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獻章《乞終養(yǎng)疏》自稱:“幼時無歲不病,至于九歲以乳代 哺,非母之仁,臣委溝壑久矣?!?/div>
發(fā)禁軍3萬人屯田畿輔。封黎利之子麟為安南國王。
公元1437年丁已明正統(tǒng)二年
陳獻章10歲
《行狀》:陳獻章“自幼警悟絕人,讀書一覽輒記”。
為陳獻章所崇敬的詩人莊昶于是年出生。
登進士而后師從陳獻章的賀欽于是年出生。
朝廷發(fā)兵15萬征討云南,激起少數(shù)民族反抗。
公元1438年戊午明正統(tǒng)三年
陳獻章11歲
太監(jiān)王振弄權(quán),老臣下獄,宮廷紛爭四起,
公元1439年己未明正統(tǒng)四年
陳獻章12歲
朝廷鎮(zhèn)壓云南、貴州等地少數(shù)民族起義。
公元1440年庚申明正統(tǒng)五年
陳獻章13歲 建北京宮殿。
朝廷大舉征討云南麓川。
公元1442年壬戌明正統(tǒng)七年
陳獻章15歲 新會盜起。
公元1443年癸亥明正統(tǒng)八年
陳獻章16歲
朝廷再征云南麓川。王振殺侍講劉球,下大理少卿薛瑄于獄。
公元1444年甲子明正統(tǒng)九年
陳獻章17歲 新建太學成。
公元1445年乙丑明正統(tǒng)十年
陳獻章18歲
公元1446年丙寅明正統(tǒng)+—年 陳獻章19歲
《行狀》:陳獻章“弱冠充邑庠生,其師某者,見其所為文異之, 曰:‘陳生,非常人也,世網(wǎng)不足以羈之?!?。
祖母呂氏死,享年72。
公元1447年丁卯明正統(tǒng)+二年
陳獻章20歲
《行狀陳獻章“中鄉(xiāng)試第九人,錄經(jīng)義一篇'
公元I448年戊辰明正統(tǒng)十三年 陳獻章21歲
阮榕齡《次編陳白沙先生年譜》(下簡稱“阮編《年譜》”>:陳 獻章“入京赴春闈。四月,中副榜進士,告入國子監(jiān)讀書”。 廣東黃蕭養(yǎng)越獄起義,后擁兵3萬余人,稱“順民天王”。
公元1449年己已明正統(tǒng)+四年
陳獻章22歲 祖父永盛死,享年74。
大弟子林光出生。
瓦剌兵進犯中原,英宗親征,被困土木堡,50萬大軍覆滅,英 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侍竺赏踔炱钼暠O(jiān)國即帝位,為 景帝。
公元1450年庚午明最帝最泰元年
陳獻章23歲
兵部尚書于謙破瓦剌兵。英宗被送返京師,居南宮,稱太上皇。 朝廷遣派楊信民來粵分化黃蕭養(yǎng)起義軍。五月,黃蕭養(yǎng)戰(zhàn)死。
公元1451年辛未明景泰二年
陳獻章24歲 會試再次下第。
公元1452年壬申明景泰三年
陳獻章25歲 長子景云出生。
交情至深的弟子李承箕出生。
公元1454年甲戌明景泰五年
陳獻章27歲
陳獻章發(fā)憤讀書,往江西臨川從吳康齋學。吳令其從事耕作及 各種雜活勞作,并為之講授大量的儒家經(jīng)典,但陳獻章仍覺得“未 知入處”。
8月吳康齋贈予《孝思堂》文及“孝思”題字。
公元1455年乙亥明景泰六年
陳獻章28歲
年初,陳獻章自江西返鄉(xiāng)。
阮編《年譜》.·陳獻章“自臨川歸,足不至城市。朱英時為參 議,造廬求見,卒避不見。閉門讀書,益窮古今典籍。徹夜不寢, 少困則以水沃其足。久之乃嘆曰:‘夫?qū)W貴自得也。自得之,然后 博之以載籍?!熘_,名曰#陽,靜坐其中,足不出閫者數(shù)年”。 大弟子張詡出生。
公元1456年丙子明景泰七年
陳獻章29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初筑春陽臺,日坐其中,用功或過,幾 致心病。后悟其作,且曰:‘戒慎或恐懼,斯言未云偏。后儒不省 事,差失毫厘間?!w驗其弊而廢也。坐春陽臺,家人穴壁饋飧”。
公元1457年丁丑明景泰八年(天順元年)
陳獻章30歲
英宗乘景帝病危,一舉復辟。正月,英宗復位。二月,廢景帝 為郎王?;鹿俨芗楸晃灾厝危鹿賱萘U張。
公元1458年戊寅明天順二年
陳獻章31歲
