉要一卷【洪武初,尚賓館副使,字簡卿,安福人,書凡十章,一章總言三綱領(lǐng),二三四章釋三綱領(lǐng)注略,五章至十章釋八條目。】

  傅淳大學補略【字伯厚,慈谿人,洪武中屢徵不起?!?/p>

  劉清大學要旨一卷

  徐與老大學集義一卷【字仲祥,錢唐人,王達常師事之?!?/p>

  陳雅言大學管窺一卷

  張洪大學解義一卷

  李果大學明解一卷【成安人,景泰庚午舉人,濟南府知府?!?/p>

  王啟大學稽古衍義

  葉應大學綱領(lǐng)圖一卷【廣東歸善人,成化戊戌進士,慶遠府知府?!?/p>

  丁璣大學疑義一卷【字玉夫,丹徒人,廣東提學副使。】

  廖紀大學管窺一卷【黃梅人,弘治乙丑進士?!?/p>

  程敏政大學重訂一本一卷

  丘濬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

  胡世寧大學衍義補膚見二卷【一作四卷?!?/p>

  楊廉大學衍義節(jié)略二十卷【廉以德秀是書精當切要,無一言非人君為治之法,無一字非人臣責難之心,恐萬幾之煩,難於遍覽,因節(jié)略具表進呈,時官南京禮部尚書。】

  湛若水大學格物通一百卷【嘉靖四年進呈。】古大學測一卷

  張邦奇大學傳一卷

  魏校大學指歸一卷,又大學古文一卷

  崔銑大學全文通釋一卷

  王守仁大學古本注一卷【正德戊寅序?!?/p>

  洪鼐大學參義

  胡爟大學補一卷【字仲光,蕪湖人,弘治癸丑中進士,官戶部主事,改庶吉士?!?/p>

  程昌大學古本注釋一卷【字時言,祁門人,正德戊辰進士,四川按察使,章懋門人?!?/p>

  蔡烈大學格物致知傳一卷【字文繼,龍溪人,蔡清門生?!?/p>

  陸深校定大學經(jīng)傳一卷

  王道大學億一卷【釋疑附?!看髮W衍義論斷一卷

  穆孔暉大學千慮一卷【堂邑人,弘治乙丑進士,嘉靖己亥張邦教序?!?/p>

  趙璜大學管窺一冊【安福人,弘治庚戌進士,工部尚書。】

  方獻夫大學原一卷

  李承恩大學拾朱一卷【字君陽,祥符人,正德十四年舉人,下第歸,即究心理學,著書甚多,有中庸拾朱?!?/p>

  孟淮大學愚見一卷

  鄒守益古本大學后語一卷

  王畿古本大學附錄三卷

  豐坊石經(jīng)大學一卷【坊所偽托?!?/p>

  王漸逵大學義略一卷

  林希元更正大學經(jīng)傳定本一卷【嘉靖二十八年希元以閑住僉事,奏請刊有所著大學定本,及易經(jīng)四書存疑,詔焚其書,下希元於巡按,尋褫其職為民?!?/p>

  黃訓大學衍義膚見

  聶豹大學臆說一卷

  李先芳大學古本一卷【濮州人,嘉靖丁未進士?!?/p>

  史朝富考正大學古本一卷【字節(jié)之,晉江人,嘉靖癸丑進士,永州知府?!?/p>

  蔣信古大學義一卷

  許孚遠大學述一卷

  魯邦彥古本大學解一卷【睢州人,嘉靖庚戌進士。】

  李材《大學約言》三卷,《大學考次》一卷

  區(qū)大倫《大學定本》一卷

  郎瑛定正《大學格物傳》一卷

  管志道《石經(jīng)大學章句輯在》一卷,《測義》三卷,《略義》一卷,《古本大學訂釋》一卷,《辨古本大學》一卷【校本云,祖述豐坊,不足取也?!?/p>

  羅大纮《校復古本大學》一卷

  劉元卿大學新編一卷

  萬思謙大學述古

  唐伯元石經(jīng)大學一卷

  顧起經(jīng)大學衍義補摘要五卷【字玄緯,吳縣人,官運使,(別本補)】

  徐栻大學衍義補纂要六卷

  吳瑞登續(xù)大學衍義三十四卷

  吳極石經(jīng)大學疏旨一卷

  來知德大學古本釋一卷

  虞淳熙大學繁露演一卷

  吳應賓古本大學釋論五卷

  袁黃石經(jīng)大學補一卷【節(jié)分句解,補耿定向所未逮。】

  姜鴻緒大學古義

  鄒光弼大學古本【臨川人,萬歷己卯舉人?!?/p>

  錢一本石經(jīng)舊本大學一卷

  吳桂芳大學記一卷【新建人,嘉靖甲辰進士。】

  顧憲成大學通考一卷大學質(zhì)言一卷重定大學一卷

  劉洪謨續(xù)大學衍義十八卷【字惟復,南昌人,萬歷乙未進士,太仆寺少卿,崇禎二年以其書進呈?!?/p>

  劉宗周大學古文參疑一卷

  張位進呈大學講章一卷【南昌人,隆慶戊辰進士,累官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楊文澤大學衍義會補節(jié)略四十卷

  高攀龍古本大學一卷

  張世則大學初議【萬歷二十年,世則為四川僉事,進呈其書,專辟程朱,為行人高攀龍所駁,其書遂廢,見野獲編。(吳補)】

  林日正大學管窺一卷

  吳鐘變大學衍注【武進人,崇禎甲戌進士,禮部主客司主事?!?/p>

  李希顏大學中庸心法二卷【郟縣人,明初徵入大本堂說經(jīng),累官左春坊贊善大夫?!?/p>

  張鼒學庸句解二卷【字希賢,祥符人,洪武初舉明經(jīng),官秦府長史?!?/p>

  曾景脩大學中庸詳說【名生,以字行,莆田人,洪武中安慶府學教授?!?/p>

  范祖干大學中庸發(fā)微

  熊釗學庸私錄二卷

  黃潤玉學庸通旨一卷

  葉梃學庸廷訓【永嘉人,正統(tǒng)間舉經(jīng)明行修?!?/p>

  童品學庸大義辨疑學庸精義

  程云章大學疑中庸疑夜思錄【嘉靖八年云章為太仆寺丞,上此及所著請書,上曰,諸書姑收其學庸疑,夜思錄即毀之,有踵之者,罪不赦。(吳補)】

  吳世忠學庸通旨施儒學庸臆說【歸安人,正德辛未進士,廣東副使。】

  王綸學庸要旨【字汝言,慈谿人,成化甲辰進士,湖廣巡撫都御史?!?/p>

  林士元學庸衍義【字舜卿,瓊州人,正德甲戌進士,廣西按察使。】

  章袞學庸口義【字汝明,臨川人,嘉靖癸未進士,陜西按察司副使?!?/p>

  朱諫學庸圖說【字君佑,樂清人,弘治丙辰進士,吉安府知府?!?/p>

  程先民學庸敷言【浮梁人。】

  金賁亨學庸議二卷

  馬森學庸口義三卷

  游日章學庸釋義【莆田人,嘉靖己未進士,廉州知府?!?/p>

  萬表學庸志略

  吳中立學庸大旨【字公度,浦城人,隆慶辛未進士,不受官,歸養(yǎng)親,親歿,遂隱退終身?!?/p>

  鄒元標鄒子學庸商求二卷

  鄒德溥學庸宗釋

  鄒德泳學庸歸旨

  董應舉學庸略二卷【號見龍,閩縣人,萬歷戊戌進土。累官工部右侍郎,】

  姚應仁學庸讀五卷【字安之,新安人,萬歷己未自序。】

  王豫學庸識大錄二卷【烏程人,萬歷丁丑進士,萬歷乙巳序?!?/p>

  王養(yǎng)性學庸傳宗參補一卷

  朱升三禮旁注

  王廉三禮纂要【處州人,以預修元史授澠池縣丞,累官陜西右布政使?!?/p>

  夏時正三禮儀略十卷三禮舉要十卷

  湛若水二禮經(jīng)傳測六十八卷【大指以曲禮儀禮為經(jīng),禮記為傳,其王制等二十三篇雜論,不可以分系,而有以相表里,發(fā)明為二禮雜傳通測,又別小戴郊特牲五篇與大戴公符等四篇為儀禮逸經(jīng)傳,嘉靖十五年若水為南京吏部尚書,以其書進呈。】

