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這些行為,都說明前廢帝不失為一位有相當政治才能的少年君主, 而不可能是一味的荒唐。至于前廢帝的文化素養(yǎng),沈約雖刻意敘述其荒唐以 掩蔽之,但仍無法完全抹殺,總算保留了作為史學家的一點史學良知,《宋 書·前廢帝紀》就說:“帝少好讀書,頗識古事,自造《世祖誄》及雜篇章, 往往有辭采?!?/div>
前廢帝被殺以后,湘東王劉或做了皇帝,即宋明帝,這也是一位猜忌心 特別嚴重的皇帝。泰豫元年(472)四月,34歲的宋明帝駕崩,太子劉昱在 他的靈柩前即位,劉昱即后廢帝,當時只有1〇歲。477年劉昱被殺的時候, 也只有15歲。
一個只有1〇歲的孩子當皇帝,沒有獨立執(zhí)政能力,是可以確定無疑的。 后廢帝從即位起,就成為權(quán)臣手中的傀儡,一舉一動都不得自擅。所以,在 他被廢殺以后,什么樣的污水都可以潑到他的身上。
可是,畢竟后廢帝年齡太小,一切大政方針都是控制朝政的權(quán)臣所制定, 后廢帝既然沒有能力親政,自然也就不會犯“政治錯誤”。但是,廢黜皇帝, 總得說出理由吧。于是,就從他小時候即有“失德”說起,把政變者所羅列 的后廢帝“敗德穢行”,用今天的話表述出來,就是:劉昱從五六歲時才開始 學習寫字,但是貪玩、好嬉戲;喜歡玩爬竹桿的游戲,能夠離地面一丈多高, 能在上面呆半頓飯的時間;隨著年齡漸漸長大,又開始喜歡打人,經(jīng)常打身 邊那些不聽話的人;還喜歡赤腳蹲在地上;剛即位的時候,因為害怕輔政大 臣及皇太后,還比較能夠約束自己,加元服以后,就漸漸不聽管教了,經(jīng)常 跑到皇宮外面去玩,有時候一天也不回來。
看,這就是后廢帝的“惡行”!實際上,這些不過都是少年天性,實在看 不出有什么荒誕。但是,政變發(fā)動者總得有借口,所以,甚至連記憶力好、 雙手靈巧等純粹的生理現(xiàn)象,也被說成是“荒唐"。如史書就記載,后廢帝 “凡諸鄙事,過目則能,煅煉金銀,裁衣作帽,莫不精妙。未嘗吹篪,夕不便 韻?!蹦軌虼蛟旖疸y器皿、能夠裁剪服裝、能夠很快學會吹奏樂器,竟然都成
南齊郁林王蕭昭業(yè),是以皇太孫的身份繼承帝位的。蕭昭業(yè)是文惠太子 蕭長懋的長子,因為蕭長懋死得早,昭業(yè)被齊武帝蕭賾立為皇太孫。永明十 一年(493)七月,齊武帝蕭賾駕崩,皇太孫即位。494年七月,尚書令、西 昌侯蕭鸞發(fā)動政變,廢殺昭業(yè),時年22歲。
齊武帝對于這個皇太孫曾寄予厚望,他在遺詔中盛贊皇太孫“進德日茂, 社稷有寄”。為確保蕭氏江山,齊武帝也為皇太孫安排了一個輔政班子,首 輔、次輔分別是竟陵王蕭子良、西昌侯蕭鸞,“內(nèi)外眾事無大小,悉與(蕭) 鸞參懷共下意。”尚書省作為職務根本,由王晏、徐孝嗣聯(lián)合執(zhí)掌;軍旅事 務,則由王敬則、陳顯達、王廣之、王玄邈、沈文季、張瓌、薛淵等人負責。
在這些輔政大臣中,竟陵王蕭子良醉心于文學,對權(quán)勢地位不甚在意。 但是,西昌侯蕭鸞卻是一個猜忌成性、豺狼為心的人物。蕭鸞是齊高帝蕭道 成的哥哥始安王蕭道生的兒子,按輩分,郁林王蕭昭業(yè)還得喊他一聲爺爺。 昭業(yè)即位之后,蕭鸞根據(jù)遺詔,出任侍中、尚書令,政治地位僅次于首輔蕭 子良。但是,蕭鸞同時擔任右軍將軍,掌握著宮廷禁衛(wèi)軍。蕭鸞利用職務之 便,將尚書左仆射王宴、后軍將軍蕭諶、射聲校尉蕭坦之等人,都拉到了自 己一邊,這些人都是齊武帝蕭賾器重的舊人,也是郁林王準備籠絡的人物。 蕭鸞此舉,充分暴露了他的企圖和野心。