公元1459年己卯明天*三年
陳獻章32歲
公元146〇年庚辰明天曬四年
陳獻章33歲
公元1461年辛已明天順五年
陳獻章34歲
曹吉祥謀反。
公元1462年壬午明天順六年
陳獻章35歲
廣西暴亂者至新會,縣丞陶魯筑輔城防御。
公元1463年癸未明天順七年
陳獻章36歲
原配張氏死。
淘魯被提為新會知縣
敕廣東總兵官歐信率兩廣軍隊討伐瑤族起義。 公元1464年甲申明天順八年 陳獻章37歲
正月,英宗皇帝死,太子見深即帝位,為憲宗。
公元1465年乙酉明憲宗成化元年
陳獻章38歲
筑春陽臺至此10年,“自得之學”成。 明代唯物主義思想家羅欽順出生。
公元1466年丙戌明成化二年
陳獻章39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講學之暇,時與門徒習射禮。流言四 起,以為聚兵。眾皆為先生危,先生處之超然。時學士錢溥謫知順 德縣,雅重先生,勸亟起,毋詒太夫人優(yōu)。先生以為然,遂復游太 學”。此為陳獻章生活道路的一次轉(zhuǎn)折,
秋,陳獻章離鄉(xiāng)赴京。自南海動身,過庾嶺,經(jīng)彭蠡、匡廬、 蕭山、桐江、天臺、西湖等地。_作《湖山雅趣賦》,記述此行經(jīng)過 及觀感。
《行狀■》:陳獻章至京后,祭酒邢讓試先生和楊龜山《此日不再 得》詩,讀后嘆曰,“龜山不如也”。陳獻章“由是名震京師”,京 師名流“以為真儒復出”,紛紛與之結(jié)交。已舉進士的賀欽也“執(zhí) 犖子跪拜禮,至躬為捧硯研墨”。陳獻章“歷事吏部文選司”。
陳獻章《和楊龜山此日不再得韻》,申述其人生價值、道德取 向、學術宗旨及淵源。
衣缽繼承人湛若水于是年出生。
公元1467年丁亥明成化三年
陳獻章40歲
阮編《年譜》:是年春,陳獻章“南歸”。 公元1468年戊子明成化四年
阮編《年譜》:陳獻章“復入京師”。
公元1469年己丑明成化五年
陳獻章42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是年會試(已是第三次),“復下第”, “群公往慰之,先生大等”,泰然處之。五月,“至南京見羅倫”。秋, 歸自京師?!澳蠚w,杜門卻掃,潛心大業(yè)”,四方來從學者日眾,社 會名流無不登門致禮。
林光會試下第,于神樂觀拜見陳獻章,行弟子禮,并陪同南歸。 十月,吳康齋死,享年79,歲。
公元1470年庚寅明成化六年
陳獻章43歲
九月,陳獻章作《李文溪文集序h申述其“自得之學”追求 “不知天地之為大、死生之為變”,不為富貴、功利、得失之所累的 超然境界。
公元1471年辛卯明成化七年
_陳獻章44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百病交攻”,但又“應接事煩”,去函 伍光宇欲借尋樂齋靜居。九月,探伍光宇病。十月,伍光宇死,陳 獻章甚悲痛,為之作《行狀》。
公元1472年壬辰明成化八年
陳獻章45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娶繼室羅氏。一月,為伍光宇作奠文。二 月,得知吳康齋死訊。四月,病小愈,復作詩。
明代著名心學大師、姚江學派王陽明出生。
公元1473年癸已明成化九年
陳獻章46歲
公元1474年甲午明成化+年
陳獻章47歲
阮編《年譜》:是年陳獻章“母年七十”,“太夫人老髦康強如 壯。先生顧常多病,常慮一旦身先朝露不能送終,故自太夫人七十 以后,每夕具衣冠,秉燭焚香,露禱于天,曰:‘愿某后母死?!?秋,漳州陳真晟死,陳獻章為之惋惜,于《與胡僉憲提學》中 稱:“其人雖未面,然嘗粗聞其學術專一,教人靜坐,此尋向上人 也。可惜,可惜?!?/div>
王廷相出生。
公元I475年乙未明成化H —年 陳獻章48歲
(臺灣)陳郁夫《明陳白沙先生獻章年譜》(下簡稱“陳編《年 譜》”):陳獻章“北試下第南歸,至此五、六年間,學養(yǎng)有更上一 層之進境,于《復張東白內(nèi)翰》書中,將其心得披露”。