  呂楠禮間內(nèi)外篇二卷,又四禮翼一冊

  劉績?nèi)Y圖二卷【江夏人,知府?!?/p>

  貢汝成三禮纂注四十九卷【字玉甫,宣城人,翰林院待詔,書為周禮六卷,周禮余二卷,儀禮及附傳十七卷,儀禮逸經(jīng)四卷,儀禮馀八卷,禮記十二卷。】

  許判禮圖

  李黼二禮集解十二卷【嘉靖間無錫人,合周禮儀禮為一集,諸家之說,間出己見以解之。】

  鄧元錫三禮編繹二十五卷【萬歷元年癸酉序。】

  李經(jīng)綸禮經(jīng)類編二十八卷【字大經(jīng),南昌人,一名三禮類編三十卷?!?/p>

  袁仁三禮穴法十八卷

  朱朝瑛讀三禮略記【吳補】

  阮鶚禮要樂則【桐城人,御史。(吳補)】

  【補】

  △宋

  朱申禮記詳解十卷

  鄭樸翁禮記正義一卷

  陳煥禮記釋【字時可,豐城人,宋兩與漕薦,入元不仕?!?/p>

  方愨禮記解【桐廬人,父死,廬墓喪畢不歸,覃思積年,解禮記,書成,獻之朝,命頒其書於天下?!?/p>

  王奎文中庸發(fā)明一卷

  馬端臨大學集傳一卷

  熊禾大學口義大學廣義三禮考異

  △金

  李純甫中庸集解趙秉文中庸說二卷【載滏水集中。】

  △元

  陳澔禮記集說三十卷【字可大,號云柱,又號北山叟,都昌人?!?/p>

  吳澄禮記纂言三十六卷序次小戴記八卷【澄既取投壺奔喪以補逸禮,而復以小戴記中冠義,昏義,聘義,鄉(xiāng)飲酒義,燕義,大射義為儀禮經(jīng)傳,除大學,中庸二篇所存,凡三十二篇,通禮九,喪禮十二,祭禮十二,聘禮四,通論十二,篇次先後,稍變於舊,就篇之中,科分櫛剔,以類相從,俾其上下文義聯(lián)屬,章之大旨,標識於左,澄享年八十有五歲,是年書始成,遂卒?!?/p>

  陳櫟禮記集義詳解十卷深衣說

  韓性禮記說四卷

  彭絲禮記集說四十九卷【字魯初,安福人。】

  程時登禮記補注深衣翼大學本末圖說中庸中和說

  繆主一禮記通考

  史季敷夏小正經(jīng)傳考三卷【鄞縣人,采儀禮集解,參究同異,附以釋音,復取先儒解經(jīng)所引語,及事相附近者,綴於傳文之下。】

  鮑云龍大月令

  黎立武中庸指歸一卷提綱一卷【大德八年甲辰趙秉政序。】大學發(fā)微一卷本旨一卷【字以常,新喻人,宋咸淳進士,為華文閣待制,吳澄其所取士也,入元,屢徵不起,自號所寄翁。】

  齊履謙中庸章句續(xù)解一卷大學四傳小注一卷

  許謙中庸叢說一卷大學叢說一卷【明初,謙孫存仁為國子監(jiān)祭酒,凡何,王,金,許之書,皆所刊布?!?/p>

  李思正中庸圖說一卷中庸輯釋一卷【江西德興人,生於宋季,入元有勸之仕者,笑而不答?!?/p>

  程逢午中庸講義三卷【字信叔,休寧人,海鹽州教授?!?/p>

  黃鎮(zhèn)成中庸章旨二卷

  趙若煥中庸講義

  許衡大學要略一卷大學魯齋詩解一卷【每大學一義,賦七言絕句解之?!?/p>

  金履祥大學章句疏義一卷

  胡炳文大學指掌圖一卷

  李師道大學明解一卷【稱高郵月湖李氏,常為通州教授?!?/p>

  程復心大學章圖纂釋一卷

  呂溥大學疑問一卷

  呂洙大學辨一卷【俱永嘉人,從兄弟也,均學於許謙?!?/p>

  吳浩大學口義【字義夫,休寧人,隱居不仕?!?/p>

  袁明善大學中庸日錄【臨川人,從吳澄虞集學?!?/p>

  秦玉大學中庸標說【太倉人,秦約父?!?/p>

  鄭奕夫中庸大學章旨

  蕭■〈奭斗〉三禮記四卷

  吳澄三禮者注四十八卷【成化九年癸巳羅倫序。】

  葉遇春禮記覺言八卷【以下不知時代?!?/p>

  連伯聰禮記集注十六卷

  馮公亮深衣考正一卷

  陸琪中庸發(fā)明要覽二卷

  劉永澄曲禮刪注一冊

  蔡季成大學說約一冊

  周公恕大學總會五卷

  蔣文質(zhì)大學通旨一卷

  ○【禮樂類】

  大明集禮五十三卷【洪武二年八月,上以國家創(chuàng)業(yè)之初,禮制未備,中書省令天下郡縣舉素志高潔,博通古令,練達時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禮送至京,參考古今制度,以成一代之典,於是儒士徐一夔,梁寅,劉于,周子諒,胡行簡,劉宗弼,董彝,蔡深,劉公琰等至京,時曾魯以元史方成,共奏留之,與諸儒同纂修,三年九月書成,韶頒行之?!?/p>

  存心錄十八卷【洪武元年三月己亥,帝以祭祀為國家大事,念慮或怠,則無以接神明,乃命禮官及諸儒臣編集郊社,宗廟,山川等儀,及歷代帝王祭祀,感應祥異,可為監(jiān)戒者,為書以進,四年七月辛亥朔書成?!?/p>

  孝慈錄一卷【洪武七年九月庚寅成,穆貴妃孫氏薨,敕禮官定喪服之制,乃敕翰林學士宋濂等考定古制為是書,十一月庚戌書成,上自為序刊行。】

  周南老喪祭禮舉要【本周濂溪后,徙家吳,元李為江浙行省理問,明初徵入太常,議郊祀禮,禮成,發(fā)臨濠居住,放歸卒,南老端敏好學,尤詳於制度,是書外有易傳集注等書?!?/p>

  殷奎家祭儀

  祝詠葬祭禮式【字嗚盛,衡陽人,嘉靖己丑進土,陜西右參政。】

  陳端禮喪祭葬禮儀注解【字履中,定海人?!?/p>

  徐駿五服集證六卷【常熟人,本家禮及孝慈錄,集諸儒之論及己見以證之。】

  姜璉喪禮書【字廷器,蘭溪人,天順庚辰進士,永平,贛州二府知府。】

  葉釗服制辨疑【字時勉,豐城人,弘治壬戌進士,南京刑部主事。】

  陰秉衡陰氏慎終錄,又昏禮節(jié)要【字振平,內(nèi)江人,隱居著書?!?/p>

  蔡芳喪禮酌宜大祀志

  許判慎終集

  王廷相喪禮備纂二卷

  甯成為人后者三十六難【衡陽人?!?/p>

  侯廷訓六禮纂要六卷【樂清人,正德辛巳進士,云南按察司僉事,為進士時,嘗以議大禮被杖?!?/p>

  王承裕昏禮用中

  吳文光祀禮從宜一卷

  趙宦光祭禮問

  王漸逵王氏宗禮

  管志道崇先維俗議七卷

  季本廟制考義二卷

  謝理兩生馀議

  倪復禘袷議

  周鼐宗廟昭穆辨【崇仁人?!?/p>

  朱裳宗祠考

  楊伯珂宗廟考【字直甫,淮安大河衛(wèi)人,萬歷丙戌科進士,汾州府同知?!?/p>

  趙善鳴上丁禮略【字和甫,廬陵人,萬歷辛卯舉人,刑部主事。】

  朱縉射禮集解一卷

  陳鳳梧射禮集要一卷

  王廷相鄉(xiāng)射禮圖注一卷

  張敔飲射輯略

  林文奎射禮圖注易覽一卷

  謝少南射禮纂要一卷

  聞人詮飲射圖解一卷

  姚坤刪定射禮直指一卷

  鄉(xiāng)校禮輯十一卷【浙江提學副使屠羲英檄,教諭黃議等編?!?/p>

  許孚遠鄉(xiāng)飲會通

  何棟如鄉(xiāng)飲圖考一卷

  沈鯉文雅社約二卷

  黎貞家禮舉要四卷【新會人,洪武中坐事謫遼東。】

  王源家禮易覽【龍溪人,永樂初進士,潮州知府?!?/p>

  馮善家禮集說五卷注解文公家禮十二卷【字擇賢,無錫人,舉明經(jīng),為本縣儒學教諭。】

  夏時正家禮四卷

  方澥家禮旁附【字源深,莆田人。自稱柳東耕老,景泰四年進士,官行人,平生邃禮學,嘗慨文公家禮,雖經(jīng)諸儒注釋而去取或晦,朝代遷改,冠服不同,乃作是書,首列圖而條析於下?!?/p>