在無奈之下,郁林王只能依靠身邊的“恩幸”綦毋珍之、朱隆之(中書 舍人)、曹道剛、周奉叔(直閤將軍)、徐龍駒(宦官,后閤舍人)等人,以 應對來自蕭鸞的壓力。但是,他們的力量遠不及蕭鸞所糾集的外廷勢力,在 蕭鸞將這批“恩幸”勢力剪除以后,郁林王也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家寡 人”,只能作砧板上的豬肉,任人宰割了!隆昌元年(494)七月,蕭鸞發(fā)動 政變,弒殺郁林王。
位時間前后不足一年,而且一直在輔政大臣的嚴格控制之下,根本就沒有任 何的權(quán)力和自由。而且,郁林王在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殺過一個人,不像 劉宋的前、后廢帝,多少還殺過一些大臣和宗室諸王。所以,郁林王的冤情, 比起劉宋諸“荒主”更甚一籌。不過,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所以,郁林 王的“惡行”同樣被找出很多,如:極力鋪張浪費,將齊武帝時攢下的幾億 錢很快揮霍一空;經(jīng)常將貴重寶器任意打碎,以為笑樂;喜歡斗雞,經(jīng)?;?幾千錢購買斗雞;將齊武帝用過的御手杖截成數(shù)段,分給宮女使用;重用徐 龍駒等閹官小人;生活荒淫,與父親的寵姬霍氏私通;縱容皇后何婧英參與 淫亂。
大概因為在眾多“荒主”中最有政治才能,東昏侯蕭寶卷所受到的污蔑 最多。在趙翼所列的“荒主”中,論罪狀之多,東昏侯當屬第一,呂思勉先 生已經(jīng)指出:“南北朝時,史所言無道之主甚多,其臚舉罪狀,連篇累牘,猶 未有若東昏之甚者,然其見污亦恐最甚也?!眳蜗壬€將正史為東昏所列罪狀 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1)好弄而荒于政事;(2)四出游走;(3)宮室、服 御,恣為驕奢,因興苛斂;(4)賦役嚴急;(5)不接朝士,樂近鄙人,群小 恣為威福。但實際上,這些多屬污蔑之辭,退一步講,這些行為,不獨東昏 侯如此,可以說,南朝君主無一例外。
事實上,東昏侯不僅很有政治才能,而且感情豐富,也很得人心。東昏 侯剛即位的時候,朝廷內(nèi)部先是有“六貴”把持朝政,接著又有蕭遙光、蕭 遙欣兄弟弄權(quán)謀反。而外部地方藩鎮(zhèn),以荊、雍勢力為首,也時刻覬覦著皇 帝的寶座。也就是說,東昏侯即位的時候,面臨著內(nèi)憂外患的雙重危機。
東昏侯能夠成功地誅除“六貴”及蕭遙光兄弟,控制住中央政局,已經(jīng) 表明他并非渾渾噩噩,而是有相當?shù)恼尾拍?。當然,東昏侯沒能解決外藩 問題,最終敗于蕭衍。但是,那是因為蕭衍所占據(jù)的荊雍地區(qū),在武力上已 經(jīng)全面超過下游的揚州地區(qū),荊雍地區(qū)已經(jīng)取代京口成為南朝新的武力淵藪,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誰占有長江中游的荊雍地區(qū),誰就將成為南朝的新主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東昏侯的失敗,是由當時的地緣形勢所決定的,有一定的 必然性!退一步說,能夠誅除“六貴”,奪回中樞控制權(quán),對于一個年僅十八 九歲的少年來說,已屬不易!
