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濮陽老城,人們都會想到四牌樓、回鑾碑等遺跡,更甚者會背誦回鑾碑上的詩文內(nèi)容:我為憂民切,戎車暫省方;征旗明夏日,利器瑩秋霜;銳旅懷忠節(jié),群兇竄北荒;堅冰消巨浪,輕吹集嘉祥;繼好安邊境,和同樂小康;上天垂助順,回旆躍龍驤。但你知道,這首宋真宗御制五言六韻詩的內(nèi)容被人改過嗎?
下面,我們看一下明嘉靖、清嘉慶和清光緒三個版本《開州志》中有關(guān)回鑾詩的內(nèi)容:
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明清兩朝《開州志》中回鑾詩的內(nèi)容有兩字之差異,“愛”(愛的繁體字)與“夏”形似可能看錯,但“胡”和“兇”不致于搞錯吧!何況有前人的書籍可查呀?其實不然,大家再對比一下明清兩朝均收錄甘澤《御井甘泉》詩的內(nèi)容:
大家看到了嗎?“虜”(虜?shù)姆斌w字)變成了“馬”(馬的繁體字),這是有人故意改動啦!
據(jù)黃裳先生考證:乾隆四十一年詔令:書籍內(nèi)如有只須刪改的字句,就不必因此而廢掉全書;乾隆四十四年,禁網(wǎng)已注意到地方志;乾隆四十五年,注意力伸到野史詩、演戲曲本、小說等民俗文學(xué)領(lǐng)域;
同時編者注意到明嘉靖版本的《開州志》中有關(guān)“開州八景”的詩詠很多,但收錄到清朝版本中的很少,就是有,也動了手術(shù),如甘澤的《御井甘泉》詩。王崇慶的八首詩中的第一首第二句就的個“胡”字,結(jié)果八首詩均沒收錄,可能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字替換,索性不收錄。
被改字的名句多了去啦,如岳飛的《滿江紅》名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被改為“壯志饑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因為“胡虜”、“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最荒唐可笑的是辛棄疾的《永遇樂·千古江山》:“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凹呐北臼悄铣伍_國皇帝劉裕的小名,與犯忌的“胡”“戎”“夷”“虜”等并不相關(guān),可是地方官員害怕,為保險起見,一個字:改。
到此,我們應(yīng)該知道,回鑾詩的內(nèi)容是什么了吧!
長按即可關(guān)注公眾號
更多精彩資訊,敬請登錄“濮陽文化旅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