  丘濬家禮儀節(jié)八卷【本之考亭,參以明制,世多遵行之。】

  湯鐸家禮會通十卷

  豐慶家禮從宜

  楊子器家禮從宜四卷

  楊嘉山讀禮錄一卷

  余本家禮考異

  詹陵家禮祭葬纂原

  彭濱補注文公家禮正衡八卷【崇安人。】

  汪禔家禮砭俗

  陸僑家禮易簡【登州衛(wèi)人,廣平府學訓導?!?/p>

  姚翼家規(guī)通俗編十二卷

  黃芹家禮易行

  鄧元錫家禮銓補十卷

  李廷機家禮簡要一卷

  朱天球家禮易簡編一卷

  方元煥家禮考訂四卷

  鄒守益諭俗禮要二卷

  鄭瓘禮儀纂通豐熙禮教儀節(jié)

  王敬臣禮文疏節(jié)一卷

  俞汝楫禮儀志一百卷【字汝濟,華亭人,少有文名,與於東林講席,方岳貢謚為清惠先生?!?/p>

  周應治至道編六卷

  劉元卿禮律類要一卷

  黃佐禮典四十卷

  泰泉鄉(xiāng)禮七卷

  楊廉四禮論略一卷

  丁璣四禮儀注四卷

  顏木四禮略一措

  張鯤四禮圖一卷

  郭槃四禮纂要【南海人。】

  宋纁四禮初稿四卷【以其出於一時之見,未敢據(jù)以為是,故曰初稿。】

  呂坤四禮翼四卷【以民間之日用常行淺近鄙俗可以家喻而戶曉者,析為條目俾童而習之,白首而安之,謂之翼者,豫於四禮之先,而繼於四禮之后也,萬歷癸酉序?!浚炙亩Y疑六卷【取儀禮,禮記及家禮會成儀節(jié)所未解者,作四禮疑,共十三篇。】

  包萬有四禮損益四卷

  種四禮輯要四卷

  張信民四禮述【字孚若,澠池人,萬歷中選貢,懷仁知縣。】

  陳幼學禮樂考【字志行,無錫人,萬歷己丑進士,太常寺卿?!?/p>

  葉廣禮樂合編三十卷【原名伯英,無錫人,崇禎中貢士,安遠知縣?!?/p>

  潘潢五宗考義一卷【嘉靖甲寅自序?!?/p>

  周添瑞孝弟稟承問答圖式一卷【正統(tǒng)三年重刊,紀振跋。】

  【補】

  △宋

  車垓內(nèi)外服制通釋九卷【字經(jīng)臣,天臺人,車清臣從父弟,咸淳末,特恩授迪功郎,調(diào)浦城尉,丞相王爚薦其有史才,將征入史館,會宋亡不果,垓精於禮學,是書凡六類,一五服諸圖,二五服喪制名義,三五服提要,四五服圖說,五三殤以次降服,六深衣疑義,男衍編次?!?/p>

  △遼

  耶律庶成蕭韓家奴禮書

  遼朝雜禮

  △金

  大金儀禮【明昌六年禮部尚書張暐等進?!?/p>

  張行簡禮例纂一百二十卷

  陳大任遼禮儀制志

  △元

  李好文太常集禮五十卷

  王守誠續(xù)編太常集禮三十一冊太常至正集禮二十冊

  趙孟頫祭器圖二十冊【平江路所制祭器,上之大都廟學,以共祭祀者,孟頫繪圖錄於泮宮,以永其傳,平江路文學邵文龍為之序?!?/p>

  葉起喪禮會經(jīng)【字振卿,永嘉人,虞集為之跋。】

  張■〈須上立下〉喪服總類釋奠儀注

  申屠致遠釋奠通禮三卷

  袁楠郊祀十議一卷

  戴石玉治親禮書三篇【廬陵人,取戴記所謂圣人南面而治天下所宜先者五,一曰治親以名書,雜取爾雅,儀禮鄭氏記及先儒之言成之,凡三篇,一曰釋親,二曰宗服,三曰服制?!?/p>

  程榮登翼禮【取朱子之言行有系於禮者,以羽翼家禮,故名,榮登,字孟敷,休寧人,江浙儒學提舉。】

  馮翼翁士禮考正【字子羽,永新人,泰定元年進土,撫州守?!?/p>

  趙居信禮經(jīng)葬制

  吳霞舉文公葬禮考異【新安人?!?/p>

  黃澤二禮祭祀述略

  惠希孟雜禮纂要六卷【江陰人?!?/p>

  曾巽申致美集三卷

  張才卿葬祭會要一卷【約朱子家禮為之?!?/p>

  韓諤重定先世祭式一卷【盧補】

  吳岳禮考一卷【以下不知時代。】

  丘其仁禮義會略三卷

  員嶠通禮摘經(jīng)一冊

  王皡四禮纂要一卷

  呂景蒙五禮古圖一卷

  蔣彬家禮四要一卷

  嚴本家禮輯略十卷

  龔端禮五服圖解【吳按,錢曾讀書敏求記云一卷,且言端禮于至順閑以布衣上書,則此書當入元人類。】

  家禮會成四冊【以下不知時代?!?/p>

  禮篇二卷

  諭俗編二卷

  禮器說一卷

  祭禮從宜四卷

  三代因革祠祀禮八冊

  湛若水古樂經(jīng)傳全書二卷

  韓邦奇律呂新書直解一卷【弘治乙丑序?!吭仿逯緲范怼鹃T人潼關(guān)張大猷編次,邦奇殫精四十年而成是書,刊書之日,有九鶴飛舞於庭?!?/p>

  白良輔律呂新書釋義

  李文利大樂律呂元聲六卷大樂律呂考證四卷【文利號兩山,莆田人,官思南府儒學教授,本之劉恕通鑒外紀,長孫無忌隋志,并呂氏春秋,謂黃帝命伶?zhèn)惾≈裰坡?,斷兩?jié)闊三寸九分而吹之,為黃鍾之宮,曰含少,因而詳加考證,正司馬遷九寸之誤,編□成而作,其兄前廬江知縣李元校補之,嘉靖三年其門人巡撫四川監(jiān)察御史范承鑾進其書於朝,王廷相,韓邦奇皆精心樂律,不以其說為然?!?/p>

  李文察樂記補說二卷四圣圖解二卷律呂新書補住一卷典樂要論三卷【嘉靖十七年五月文察以遼州同知進是書,部議以文察所進書於樂理樂聲多前人所未發(fā),且於人聲中考定五音,以為制律候氣之本,法似徑截,深合虞書依永和聲之理,宜令文察與太常知音律者,選能歌舞生百馀人,協(xié)同肄習,詔授文察太常寺典簿,協(xié)同該寺官肄業(yè)?!抗艠敷苓f九卷皇明清宮樂調(diào)三卷