其次,東昏侯并不是一個兇殘成性的人,而是一個能夠節(jié)制情緒的性情 中人。呂思勉先生就說“東昏之性情,尚頗溫厚”。從史實所提供的信息來 看,呂先生的判斷是正確的,如:在平定蕭遙光兄弟謀反的事變后,東昏侯 并沒有窮加誅戮;再如,崔慧景敗亡后,收得有朝野投給蕭寶玄及崔慧景的 名單,東昏侯下令全部燒毀,并說:“江夏尚爾,豈復可罪余人?”意思就是 說,就連皇家都出現(xiàn)了江夏王蕭寶玄這樣的叛逆,怎么能夠怪罪其他人呢?
正史之所以說東昏侯濫殺無辜,無非就是拿沈文季、徐孝嗣之死為說項。 事實上,沈文季、徐孝嗣之死,都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都曾準備廢黜東昏 侯而改立他人。作為一個皇帝,處死準備行廢立大事的臣子,不是很正常的 一件事嗎?
據(jù)《南齊書·徐孝嗣傳》記載:虎賁中郎將許準是一個膽大妄為的將領, 也是徐孝嗣很親近的人,他曾當面勸說徐孝嗣行廢立之事。如果不是徐孝嗣 已經(jīng)流露或表示了這個想法,許準又怎么敢如此明目張膽,勸說他干這種傳 出去就會被滅九族的大事?不過,徐孝嗣認為廢黜東昏侯用不著動用“干 戈”,只須等他離開皇宮出游的時候,關(guān)閉城門召集文武百官,“集議廢之” 就行了。由此可見,徐孝嗣確實謀劃廢黜東昏侯,只不過他想采用“百官集 議”、不流血的和平方式而已。可是,徐孝嗣乃是一個多疑而少決的人,“雖 有此懷,終不能決”。結(jié)果,事情暴露之后,被東昏侯處死。
史書說到沈文季之死,認為“朝野冤之”,也就是說沈文季是冤枉的,理 由是沈文季井未參與謀劃廢立,“時東昏已行殺戮,孝嗣深懷憂慮,欲與文季 論世事,文季輒引以他辭,終不得及。”也就是說,當時東昏侯殺機已起,徐 孝嗣深懷憂慮,想和沈文季就此事商議對策,但是每一次都被沈文季顧左右 而言他。按照這個記述,沈文季與廢立密謀自然沒有關(guān)系。
但是,事實決非如此!據(jù)《南史·徐孝嗣傳》,徐孝嗣被處死之前,對沈 文季的侄子沈昭略說:“始安事,吾欲以門應之,賢叔若同,無今日之恨?!?/div>
所說的“始安事”,指始安王蕭遙光兄弟謀反一案,徐孝嗣的話明確無誤,意 思就是蕭遙光造反的時候,自己就準備響應,當時如果沈文季也贊同的話, 就不會有今天的遺憾了。這表明:對于蕭遙光之謀反,沈文季是知情的,并 曾參與密謀,只不過他不像徐孝嗣那樣明火執(zhí)仗,但至少是采取了一種默許 的態(tài)度。單是這一點,就不符合君臣之義,就已經(jīng)失去了為臣之道,就罪該 當誅!
說東昏侯并沒有失去人心,也是有根據(jù)的。據(jù)《南齊書·張沖傳》記載, 蕭衍在襄陽起兵之后,張沖、房僧寄二人駐守郢、魯二城,抗擊強敵,當時 郢、魯二城已被攻克,死者相積,但是沒有一個人投降。當時人都把張沖、 房僧寄二人比作臧洪。
臧洪事跡在《三國志》卷七:董卓亂政的時候,鼓動太守張超起兵討伐。 后來,在袁紹的保薦之下,臧洪出任東郡太守。就在這個時候,曹操在雍丘 圍攻張超,臧洪便向袁紹請求增兵,前往救援張超。但是,袁紹剛與曹操達 成協(xié)議,因此沒有答應。結(jié)果,因為貽誤戰(zhàn)機,張超全家被曹操消滅。臧洪 因此與袁紹絕交。于是,袁紹派遣大軍圍攻臧洪,并派人勸降,但為臧洪拒 絕。在袁紹大軍圍攻之下,東郡陷人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困境。臧洪自知 不能幸免,就對屬下將士說:“我自知必死,諸位不要和我一起受禍,你們就 在城破之前,帶上家眷先走吧?!钡?,全城將士百姓全都哭泣說,愿意和他 同生共死,決不棄城逃生。最后,袁軍攻破城池,東郡城“男女七八千人相 枕而死,莫有離叛”。臧洪被俘之后,袁紹企圖勸說他投降,但臧洪寧死不 降,慷慨就義。當時,袁紹帳下有一位書生陳容,是臧洪的同鄉(xiāng),看到減洪 被殺,就對袁紹說:“將軍舉大事,欲為天下除暴,而專先誅忠義,豈合天 意!臧洪發(fā)舉為郡將,奈何殺之!”慚愧之余,袁紹又將陳容殺死,陳容臨終 前說道:“今日寧與臧洪同日而死,不與將軍同日而生!”當時有人就嘆息, 袁紹一天之內(nèi)連殺兩位忠義之士,如何能夠成就大業(yè)?