陳獻章在《復張東白內(nèi)翰》中所流露的思想已明確體現(xiàn)出, “本虛形乃實,立本貴自然’’的宇宙觀,標志著其思想已進入成熟 階段,完整的思想體系也已完成。由此可推測,其哲學代表作《論 前輩言銖視軒冕塵視金玉》三則,當在此期間寫成。
公元1476年丙申明成化+二年
陳獻章49歲
陳獻章作《夢.觀化,書六字壁間曰:造物一場變化》五古。 朱英總督兩廣。
公元】477年丁酉明成化+三年
陳獻章50歲
阮編《年譜》:春,羅養(yǎng)明奉兄一峰之命來白沙,陳獻章作 .《送羅養(yǎng)明還江右序》。又作《病中寫懷寄李九淵》五古等詩。是年, “詔旌其門”,.“建貞節(jié)坊”。
由陳獻章倡議的崖山大忠祠,于是年建成。
憲宗皇帝為太監(jiān)汪直設特務機構(gòu)“西廠”。大學士商輅、尚書 項忠請罷,后又復設。
公元1478年戊戌明成化+四年
陳獻章51歲
四月,陳獻章弟子“順德梁儲會試第一,南海李祥同榜”。 九月,友人羅倫死?!?/div>
公元1479年己亥明成化十五年
陳獻章52歲
阮編《年譜》:冬,陳獻章作《吳川縣誠記》。
四月,林光之父東莞處士林彥愈死;十二月,陳獻章作《林彥 ._愈墓志銘
七月.詔令汪直巡邊,汪直擁有指揮九邊軍隊權(quán)力。
公元1480年庚子明成化十六年
陳獻章53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為陶魯作《電白儒學記》;作《庚子元 旦》五律等詩。
新會縣發(fā)生暴亂,為卻縣丁積所平。
公元1481年辛丑明成化十七年 陳獻章54歲
阮編《年譜》:三月,知縣丁積在白沙建樓,陳獻章為之命名 為“游心樓”,并書“敬義”碑。七月,江西白鹿書院修復,遣李、 劉二生往白沙請陳獻章為書院主持,陳獻章力辭,作《贈李、劉二 生還江右詩序》及致《復江右藩憲諸公書》,極其肯定修復書院之 必要,又稱對朱子之學“學焉而不得其術”。這實際上流露出對朱 學不盡認同。
是年,陳獻章詩作甚豐。
弟子張詡來從學。
公元1482年壬寅明成化十八年 陳獻章55歲
阮編《年譜》:是年秋,陳獻章“應薦入京”。廣東左布政使彭 韶以陳獻章為“醇儒”·,上疏舉薦。陳獻章初以“母老久病辭”,后 經(jīng)多次催促,方應召入京。“至廣州,由城南至藩臺,觀者數(shù)千萬 人,圖其貌者以百數(shù)十計”。九月二十八日,過南安作《書玉枕山 詩話后》。十月、十一月,過永豐,先后作《告羅一峰墓文》與 《祭先師康齋墓文》。十二月,作《恩平儒學記》、《新遷電白儒學 記》。
公元I483芋癸卯明成化+九年 陳獻章56歲
阮編《年譜正月,陳獻章應薦入京,“過江浦,訪孔暘莊先 生”。“三月三十日到京”,“公卿大夫日造其門數(shù)百,咸謂圣人復 出”。因旅途勞累,舊疾復發(fā)。五月,“奉圣旨·.‘考試了,量擬職 事?!?。七月,抱病“赴部聽試”,但體弱“未堪筆硯”,故請“再 延旬日”。八月,得兒子書,知母親“憂念成疾”后,··終夜不寐”, 呈《乞終養(yǎng)疏》,憲宗皇帝親閱。九月初奉旨:“陳獻章與做翰林檢 討去,親終疾愈仍來供職”。陳獻章上《謝恩疏即離京南歸。
公元1484年甲辰明成化二+年
陳獻章57歲
陳編《年譜》:陳獻章“南歸,居家傍母,講學不倦”。
弟子張詡舉進士,林光乙榜。
理學家胡居仁死。
公元1485年乙已明成化二H■—年
陳獻章58歲
阮編《年譜》:閏四月,陳獻章“為陳方伯作《道學傳序》”,申 述其心學要旨:“養(yǎng)其在我者,勿以聞見亂之“去耳目支離之用, 全虛圓不測之神”。
七月,右都御使朱英死。
公元1486年丙午明成化二+二年
陳獻章59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數(shù)旬來手足不仁”。“地方多虞,朋友 各散”。
是年秋,陳獻章之子景暘“隨俗應試”。
七月,新會知縣丁積死,陳獻章作《祭丁知縣文》,并代容珪 作《丁知縣行狀》。
公元1487年丁未明成化二+三年
陳獻章60歲 弟子張瑛、姜麟舉進士。
八月,憲宗皇帝死。九月,太子祐樘即帝位,為孝宗。 公元1488年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