  楊廉律呂纂例圖說【因西山之書,有與朱子儀禮經(jīng)傳正解有不同者,故為之說?!?/p>

  周瑛律呂管鑰一卷

  呂楠詩樂圖譜十八卷【嘉靖丙申序。】

  余本律呂新書解

  韓佐樂典三十六卷【為樂均十二卷,樂義九卷,大司樂義三卷,樂記十一卷,末一卷為詩樂,嘉靖甲寅序?!看笏緲房际?/p>

  何■〈王堂〉樂律管見一卷【一名律呂管見?!?/p>

  張鶚大成樂舞圖譜二卷古樂心談一卷【字允薦,臨清州人,善律呂學,先官太仆丞,致仕,嘉靖九年釐正郊祀雅樂,起升太常寺丞,典雅樂,晉正卿?!?/p>

  季本樂律纂要一卷律呂別書一卷【別書辨律呂新書之誤,及律呂元聲之非?!?/p>

  劉濂樂經(jīng)元義八卷【濂謂三百篇之詩,以詞意寓乎聲音,以聲音附之詞意,讀之則為言,歌之則為曲,被之金石管絃則為樂,樂經(jīng)不缺,三百篇皆樂經(jīng)也,因擬三百篇為宮商二調(diào),定樂器之品,為宮,商,角,徵,羽,各具六律旋宮之法,為陽生陰成尺量之法,為累黍,容黍,以夷則,無射為二變調(diào),與古今諸儒之說頗異?!?/p>

  九代樂章二十三卷【盧補】

  鄧文憲律呂解注二卷【晉江人?!?/p>

  倪復鐘律通考一冊【一作樂律通考。】

  黃積慶樂律管見二卷【金谿人,正季文利黃鍾三寸九分之非。】

  劉績六樂圖二卷

  田汝耔律呂會通

  張敔雅樂發(fā)微八卷樂書雜義七卷律呂新書解【江西德興人,弘治中舉人,禮部員外郎。】

  任慶云樂律發(fā)明一卷

  蔡宗兗律同二卷

  楊繼盛擬補樂經(jīng)

  潘巒文廟樂編二卷

  李璧燕享樂譜【字白夫,廣西武緣人,呂楠為序。】

  葛見堯含少論略一卷

  姚良律呂會元【字晉卿,吳縣人?!?/p>

  呂懷律呂古義二卷律呂廣義三卷【嘉靖己酉序?!宽崢费a遺二卷

  孫應鰲律呂分解發(fā)明四卷

  王邦直律呂正聲六十卷【字東溟,即墨人,由明經(jīng)嘉靖中為鹽山丞,上書條奏十事,世宗褒嘉之,有勿以官卑廢言之旨,好研究六律,因著是書,然其說亦本之李文利黃鍾三寸九分之說。】

  張敉舞志十二卷

  王敕大成樂譜二卷【歷城人,國子監(jiān)祭酒?!?/p>

  鄭世子載堉律呂精義內(nèi)篇十卷律呂精義外篇十卷【先是世子父鄭恭王及其舅祖都御史何塘皆善言樂,因述其意而為是書,內(nèi)篇主聲數(shù)者為本,為目十有三,外篇主辨論者為末?!柯蓪W新說四卷樂學新說一卷算學新說一卷操縵古樂譜一卷旋宮合樂譜一卷鄉(xiāng)飲詩樂譜一卷六代小舞譜一卷小舞鄉(xiāng)樂譜一卷二佾綴兆圖一卷靈星小舞譜一卷成祖道教樂章譜天地壇大祀樂章譜太廟五享樂章譜王府家廟樂章譜王府內(nèi)壇樂章譜邵公儲古樂義衡府高唐王瑟譜劉銳瑟譜弦歌要旨張助琴譜黃獻琴譜簫鸞琴譜韓岳廣鄉(xiāng)射禮儀集【以上總名樂律全書,萬歷□□年進呈。】律呂正論四卷瑟譜二卷

  王述古律筌【禹州人,山西右布政使,學者稱中嵩先生?!?/p>

  黃汝良皇明樂律志四卷【崇禎年進呈?!?/p>

  袁昌祚樂律考【字茂文,東莞人,萬歷中四川布政司參議。】

  樂和聲大成樂舞圖說一卷【載堉撰?!?/p>

  何棟如文廟雅樂考二卷

  程全之律呂葉韻統(tǒng)三卷

  程明善嘯馀譜十卷【新安人,天啟中太學生?!客醭t律呂新書私解一卷

  王思宗黃鍾元統(tǒng)圖說一卷八音圖注一卷

  史記事大成禮樂集三卷

  沈堯中音律啟蒙

  張曰炳樂苑珠船二卷

  王正中律書詳注一卷【保定人,崇禎丁丑進士,長興知縣?!?/p>

  程元初律呂音韻通括十五卷【新安人,家累千金,棄而不顧,補被走四方,思以著作垂世,錢謙益為作徽士錄,萬歷己酉序?!?/p>

  徐迎慶九官譜【松江人。】

  徽莊王見沛和樂余音十卷

  胡翰古樂府詩類編四卷

  楚王《雍熙樂府》二十卷

  賀賢續(xù)古樂章【狄道人,永樂壬辰進士,少詹事,查列卿表無此人,一作何賢。】

  徐獻忠《樂府源》十五卷

  何景明《古樂府》三卷

  胡纘宗《古樂府》二卷

  梅鼎祚《古樂苑》五十二卷,《衍錄》四卷,《唐樂苑》三十卷

  楊朝英《太平樂府》九卷

  梁辰魚《江東白苧》二卷

  瞿九思《圣壽五袠樂章》一冊【萬歷四十年八月進,凡二十五首。】樂經(jīng)以俟錄

  《永樂琴書集成》二十卷【莫詳纂集姓氏,首敘琴,次聲律,次琴制,次琴式,次琴徽,次琴弦,次指法,手勢,次彈琴,次歷代彈琴圣賢,次紀載,次雜錄,次詩文,凡有古典籍中涉於琴者,皆備悉之,分前后二集,今有前集二十卷?!?/p>

  冷謙《太古正音》一卷

  寧獻王權(quán)神奇秘譜三卷

  琴阮啟蒙譜一卷

  鄭瀛琴譜二卷【浦江人,宋大理少卿楊公纘最知琴,嘗與其客毛敏仲,徐天民著紫霞洞譜一十三卷,元季何巨濟受業(yè)於徐,而瀛,又受業(yè)於何,譜分正外二調(diào),各一卷,宋濂有跋?!?/p>