在封建道德觀念的審視之下,臧洪就是“忠義”的化身,因為他是盡忠 于東漢王朝、盡義于前主人張超而死的。時人既然把張沖、房僧寄比作臧洪, 也就是肯定了他們的忠肝義膽。他們的效忠對象是誰呢?自然是東昏侯。除 了張沖、房僧寄而外,還有新蔡太守席謙,席謙鎮(zhèn)守盆城,被陳伯之攻破城 池以后,堅決不投降,并慷慨陳辭:“我家世代忠貞,有死無二。”可見,東 昏侯并未失去人心,恰恰相反,許多忠臣義士甘愿就死,也不愿意背叛。
在趙翼所列“荒主”中,只有陳后主陳叔寶一人,基本算是名實相副。 魏徵在姚思廉所著的《陳書》“史臣曰”中,對后主迷戀女色、奢侈無度, 指責尤為嚴切??蛇@是有時代背景的。因為《陳書》乃是唐初官修八史之一, 特別強調(diào)史學的“鑒戒”功用,因此對于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評價,常常 夸大其辭。實際上,女色與奢侈,為中國封建皇朝的通病,尤其在南朝,陳 后主的奢侈行為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
陳后主之所以成為“荒主”,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是一個亡國之君。因為 照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一般邏輯來說,亡國之君多昏庸。不可否認,在陳朝亡國 的責任中,后主難辭其咎。但似乎也不必過多糾纏于此,“天下大勢,分久必 合”,南北統(tǒng)一的大趨勢早已呈現(xiàn)出來,南弱北強、南朝為北朝所吞并的形 勢,到后主即位時,已經(jīng)隱約可見??v使后主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也不 過是把南朝氣運再延長數(shù)年而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后主的紙醉金迷, 只不過加速了南北統(tǒng)一的步伐罷了!
三、趙翼論點何其偏
根據(jù)上面的敘述,趙翼給“荒主”所列的罪名,我們可以概括為如下三 方面,一是所謂的“兇德”,即殺戮大臣、宗室、甚至弒君;二是所謂“私 德”,包括貪玩嬉戲、貪色荒淫、猜忌臣僚;三是重用群小,疏遠大臣,以致 朝政混亂。實際上,這三個方面都經(jīng)不起推敲。
先來看“兇德”,即殺戮大臣、宗室、弒君。
元兇劉劭、宋前廢帝劉子業(yè)、宋后廢帝劉昱、齊東昏侯蕭寶卷,都誅殺 執(zhí)政大臣及宗室諸王,元兇劉劭還殺害了父親宋文帝。但是,如前面所述, 他們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把他們所進行的殺戮,與宋孝 武帝劉駿、宋明帝劉或、齊明帝蕭鸞等人作比較,就更加是小巫見大巫了。