陳獻章61歲
阮編《年譜》:四月,湖北李承箕“來從學”,“凡二年”,陳獻 章“服食行纏,待如子弟,復筑楚云臺以居之”。是年,陳獻章與 李承箕對詩頗多,并作有《送李世卿還嘉魚序》,記述李到白沙從 學的經(jīng)過,以及二人的交往。是年,陳獻章作《六十一自壽二首》 七'律。該詩為其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公元1489年己酉明弘治二年
陳獻章62歲
陳獻章作《送張進士廷實還京序》,稱廷實之學為“以自然為 .宗,以忘己為大,以無欲為至,即心觀妙,以揆圣人之用”。其實, 此即其學說的最簡明的概括。
公元1490年庚戌明弘治三年
陳獻章63歲
阮編《年譜》:是年秋,陳獻章作《程鄉(xiāng)社學記》。
弟子林廷獻舉進士。
秦紇總督兩廣。劉大夏為廣東右布政。
公元1491年辛亥明弘治四年
陳獻章64歲
陳編《年譜》:十月,陳獻章“與劉大夏等泛舟至厓門,有建 慈元廟之議'
十一月,邱濬為文淵閣大學士。
公元1492年壬子明弘治五年
陳獻章65歲 閔珪為兩廣總督。
公元1493年癸丑明弘治六年
陳獻章66歲
阮編《年譜》:三月,陳獻章作《羅倫傳》。七月,作《程鄉(xiāng)儒 學記》。
弟子黃澤舉進士,李翰乙榜第一。
公元1494年甲寅明弘治七年
陳獻章67歲
阮編《年譜》:六月,巡按廣東御史熊成章“謀創(chuàng)樓為盍簪之 地,擻通判顧文來卜地”,數(shù)月后,白沙嘉會樓“告成”。陳獻章曾 有《與顧別駕止建嘉會樓書》稱:“百余年間,嶺海之內(nèi),未聞有 如今日之盛者也”,但又以為建樓乃“勞費”民力、土木。
冬,慈元廟成。
是年,湛若水來從學。
公元1495年乙卯明弘治八年
陳獻章68歲
阮編《年譜》:二月十六日,母親林氏死,陳獻章悲痛萬分,在 《與賀克恭書》中稱,“今年老母傾背,與死為鄰”。又在《答蘇僉 憲書》中稱,“忽于七月盡日中風,左手足不仁,寸步不能自致”, “秋云暮矣”?!杜c湛民澤書》又稱,“久居于危,嘗兩遭不測,幾陷 虎口'
大學士邱濬死,享年76。
公元1496年丙辰明弘治九年 胨獻章69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于《與湛民澤書》等信件中流露登衡山 的夙愿希冀在晚年實現(xiàn),又表示“老腳一登祝融峰,不復下矣'于 《與李白洲書》中許愿明年“采藥羅浮訪醫(yī)南岳”。
陳編《年譜》:按察使李白洲“破數(shù)百金買園一區(qū)于羊城,欲 奉先生。先生力辭'《行狀陳獻章對地方豪紳贈送的白金、禮 盒、住房、米糧等,一一謝絕??梢婈惈I章的高風亮節(jié)。
鄧廷瓚總督兩廣。
公元1497年丁已明弘治十年
陳獻章70歲
阮編《年譜》:春,陳獻章作《丁知縣廟記》,文中坦露自己的 政治思想。是年,陳獻章“病臥山樓”,衡山之行無白。
王陽明大弟子王畿出生-
公元1498年戊午明弘治H■—年
陳獻章71歲
阮編《年譜》:陳獻章致弟子函中言及病未愈。
公元1499年己未明弘治+二年 陳獻章72歲
阮編《年譜》:夏,陳獻章病小愈,書《慈元廟記》。 南海倫文敘“會試鷇試皆第一”。
公元1500年庚申明弘治十三年
陳獻章73歲
阮編《年譜》:是年二月十日,陳獻章死。死前數(shù)日“早具朝 服朝冠,令子弟焚香北面五拜三叩首,曰:‘吾辭吾君?!比鲁?, 湛若水作《奠先生文》。七月二十一日,“葬圭峰之麓”,送葬者數(shù) 千人。21年后,“改葬阜帽峰下'
湛若水為陳獻章服喪三年,如喪父。李承箕從湖北前來拜祭。
公元1574年甲戌明神宗萬歷二年
阮編《年譜》:是年“詔建白沙家祠,特賜額聯(lián)并祭文肖像”, 祠中賜額曰:“崇正堂、聯(lián)曰:“道傳孔孟三千載,學紹程朱第一 支'
公元1585年乙酉明萬歷十三年
阮編《年譜》:“詔以翰林院檢討陳獻章從祀”。至此,陳獻章 蓋棺定論,陳獻章為廣東從祀孔廟的唯一位大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