  張德潤《琴譜》【字良玉,濟寧人,所制九還操一曲備七調(diào),與世所傳一曲止一調(diào)者不同,嘉靖中為趙莊王客?!?/p>

  李開先發(fā)明琴譜一冊

  夏樹芳琴譜二冊

  嚴澂松弦館琴譜十卷

  楊表正正傳對音琴譜六卷

  徐琪綠綺新聲二卷

  周履靖綠綺新聲五卷

  袁均哲太古遺音二卷

  張鯤風宣玄品十卷

  黃獻梧岡琴譜十卷【字仲賢,廣西平樂人,憲宗時中官,嘉靖丙午陳經(jīng)敘?!?/p>

  徐詵梅雪窩刪潤琴譜【寧波人,永樂中官訓導,浙操琴譜所自始?!?/p>

  虞汝明古琴疏一卷

  吳金陵琴譜指甫【龍泉人,以生於金陵,故名。】

  胡文煥文會堂琴譜六卷

  衡府高唐王厚煐瑟譜一卷

  韋煥雅樂考二十卷【常熟人,仙游教諭。(吳補)】

  【補】

  △宋

  歐陽之秀律通二卷【宜春人,凡二十篇。(盧補)】

  楊公纘紫霞洞琴譜十三卷【官大理寺少卿,最知音?!?/p>

  僧居月琴書類集一卷

  金汝礪霞外譜十五卷【盧補】

  △元

  余載皇元中和樂經(jīng)十卷

  皇元韶舞九成樂補【不知撰人?!?/p>

  九宮譜十六卷【盧補】

  杜瑛律呂律歷禮樂雜志三十卷

  趙孟頫樂原琴原

  胡氏律論一卷【熊朋來有序,稱豫章胡先生,不知其名。(盧補)】

  程時登律呂新書贅述

  劉瑾律呂成書

  孔思道大元樂書【孔子裔孫,字進道,由常州教授歷官太常禮儀院判?!?/p>

  彭絲黃鐘律說八篇

  趙鳳儀釋奠樂器圖一卷【汴人,延祐四年守溫州,興創(chuàng)廟學,延名世淑后進,一時文教翕然?!?/p>

  吳萊樂府類編一百卷

  左克明古樂府十卷

  耶律鑄雙溪醉隱樂府十一冊

  張炎樂府指迷二卷

  熊朋來瑟譜

  俞琰琴譜四十篇

  樂府混成集一百五冊【以下不知撰人?!?/p>

  中州元氣十冊

  △附

  張益孚羲軒琴經(jīng)二卷【不知時代?!康で鹱忧僮V二卷【以下不知撰人?!?/p>

  琴瑟合奏譜二冊

  太音大全五卷

  伯牙心法八卷

  太古遺音八卷【盧補】

  ○【春秋類】

  春秋書法大旨一卷【洪武中國子博士高允憲,助教楊磐奉旨編次,依啖趙纂例,分類刪繁節(jié)要,凡二十三則。】

  春秋本末三十卷【懿文太子命宮臣傅藻等編,先是洪武十一年夏五月皇太子御文華殿,命侍臣講讀春秋左氏傳,以列國之事,錯見間出,難於考究終始,乃命藻等分列國而類聚之,附以左氏傳,首周王之世,以尊正統(tǒng),次魯公之年,以仍舊文,列國則先齊晉而后楚吳,以為內(nèi)外之別,十二年六月書成,太祖聞而嘉之,賜名春秋本末?!?/p>

  趙汸春秋師說三卷附錄二卷【汸輯其師資中黃澤所著書內(nèi)春秋諸說,及平日所聞者為是書,凡十有一篇,附錄者錄澤所為文及詩,與己所為澤行狀也。】春秋屬詞十五卷【離析部居,分別義例,立為八體以布列之,汸以春秋有史氏之舊文,有圣人之特筆,必先明於二者,而后可以讀春秋,殫精畢慮,凡二十年而成是書?!看呵镒笫涎a注十卷【汸述其師之說云,春秋本原脈絡(luò),盡在左傳,而杜預之注,陳傅良之章旨,最為有依據(jù),因取陳氏之說,附於杜注之下,而補其所不及,其微詞奧義,注有未備者頗采孔氏之說,暢而述之。】春秋集傳十五卷【始汸至正戊子初作集傳,既復著屬詞,義精例密,集傳所列經(jīng)義史法,猶有未備,且謂屬詞時推筆削之權(quán),而集傳大明經(jīng)世之志,必二書相表里,而后春秋之旨方完,至壬寅復著集傳至昭公二十七年,攖痢遂閣筆,迨洪武己酉冬仿卒,其門人倪尚誼據(jù)屬辭義例補成之?!?/p>

  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三十卷【書撰於順帝后紀,至元中汪澤民,虞集皆有敘,春秋大全多襲用其書?!坑帧洞呵锾嵋?,又《左傳分紀》,又《春秋作義要訣》一卷又《春秋尊王發(fā)微》八卷

  張以寧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春秋論斷三卷【以寧洪武二年己酉夏,使安南著是書,明年春書成,卒於安南寓館,其嗣孫隆宣德元年始輯而刊之,其書以周正為主,本之孔,孟,朱子,徵之經(jīng)史而下其眾說之不齊者,則因朱子之說以釋其疑,而次於其後?!?/p>

  楊維楨春秋胡傳補正春秋大議左氏君子議春秋透天關(guān)十二卷春秋定是錄

  劉基春秋明經(jīng)四卷【春秋制舉之言。】

  梁寅春秋考義十卷【病傳之求褒貶或過,乃因朱子之言為論事之得失。】

  胡翰春秋集義

  朱右春秋傳類編

  戴良春秋經(jīng)傳考三十二卷

  張宣春秋胡氏傳標注【字藻仲,江陰人,其書明初與四書點本并刊於江陰邑庠。】

  王廉左氏鉤元

  熊釗春秋啟魄鑰【字伯昭,進賢人,領(lǐng)元鄉(xiāng)薦,洪武中薦入校書會同館?!?/p>

  滕克恭春秋要旨【字安卿,祥符人,元集賢學士,洪武初徵典鄉(xiāng)試?!?/p>

  楊升春秋正義【字孟潛,杭州人,洪武中徽州府儒學教授?!?/p>

  蔡深春秋纂十卷【字淵仲,江西樂平人,元徽州路學教授,明初陶安薦其學行,以老病不赴。】

  徐尊生春秋論一卷【字大年,淳安人。】

  包仕登春秋微意發(fā)端【字文舉,松陽人,洪武中國子助教。】

  王受益春秋集說【字子謙,山陰人,洪武中明經(jīng),為本邑儒學訓導,取汪氏纂疏,李廉會通,程氏本義裒為一書?!?/p>

  石光霽春秋書法鉤元四卷【字仲濂,泰州人,從張以寧學春秋,洪武十三年以薦為國子監(jiān)學正,升春秋博士,一作二十卷?!?/p>

  李衡春秋釋例集說三卷【洪武間臨川人,一作集說,其說宗吳草廬,而參以會通,纂疏諸說,凡五十馀家?!?/p>

  周鳴《春秋纂要》

  金居敬《春秋五論》【字元忠,休寧人,從朱升,趙汸學,凡二家著述,多其校正?!?/p>

  《春秋集傳大全》三十七卷【胡廣楊榮等奉敕纂輯,以胡氏為主?!?/p>

  金幼孜春秋直指三十卷春秋要旨三卷【幼孜為翰林侍講,侍仁宗於東宮,命合纂十二公事為要旨以進?!?/p>

  張洪春秋說約十二卷【晚年所著。】

  瞿佑《春秋貫珠》

  胡直《春秋提綱》【字敬方,吉水人,貢入太學中,永樂甲申鄉(xiāng)試,六館多師之,稱西澗先生?!?/p>

  李柰《春秋管窺王霸總論》【蒙陰人,宣德丁未進士,陜西右參議?!縿⑾琛洞呵锟诹x》【靖江人,宣德己酉舉人,翰林院檢討?!?/p>

  陳嵩《春秋名例》【字伯高,寧海人,年十五,縣辟為吏,嵩上書邑令,請為縣庠生,永樂中以太學生纂修文淵閣?!?/p>

  馮厚《春秋卑論》【字良載,慈谿人,舉明經(jīng),官淮府長史,與李伯璵同編,文翰類選大成,學者稱坦庵先生?!?/p>

  何喬新《左傳擷英》三卷【字廷秀?!?/p>

  饒秉鑒春秋會傳十五卷提要一卷【字憲章,廣昌人,正統(tǒng)甲子舉人,廉州府知府,羅倫序其書?!?/p>

  張復春秋中的一卷【字明善,淳安人,嚴州府學訓導?!?/p>

  熊復《春秋成紀》【豐城人,以五經(jīng)教授鄉(xiāng)里,四方從學者數(shù)百人。】

  童品春秋經(jīng)傳辨疑一卷

  余本春秋傳疑一卷

  郭登春秋左傳直解十二卷

  胡居仁《春秋通解》

  邵寶左觽一卷

  王鏊《春秋詞命》三卷【正德十一年序?!?/p>

  楊循吉春秋經(jīng)解摘錄一卷

  湛若水春秋正傳三十七卷【以正諸傳之謬而歸之正,故曰正傳?!?/p>

  金賢春秋記愚十卷或問百篇【字士希,其先本西域默伽國人,祖以進麒麟至官鴻臚少卿,家於金陵,賢舉弘治壬戌進士,官給事中,忤劉瑾出為大名府知府,再徙延平,請老歸?!?/p>