對于劉宋皇室的骨肉相殘,趙翼曾以“宋子孫屠戮之慘”為條目加以敘 述,我們就先來看看趙翼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宋武帝劉裕一共7個兒子,長子即少 帝劉義符,次子劉義真,都是被輔政大臣徐羨之等人廢殺;第三子即宋文帝 劉義隆,死于元兇劉劭之手;第四子彭城王劉義康,系宋文帝賜死;第五子 江夏王劉義恭,死于前廢帝劉子業(yè)之手;第六子南郡王劉義宣,因為“謀反” 被孝武帝劉駿所殺;只有第七子衡陽王劉義季,喝酒醉死,算是善終。
宋文帝劉義隆共19子,其中:第15子劉休業(yè)、第]6子劉休倩、第17子 劉夷父三人早卒,第5子廬陵王劉紹、第7子建平王劉宏善終,第9子晉熙王 劉昶逃亡到北魏,第3子劉駿即孝武帝,第11子劉或即宋明帝,其余11人皆 不得善終。長子“元兇”劉劭、次子始興王劉濬、第4子南平王劉鑠、第6 子竟陵王劉誕、第9子武昌王劉渾,都是死于孝武帝劉駿之手;第8子廬江 王劉祎、第12子始安王劉休仁、第19子劉休若,死于宋明帝之手;第14子 海陵王劉休茂、第18子桂陽王劉休范,死于蕭道成之手。
孝武帝劉駿共28子,其中夭折10人,被前廢帝劉子業(yè)殺死2人,其余 16人全部死于宋明帝劉或之手。
從上面所列可以看到,孝武帝劉駿、宋明帝劉或所殺的皇室成員,比元 兇劉劭、前廢帝都要多,而少帝劉義符、后廢帝劉昱根本就沒有殺過人(當 然,也可以理解為沒有來得及動手)。孝武帝、明帝殺戮宗室、屠害大臣,不 但人數(shù)比起“荒主”要多得多,而且手段更殘忍。他們的殺戮完全不問是非, 只憑懷疑或猜測,就毫不遲疑的啟動殺機,如:沈懷文對孝武帝忠心耿耿, 卻仍不免一死;顏竣在討伐元兇劉劭的戰(zhàn)役中,曾于孝武帝臥病的時候,代 理軍機事務,但最后還是被賜死,尤其不堪的是,在賜死之前,先將他的雙 腿打折。再如,大明三年(459)孝武帝猜忌竟陵王劉誕,派遣大軍圍攻廣陵 (今江蘇揚州),廣陵被攻破之后,孝武帝竟下令屠城,城中凡五尺以上的男 性公民全部斬首,一下子就死了幾千人,同時還把城中的婦女當作“軍賞”, 分賜給屠城有功的將領。
宋明帝劉或猜忌好殺,更甚于孝武帝。在他即位以后,不僅宗室諸王人 人自危,外姓大臣也是人心惶惶,《宋書》本紀上說他“忍虐好殺,左右忤 旨,往往有斫刳斷截者”,就是說劉或殺人,不會讓人痛痛快快地去死,而是 經(jīng)常使用鈍刀慢慢地砍、刮,或者是砍成好幾段,總之,讓人受盡折磨后才 死去。劉宋皇室成員死在宋明帝手中的最多,即使是毫無政治野心,或者與 他關(guān)系親密,也不能免于一死。如建安王劉休仁,與宋明帝關(guān)系“素厚”,但 宋明帝還是將他殺害,殺完之后還抹著眼淚對別人說:“我和休仁年齡差不多 大,從小就在一起玩,在我討伐前廢帝劉子業(yè)的時候,他還立有大功??墒牵?想來想去,我還是得把他除掉。在他死后,我一想起以前的情景,就會心 痛?!碑敵鯉椭麏Z取帝位的大臣、“恩幸”也多數(shù)不能幸免,如袁顗、徐爰、 吳喜、王景文等人。尤其是王景文,他是宋明帝王皇后的哥哥,是一個整天 談玄說理的名士,對于政治根本就沒有什么興趣,但是宋明帝出于猜忌還是 殺了他,在殺王景文之前,還對他說:“與卿周旋,欲全卿門戶,故有此處 分?!币馑季褪钦f,我和你相處的很好,現(xiàn)在殺了你,是為了你好,是為了保 全你的家人。看,殺一個人還是為了他好!
齊高帝蕭道成自然也是雙手沾滿了鮮血,不過,他殺的是劉宋皇室,是 為了奪取皇帝寶座。宋齊易代之際,蕭道成先后殺害了6位劉宋宗室諸王, 其中包括后廢帝劉昱、宋順帝劉準。正是鑒于劉宋皇室自相殘殺的危害,他 在臨終前,再三叮囑兒子齊武帝蕭賾,要他以劉宋皇室自相殘殺為前車之鑒, 如果不是劉宋皇室自相殘殺的話,其他家族是不會有可乘之機的。蕭道成 死后,齊武帝總算還能克制自己,基本沒有殺戮宗室。但是,齊武帝死后, 蕭齊皇室終于不免蹈常襲故,同室操戈、手足相殘的活劇就開始了。其中, 齊明帝蕭鸞更是一個變態(tài)的殺人狂,在嗜血殺人方面,比起宋孝武帝劉駿、 宋明帝劉或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宋皇室手足相殘,宋文帝、孝武帝、前廢帝、宋明帝等人都有份,但 是齊高帝、齊武帝的眾多兒孫,卻是齊明帝蕭鸞一個人殺的。所以,就殺人 而言,齊明帝蕭鸞是當之無愧的殺人魔王。趙翼曾就此評價蕭鸞:“其慘毒自 古所未有也”!齊明帝蕭鸞本是齊高帝蕭道成的侄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 了,是叔叔蕭道成把他撫養(yǎng)成人,史書上說蕭道成對這個侄兒“恩過諸子”。 在齊高帝、齊武帝兩朝,蕭鸞都身居要職,齊武帝蕭賾臨終前,還特意安排
他做輔政大臣,希望他輔佐郁林王蕭昭業(yè)。
齊高帝、齊武帝兩朝對蕭鸞都是大有恩德,按照人情常理,蕭鸞應該感 激才是。但是,蕭鸞卻是一個犲狼為心、刻薄寡情的無義之人。他在輔政不 久,就廢殺郁林王蕭昭業(yè),而改立海陵王蕭昭文。幾個月后,蕭鸞干脆又把 海陵王廢殺,自己做了皇帝。蕭鸞在當上皇帝之后,更是放開手腳,對宗室 諸王大開殺戒。
根據(jù)歷史記載,齊高帝蕭道成共19子,其中長子齊武帝蕭賾、豫章王蕭 嶷、臨川王蕭映、長沙王蕭晃、武陵王蕭曄、安成王蕭嵩、始興王蕭鑒等七 王死于蕭鸞之前,另有四人夭折之外,其余8王都是被蕭鸞殺害;齊武帝蕭 賾共23子,其中長子文惠太子蕭長懋早死、竟陵王蕭子良善終、魚腹侯蕭子 響在齊武帝時因犯罪被殺,另有四人夭折,其余16王全都死于蕭鸞之手。另 外,竟陵王蕭子良有兩個兒子蕭昭胄、蕭昭穎,也是被蕭鸞所殺。據(jù)統(tǒng)計, 齊高帝、齊武帝的兒孫中,只有豫章王蕭嶷到梁朝時還有后代,其他人都已 經(jīng)絕后了。由此可見,蕭鸞殺害宗室成員,已經(jīng)到了變態(tài)的程度。
蕭鸞為什么如此喪心病狂地屠殺親屬?除了他的精神變態(tài)之外,還在于 他的帝位本來就不是正道得來的,再一個就是他奪位之時,兒子們都還年幼, 而齊高帝、齊武帝的兒孫們已經(jīng)成長起來。為了杜絕后患,而將高、武子孫 屠殺殆盡。
蕭鸞屠殺諸王,手段之殘忍、時間之選擇,都與眾不同。如,他特別喜 歡在夜里殺人,每當選擇好殺害對象以后,就在當天夜里派兵包圍其住宅, 或直接用斧子砍開大門,或直接推倒院墻,與強盜土匪沒有什么K別。而且, 蕭鸞在每次殺人之前,總是要雙眼流淚、聲音嗚咽,這大概就是我們所常說 的“貓哭耗子”吧。如:桂陽王蕭鑠有一次在朝會之后,對人說:“我前幾天 看到皇上流涕嗚咽,鄱陽、隨郡二王就被誅殺了。今天我又看到他流淚了而 且面有愧色,該不是我的死期到了吧? ”果然,當天晚上蕭鑠就被殺害了。蕭 鸞殺害宗室,就連哺乳中的嬰兒也不放過,有時甚至搞集體屠殺。如有一次 他讓太醫(yī)熬制毒藥,并準備好幾十口棺材,然后命令士兵將宗室諸王及其親 屬集體押送至尚書省一起毒殺。