  劉節(jié)春秋列傳五卷【一作八卷?!?/p>

  劉績春秋左傳類解二十卷【號蘆泉,江夏人,弘治庚戌進士,鎮(zhèn)江知府,與山陰劉績別為一人?!?/p>

  張邦奇春秋說一卷

  席書元山春秋論一卷

  包瑜《春秋講義》【字希賢,青田人,成化中浮梁教諭。】

  江曉春秋補傳五卷

  宋佳《春秋膚說》【字子美,奉化人,成化癸卯舉人,徽府長史?!?/p>

  魏校春秋經(jīng)世書二卷

  蔡芳春秋訓義十一卷【字茂之,浙江平陽人,弘治戊午舉人,福建鹽運司副使,折衷諸傳而為是書?!?/p>

  呂楠春秋說志五卷

  許誥春秋意見一卷

  胡世寧春秋志疑十八卷【一作八卷?!?/p>

  霍韜《春秋解》

  劉實春秋集錄十五卷

  鍾芳春秋集要二卷【戶部侍郎?!?/p>

  陸釴春秋輯略【鄞縣人,正德辛巳第二人及第?!?/p>

  馬理春秋備義

  舒芬春秋疑義

  夏時正春秋辨疑【未成?!?/p>

  楊慎春秋地名考一卷

  湯虺春秋易簡發(fā)明二十卷【潼川州人,正德李巳進士,溧陽知縣,父歿廬墓次,遂不仕,一作四卷?!?/p>

  季本春秋私考三十六卷【於公谷之義例,左氏之事實,皆摧破不遺馀力,而自為之說?!?/p>

  豐坊春秋世學三十八卷

  王崇慶春秋斷義二卷

  王道春秋億四卷

  胡纘宗春秋本義十二卷

  姜絅春秋曲言十卷【字幼章,金華人,正德丁丑進士,工部郎中。】

  鄭佐春秋傳義【字時夫,歙縣人,正德甲戌進士,福建右參議?!?/p>

  李濂夏周正辨疑會通四卷

  陸粲左傳附注五卷【粲讀左氏注疏,若釋文於訓詁音切可疑者,輒以己見及他書之說可證據(jù)者,附注其下?!孔笫乡澏怼疽宰笫戏亲笄鹈鳎蕿檠员皽\不中於道,疑戰(zhàn)國時私淑於孔者所為,因為之鐫以曉示學者?!亢鷤鞅嬉啥怼炯尉感撩??!?/p>

  任桂春秋質(zhì)疑四卷【先之以總義十六條,而后隨經(jīng)文解之,一曰書法,二曰時月,三曰天王,四曰諸侯大夫,五曰君臣父子,六曰適妾,七曰妾母,八曰五伯,九曰鑒衡,十曰慎獨,十一曰正朔,十二曰閏月,十三曰等第,十四曰朝聘,十五曰經(jīng)傳考,十六曰復仇論,桂,寶安人,從學湛若水,其為書頗多牽合?!?/p>

  王漸逵春秋集傳【以周王無建子之制,夏歷為百王之書,而春秋非冠月之訓,立論采諸儒議論之精確者為是書。】

  熊過春秋明志錄十二卷

  李舜臣春秋左傳考例穀梁三例

  王崇儉春秋筆意

  黃佐續(xù)春秋明經(jīng)十二卷春秋傳意【常山人,嘉靖丁未進士,江西右參政?!?/p>

  石琚左傳敘略三卷【字仲芳,益都人,嘉靖甲午舉人?!?/p>

  林希元春秋質(zhì)疑

  王錫爵春秋日錄三十卷左氏釋義評范二十卷【萬歷庚寅申時行序?!?/p>

  趙恒春秋錄疑十七卷【字志貞,晉江人,嘉靖戊戌進士,官信安知府,有耳疾故仕不久,善為古文詞,嘉靖乙巳序?!?/p>

  陳深春秋然疑【字子淵,長興人,嘉靖乙酉舉人,雷州府推官?!?/p>

  王升讀左贅言【字士新,宜興人,嘉靖間歲貢,云南鹽課司提舉?!?/p>

  許應元春秋內(nèi)傳列國語【字子春,杭州人,嘉靖壬辰進士,廣西右布政使?!?/p>

  魏謙吉春秋大旨十卷春秋大旨備覽四卷【柏鄉(xiāng)人,嘉靖戊戌進士,兵部侍郎?!?/p>

  詹萊春秋原經(jīng)十七卷【玉山人?!?/p>

  林命春秋訂疑十二卷【字子順,建安人,嘉靖甲辰進士,廣東按察司副使?!?/p>

  吳從周左傳纂四卷,又左傳兵法【字宗文,邵武府人,嘉靖中貢士,為浙江慶元縣訓導,有御倭功,升國子監(jiān)博士?!?/p>

  黃乾行春秋日錄【字大同,福寧州人,嘉靖癸丑進士,重慶知府?!?/p>

  李先芳春秋辨疑【辨春王正月諸注之繆,并考獲麟之后,威烈之前經(jīng)史不傳之緒?!?/p>

  徐獻忠春秋稽傳錄

  左璒春秋旨要

  謝理春秋解

  何澄春秋蒙引【字應清,舉人,歙松人。】

  梅鷟春秋指要一卷

  丁鈇春秋疏義【字君武,南直通州人,貢士,平谷知縣?!?/p>

  姚咨春秋名臣傳十三卷【字舜咨,無錫人,先是邑人邵實為是書,未竟,咨因續(xù)成之,一作八卷,隆慶辛未序?!?/p>

  袁顥春秋傳三十卷

  袁祥春秋或問八卷

  袁仁鍼胡篇一卷【吳江人,仁祥之子,顥祥之父也?!?/p>

  邵弁春秋尊王發(fā)微十卷【嘉靖癸丑弁避寇幽居,以經(jīng)自隨,久之,日有所記札,疏為或問一卷,凡例輯略一卷,屬詞比事八卷,總名之曰春秋尊王發(fā)微,他目中有弁春秋通議,不知即此書否?!?/p>

  傅遜春秋左傳屬事二十卷【仿建安袁氏通鑒紀事本末為書,更為之注,參互以訂杜預之誤,每一事竟,復論其人,所以得失,萬歷乙酉序,遜,字元凱,嘉定人,師昆山歸有光,其學長於論古今成敗,有光不能屈也?!看呵镒髠髯⒔獗嬲`二卷【會眾說以折衷杜注之誤,有未經(jīng)辨議,赤創(chuàng)以己意為之釐革焉,萬歷癸未序?!?/p>

  嚴訥春秋國華十七卷【萬歷乙亥徐栻陳瓚序?!?/p>

  高拱春秋正旨一卷

  孫應鰲春秋節(jié)要

  姜寶春秋事義全考二十卷【本之胡氏而旁引折衷以補其未備,萬歷乙酉序?!看呵镒x傳解略十二卷【疏胡傳之意義,以便於學者?!?/p>

  王樵春秋輯傳十五卷凡例三卷【一名春秋經(jīng)世,萬歷乙未序?!?/p>

  唐順之左氏始末十二卷【分為十五門,曰后,曰宗,曰官,曰幸,曰奸,曰弒,曰逐,曰亂,曰盜,曰鎮(zhèn),曰戰(zhàn),曰戍,曰名臣,曰禮樂,曰方技,始末以左氏內(nèi)傳為主,而纖悉委曲,有逸出於外傳史記者亦入焉?!看呵镎撘痪?/p>

  馬森春秋仲義辨類二十九卷

  黃光升春秋本義

  許孚遠左氏詳節(jié)八卷

  顏鯨春秋貫玉四卷【慈谿人,提學副使。】

  汪道昆春秋左傳節(jié)文十五卷

  吳國倫春秋世譜十卷【以春秋列國事實見於史記他書者,分國為諸侯世家?!坷鯌胫鬟x八卷

  徐學謨春秋億六卷

  周藩宗正睦桔春秋諸傳辨疑二卷【一作四卷?!?/p>

  黃正憲春秋翼附二十卷

  黃洪憲春秋左傳釋附二十七卷【萬歷己亥序?!?/p>

  馮時可左氏討二卷左氏論二卷左氏釋二卷

  李材見羅經(jīng)旨一卷

  穆文熙國概六卷

  余懋學春秋蠡測四卷【一作二卷?!?/p>

  凌稚隆左傳測義七十卷【烏程人,寓歷中貢士。】

  錢時俊春秋胡傳翼三十卷【常熟人,萬歷甲辰進士,萬歷辛亥序?!?/p>

  沈堯中春秋本義四卷

  鄧元錫春秋繹通一卷

  章潢春秋竊義

  冷逢震周正考一卷【雜引古今經(jīng)史子傳,以正胡傳夏時冠周月之誤,萬歷中四川資縣人?!?/p>

  孟化鯉春秋正旨

  徐即登春秋說十一卷

  鄒德溥春秋匡解八卷

  楊伯珂左傳摘疑十卷【字孟甫,淮安大河衛(wèi)人,萬歷丙戌進士,汾州府同知?!?/p>

  姚舜牧春秋疑問十二卷

  郝敬春秋直解十二卷春秋非左二卷

  魏時應春秋質(zhì)疑十二卷【南昌人,萬歷乙未進士,光祿寺卿?!?/p>

  高攀龍春秋孔義十二卷【崇禎庚辰刊?!?/p>

  鄭良弼春秋或問十四卷存疑一卷續(xù)義二卷【字宗說,淳安人,萬歷舉人。】

  陳許廷春秋左傳典略十二卷

  張事心春秋左氏人物譜一卷【字子靜,福清貢士,海澄訓導?!?/p>

  陸增曄編春秋所見所聞所傳聞三卷【字章之,會稽人?!?/p>

  施仁左粹類纂十二卷【字宏濟,長洲舉人?!?/p>

  陳可言春秋經(jīng)傳類事三十六卷【字以忠,嘉定縣人,以春秋名家好左氏傳,做通鑒紀事本末為是書,凡九十余條,傳有與經(jīng)戾者則參之公羊穀梁,歷二十馀年書成。】

  曹宗儒春秋序事本末三十卷逸傳三卷左氏辨一卷【字元博,松江人,教諭?!?/p>

  徐晨春秋類集大成【字鳳鳴,浙江壽昌人,歲貢,官宿州同知?!?/p>

  曹學佺春秋闡義十二卷春秋義略三卷春秋傳刪十卷

  徐鑒左氏始末【字觀甫,豐城人,萬歷辛丑進士,太仆寺卿。】

  王世德左氏兵法【字長民,永康人,萬歷辛丑進士,巡撫云南都察御史?!?/p>

  龔時憲左傳合注春秋列國世家【字行素,太倉州人,為州學生,好著述?!?/p>

  錢世揚春秋說十卷

  焦竑春秋左傳鈔十四卷

  王衡春秋纂注四卷

  曾舜漁春秋正意【博羅人,萬歷戊戌進士,山東按察司副使?!?/p>

  唐大章春秋十二公明辨【字士一,仙游人,天啟中貢士,以經(jīng)為主,不規(guī)規(guī)於三傳。】

  潘曾纮春秋確【字昭度,烏程人,萬歷丙辰進士,兵部侍郎?!?/p>

  潘曾縉榷書止觀八卷

  魏靖國三傳異同三十卷【字伯饒,東鄉(xiāng)人?!?/p>

  羅喻義春秋是正

  卓爾康春秋辨義四十卷【一作三十卷,崇禎辛未序?!?/p>

  胡舜胤春秋解【字明祚,余干人,萬歷□□進士,禮部郎中?!?/p>

  舒邦儒春秋世業(yè)【馀干人,萬歷甲戌進士,南京刑部主事?!?/p>

  吳從周春秋心印【字文卿,婺源人,萬歷中貢士,杭州府通判?!?/p>

  馮伯禮春秋羅纂十二卷【字讓伯,平湖人,萬歷間太學生,父為參政,敏功以勞卒於官,伯禮卻同官之賻,卒而沈思孝謚之曰貞孝先生?!?/p>

  張國經(jīng)春秋比事七卷【漳浦人,天啟壬戌進士,四川布政司參政。】

  華允誠春秋說【長洲籍,無錫人,天啟壬戌進士,吏部主事?!?/p>

  林胤昌春秋易義十二卷【以易證春秋之義,故曰易義,胤昌,字為磐,晉江人,天啟壬戌進士,歷官吏部文選司郎中?!?/p>

  錢應奎左記十一卷

  張銓春秋補傳十二卷

  耿汝忞春秋愍渡十五卷【字克勵,黃安人,耿定向子。】

  顧懋樊春秋義三十卷

  王震春秋左翼四十三卷

  徐允祿春秋愚謂四卷【字汝廉,嘉定縣人,取左,公,谷,胡四傳,撮其大旨於前,而折衷以己意,有四傳俱無當者,更出己見斷之?!?/p>

  馮夢龍春秋衡庫三十卷前后附錄二卷【前后附錄者,紀春秋以前,國語所載及獲麟以后續(xù)傳也?!?/p>

  賀仲軾春秋歸義三十二卷總序雜說一卷便考十卷【字景瞻,獲嘉人,為武德兵備副使,家居值甲申之變,衣冠北向,題字幾上自縊死,臨死顏色不變,陽陽如平生,妻妾四五人,皆感其義,同死,其書有駁夏時冠周月之失,博辨拘例,說經(jīng)者之非?!?/p>

  虞宋瑤春秋提要二卷【字仲皓,錢唐人,胡傳之前,舊有提要分春秋所書事而類之,然僅有編目未備全旨,□書每條下各撮胡傳大全大旨以釋之。】

  朱■〈火阜〉左瘤史二卷【字惟盛,邵武府人,稱志庵先生?!?/p>

  黃道周春秋表正,又春秋揆一冊

  張溥春秋三書三十一卷【字天如,太倉州人,崇禎辛未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學者稱西銘先生。】

  劉城春秋左傳地名錄二卷【字伯宗,貴池人,貢士,崇禎中江西布政使,張秉文保舉堪任州牧,辭不就。】

  方孔炤春秋竊論

  余飏春秋存俟十二卷【字賡之,莆田人,崇禎丁丑進士,宣城知縣,吏部主事?!?/p>

  孫范左傳紀事本末二十二卷【字匡儀,錢唐人,舉人,崇禎戊寅序。】

  來集之春秋志在十二卷四傳權(quán)衡一卷

  顧起經(jīng)三傳鳧乙集

  林嗣昌春秋易義十二卷【晉江人,天啟壬戌進士,吏部文選郎中。(盧補)】

  唐樞春秋讀意一卷【吳補】

  秦淪春秋類編三十二卷【無錫人。(吳補)】

  梅之熉春秋因是三十卷【宣城人。(吳補)】

  陳士芳春秋四傳通解十二卷【海寧人。(吳補)】

  鄧來鸞春秋實錄十二卷【字繡青,宜黃人,天啟壬戌進士,武昌知府。(吳補)】

  章大吉左記十二卷【字惠伯,山陰人。(吳補)】

  夏元彬麟傳紀宗十二卷【吳補】

  俞汝言春秋平義十二卷,又春秋四傳糾謬正一卷【秀水人,諸生。(吳補)】

  施達春秋三傳衷考十二卷【長興人。(吳補)】

  陳于鼎麟旨八冊【宜興人。(吳補)】

  俞敷中春秋鱗寶六十三卷【姑蔑人。(吳補)】

  曾益左略一卷【會稽人。(吳補)】

  朱朝瑛讀春秋略記【吳補】

  嚴啟隆春秋傳注三十六卷【烏程人。(吳補)】

  顧宗瑋春秋左傳事類年表【字連叔,吳江人,遺書目作松江,誤。(吳補)】

  【補】

  △宋

  趙鵬飛木訥先生春秋經(jīng)筌十六卷【字企明,左綿人,尚著有詩故,失傳?!?/p>

  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三十卷綱領(lǐng)一卷【鉉翁北遷時居河間所作,因答問以述己意,綱領(lǐng)凡六類,首原春秋托始,次原夏正,次明五始,次明三傳,次明伯,次明凡例,共十篇?!?/p>