由此可見,論殺戮之殘酷、殺人之眾多,趙翼所列的“荒主”根本就趕 不上宋孝武帝、宋明帝、齊明帝等君主。那么,指責這些年輕皇帝為“荒 主”,不是太牽強了嗎?退一步說,封建朝代因爭奪權(quán)力而互相殘殺,本屬平 常之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封建宮廷就是屠宰場,無論誰殺誰,本無是非之 別。所以,以誅殺宗室、大臣的事實為“荒主”定性,缺乏說服力。
再來看“私德”,即所謂貪色荒淫、貪玩誤事、猜忌臣僚。
其實,這一點乃是封建君主的通病,不只“荒主”如此,所謂的明君也 無一例外,更何況“荒淫、猜忌,為江左不振之大原”。以此立論,則南朝皇 帝莫非“荒主”。就我看來,比起這些“荒主”,那批成年皇帝更加不堪。趙 翼曾以“宋世閨門無禮”為題,講述劉宋宮廷的淫亂情況。實際上,宋、齊 兩朝在這方面差不多,這主要是因為宋、齊兩朝的皇室出身社會下層,文化 素養(yǎng)較低,因此宮闈之亂、亂倫奸通屢見不鮮。
就實際情況來看,這批年輕“荒主”的荒淫程度,也是不及那些年長君 主的。孝武帝劉駿就是一個“門庭無禮”的皇帝。據(jù)史書記載,他經(jīng)常在母 親路太后那里和嬪妃們做愛,根本就不回避,以至于“人間咸有丑聲”,也就 是說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了。南郡王劉義宣是孝武帝的六叔,后來因為“謀反” 被殺??墒牵瑒⒘x宣為什么“謀反”呢?史書是這么記載的:“帝又與南郡王 義宣諸女淫亂,義宣因此發(fā)怒,遂舉兵反?!笨梢?,劉義宣“謀反”主要是不 堪忍受孝武帝對自己女兒的侮辱,要知道他們是血緣關(guān)系很親近的堂兄妹呀! 劉義宣“謀反”被壓平以后,孝武帝又暗中把他的女兒納人后宮,假冒姓殷, 拜為淑儀。宋明帝劉或的荒淫無度,比孝武帝絲毫不遜色,他經(jīng)常在后宮宴 會上,讓嬪妃集體裸舞,還讓大家圍觀評論。每逢這種場合,王皇后總是以 扇障面,這時候宋明帝就會十分生氣:“宮廷外面這類游戲很多,現(xiàn)在大家一 起歡樂,你為什么不看?”王皇后說:“取樂的方法很多,哪有讓姑姊妹聚在 一起,讓婦女裸體來找樂子的?據(jù)我所知,外面并沒有這樣的取樂法子。”宋 明帝更加氣憤,直罵她敗興。
實際上,不僅宋孝武帝、宋明帝荒淫成性,就是號稱有為之君的宋文帝 劉義隆、齊武帝蕭賾等人,在這方面也有問題,更不用說其他皇帝了。
至于說到猜忌大臣,宋文帝劉義隆的猜忌心就十分嚴重,扶持他上臺的 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等人先后被殺,彭城王劉義康被賜死,都是宋 文帝猜忌心所造成的,尤其是檀道濟,他只是一個頭腦簡單、毫無政治野心、 只知道以性命拼殺疆場的武將,宋文帝卻將他殺害,難怪檀道濟死前說出了 “乃汝自壞萬里長城!”檀道濟被殺,最高興的莫過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因 為最讓太武帝頭疼的劉宋將領就是檀道濟!
不過,宋文帝的猜忌心還屬于正常范圍,宋孝武帝劉駿、宋明帝劉或、 齊明帝蕭鸞則是南朝猜忌心最重的三個皇帝,他們的猜忌已然到了變態(tài)的程 度。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病態(tài)的猜忌,怎么會懷疑一個只有10歲的孩子,甚 至是哺乳中的嬰兒也要“謀反”呢?!