  陳則通鐵山先生春秋提綱十卷【胡光世為序?!?/p>

  丘葵春秋正義

  陳深清全齋讀春秋編十二卷

  王申子春秋類傳

  林堯叟春秋左傳句解七十卷【字唐翁。(盧補)】

  程公說左氏始終三十卷春秋比事十卷

  晏兼善春秋透天關(guān)十二卷

  吳思齊左傳缺疑

  熊禾春秋通解

  朱申春秋左傳節(jié)解三十五卷

  呂大圭春秋五論一卷【同安人,號樸卿先生,淳熙進士,知漳州軍,蒲壽庚降元,脅署降表,不從,見殺?!?/p>

  句龍傳春秋三傳分國紀事本末【字明甫,嘉定州人,后溪劉光祖為之序,稱其嗜古尊經(jīng),確乎自信云?!?/p>

  徐晉卿春秋經(jīng)傳類對賦一卷【晉卿皇祐中為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盧補)】

  △元

  郝經(jīng)春秋外傳八十一卷【經(jīng)使宋時拘館真州所作也,為章句音義八卷,春秋制作本原十卷,凡三十一篇,比類條目十二卷,凡一百三十篇,三傳折衷五十卷,三傳序論列國序論一卷,總名曰春秋外傳?!?/p>

  敬鉉春秋備忘十卷續(xù)備忘道說三十卷大寧先生續(xù)明三傳例說略八卷【集春秋諸儒之說而折衷之?!看髮幭壬m(xù)屏山杜氏遺說八卷【鉉從孫敬儼編鉉續(xù)屏山杜氏說為左設(shè)也?!?/p>

  杜瑛春秋地里源委十卷

  吳澄春秋纂言十二卷總例三卷

  許謙春秋溫故管窺春秋三傳義疏

  張樞春秋三傳歸一義三十卷【樞言學春秋者必始於三傳,而其義例互有不同,乃辨析其是非,會通其歸趣,參以先儒之說,裁以至當之理,編為是書?!看呵锶齻髦炷尽咎脐懘咀氪呵镂⒅?,以朱墨別三傳之當否,歲久漫滅,寢失其真,乃重加考正,言有未周,意有未暢,則出新義以補焉?!?/p>

  李昶春秋左氏遺意二十卷【昶父世弼,從外家受孫明復春秋,得其宗旨,昶承家學,集諸家之說而折衷之,東平,須城人,累官翰林侍讀學士,吏部尚書?!?/p>

  齊履謙春秋諸國統(tǒng)紀六卷【經(jīng)自周魯而外,書其君之卒者十有八國,乃分匯諸國之統(tǒng)紀凡二十,己所特見,各著於經(jīng),書成於延祐四年?!?/p>

  臧夢解春秋發(fā)微一卷

  袁桷春秋說

  虞槃非非國語

  吳師道春秋胡傳補說十二卷【一作春秋胡傳附辨?!?/p>

  黃澤春秋旨要三傳義例考筆削本旨

  程端學春秋本義三十卷三傳辨疑二十卷或問十卷綱領(lǐng)一卷【端學慨春秋一經(jīng),未有歸一之說,遍索前代說春秋集,凡百三十家,折衷異同,湛思二十馀年,作本義以發(fā)圣人之經(jīng)旨,復作辨疑以討三傳之疑似,作或問以校諸儒之異同,在元泰定間綱領(lǐng)一卷,明著作之意也。】

  劉聞春秋通旨【字文庭,安福人,天歷進士,知沔陽州?!?/p>

  俞皋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十二卷【字心遠,新安人,泰定間人,師事宋進士趙良鈞,良鈞與皋皆新安人,良鈞在宋為廣德軍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皋因師授取左,胡,公,谷,及程,朱二子啖趙,孫,劉,陳,項,呂,張諸儒之長,而附以所聞於父師者,以發(fā)明經(jīng)旨,分別三傳是否,而補胡氏之所未及。】

  程直方春秋諸傳考正春秋會通【字道夫,號前村,婺源人。】

  陳櫟三傳節(jié)注

  于文傳春秋讞義十二卷

  吳迂左傳義例左傳分紀春秋紀聞

  鄭杓春秋解義春秋表義【字子桱,莆田人?!?/p>

  方道壑春秋集傳十卷【字以愚,號愚泉,方逢辰曾孫,淳安人,至順二年進士,江西行省員外郎,洪武初被召不起?!?/p>

  黃清老春秋經(jīng)旨【字子肅,邵武人,泰定四年進士,湖廣儒學提舉?!?/p>

  潘迪春秋述解

  馮翼翁春秋集解春秋大義【字子羽,奉新人,泰定元年進士,撫州知州?!客跷┵t春秋旨要十二卷【字思齊,鄞縣人,與弟惟義俱以儒名?!?/p>

  梅致春秋編類二十卷【宣城人,宋濂有序?!?/p>

  吳萊春秋世變圖二卷春秋傳授譜一卷【別著春秋經(jīng)說,胡氏傳考誤,皆未成編?!?/p>

  林泉生春秋論斷【字清源,福州永福人,邃於春秋,官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p>

  王元杰春秋讞義十卷【字子英,吳江人,至正間領(lǐng)鄉(xiāng)薦,值兵興不復仕,教授於鄉(xiāng),有文曰貞白英華集,及詩水云清嘯集,皆進於朝?!?/p>

  王應奎春秋管見【德興人,隱居自適,不畜妻子。】

  王嘉春秋類義【德興人。】

  徐嘉善春秋原旨三傳辨疑【字尚友,德興人。】

  魯淵春秋節(jié)傳【字道源,淳安人,至正辛卯舉進士,為華亭丞,入明聘不起?!?/p>

  俞漢春秋傳三十卷【字仲云,諸暨人,所篆書元時命禮部下江浙儒學刊板,授書院山長,不赴?!?/p>

  陳植春秋玉鑰匙【永豐人,李齊榜進士,翰林特制?!?/p>

  吾衍春秋說

  黃景昌春秋舉傳論【按舉傳有序,或作黃澤。】

  周正如傳考【浦江人?!?/p>

  章樵補春秋繁露

  許瑾春秋經(jīng)傳十卷【字子瑜,紹興人?!?/p>

  陳大倫春秋手鏡【字彥理,諸暨人?!?/p>

  劉希賢春秋比事【字仲愚,鄞縣人,江浙儒學副提舉?!?/p>

  郭鏜春秋傳論十卷

  楊如山春秋旨要十卷

  李廉春秋諸傳會通二十四卷【字行簡,安福人,元至正壬午以是經(jīng)舉三甲進士,官至贛州路信豐縣尹,遇寇亂戰(zhàn)敗守節(jié)死,其論先左氏,次公谷,次杜,何,范三注及正義,總之以胡氏為主,而陳氏之後傳,張氏之集注,皆并列之?!?/p>

  彭絲春秋辨疑

  鄭玉春秋經(jīng)傳闕疑三十卷【集群儒之說而參以己意,一作八卷?!?/p>

  吳儀春秋裨傳春秋類編五傳論辨【字明善,金谿人,從學虞集,至正丙申舉鄉(xiāng)試,吳伯宗父,時稱為東吳先生。】

  錢仲咸春秋纂例【永康人,許謙弟子?!?/p>

  馬駢春秋微十四卷【以下皆不知時代?!?/p>

  楊時秀春秋集傳三十卷

  彭飛春秋啟鑰龍虎正印五卷

  葉紹鳳左氏聯(lián)璧八卷

  莊谷春秋十三伯論一卷

  吳鵬舉春秋繁露節(jié)解十卷

  春秋金鑰匙一卷【以下失名氏?!?/p>

  靜庵春秋志疑九帙

  春秋翼義一卷

  春秋通天竅一卷

  左傳杜林合注五十卷【合杜預,林堯叟解注為一書?!?/p>

  春秋集傳約記一冊

  春秋紀事類編一卷

  春秋年考【吳補】

  春秋圖說【吳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書庫 子部 類書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匯編.經(jīng)籍典 卷二百五十
國學:到底該學《四書五經(jīng)》還是該學《十三經(jīng)》?
通治群經(jīng)必讀諸書舉要
四、禮的關(guān)聯(lián)典籍
玉函山房叢書(玉函山房輯佚書)目錄
經(jīng)典常識:了解這些,你就明白了什么是儒家的十三經(jīng)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