第三點,重用小人的問題。事實上,南朝君主好言吏事,好用寒人,乃 是南朝政治的一個共有現(xiàn)象,而這一直就是所謂士大夫攻擊的口實。毋庸諱 言,這些“荒主”的身邊,都有一批驅(qū)走小人,即正史所謂的“恩幸”。但 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齊武帝、齊明帝等,也都是使用“恩幸”的 好手。
我們可以具體考察一下南朝正史中“恩幸”。據(jù)《宋書·恩倖傳》,劉宋 著名“恩倖”有:戴法興、戴明寶、巢尚之、徐爰、阮佃夫、王道隆、于天 寶、壽寂之、姜產(chǎn)之、李道兒、楊運長。據(jù)《南齊書·倖臣傳》,南齊著名 “恩幸”有:紀僧真、劉係宗、茹法亮、呂文顯、呂文度?
戴法興、戴明寶、巢尚之一直就是孝武帝劉駿的人,他們在政治上得勢, 完全是孝武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如史書上就說“世祖親覽朝政,不任大臣, 而腹心耳目,不得無所委寄。法興頗知古今,素見親待,雖出侍東宮,而意 任隆密?!币馑己苊靼?,孝武帝處理朝政大事,不喜歡委任士大夫出身的外廷 大臣,但是又不能缺少可以信賴的“心腹耳目”,于是特別重用戴法興,即使 在戴法興奉命侍奉東宮太子(即前廢帝劉子業(yè))時,仍然受到孝武帝的特別 信任。后來,戴法興成為前廢帝的輔政大臣,就是孝武帝本人的安排。怎么 能夠說是出于前廢帝的重用呢?戴明寶則是先追隨孝武帝,后來又成為宋明 帝的心腹。徐爰則是宋文帝提拔起來的,后來成為孝武帝信任的近臣。阮佃
夫在宋文帝元嘉時期,就跟隨宋明帝,后來在殺害前廢帝的政變中,阮佃夫 糾合于天寶、壽寂之、姜產(chǎn)之、李道兒、王道隆、楊運長等人,是立有大功 的,并在其后的論功行賞中封侯,他們在宋明帝時候都有很大權(quán)力,史書上 說:“時佃夫、王道隆、楊運長并執(zhí)權(quán)柄,亞于人主。巢、戴大明之世蔑如 也?!币馑季褪钦f,阮佃夫、王道隆、楊運長三人的權(quán)力,僅次于宋明帝,就 是孝武帝時期的戴法興、巢尚之等人也比不上。他們后來都被宋明帝選為后 廢帝的輔臣。
由此可見,恩倖在劉宋政治舞臺上之崛起、活躍,主要是由孝武帝、宋 明帝二人造成的,沈約在《宋書·恩倖傳》后面的“史臣曰”中,在評論 “恩幸”時說道:“世祖之泥滯鄙近,太宗之拘攣愛習,欲不紛惑床笫,豈可 得哉?”沈約將劉宋恩倖問題只歸因于孝武帝、宋明帝,應該說是卓識。
南齊的情況也差不多,如紀僧真在齊高帝蕭道成、齊武帝蕭賾兩朝都很 有權(quán)勢,蕭道成篡奪劉宋江山,紀僧真可以說是元從功臣,最后蕭道成的遺 詔也是交給他掌管的。齊武帝對紀僧真尤為欣賞,曾說:“人何必計門戶,紀 僧真常貴人所不及。”劉係宗也是蕭道成的元從功臣,廢黜劉宋后廢帝的命 令,就是他奉命起草的,蕭道成勉勵他說:“今天地重開,是卿盡力之日?!?一直到齊明帝蕭鸞時,劉係宗都很得勢,齊明帝還曾貶抑士大夫,說:“學士 不堪治國,唯大讀書耳。一劉係宗足持如此輩五百人?!比惴猎趧⑺螘r,曾 憑借投靠阮佃夫而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后來成為齊武帝蕭賾的心腹,進 人南齊后,先后受到齊武帝、齊明帝的重用。呂文顯、呂文度二人,情況也 都是差不多,他們基本上都是在齊武帝、齊明帝時活躍于政治舞臺。
“恩倖”是南朝政治史很有特色的一個大問題,他們?yōu)槭裁茨軌蚺d起、并 活躍于南朝的政治舞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東晉以來的門閥士族已經(jīng)走上 下坡路,他們的執(zhí)政能力已經(jīng)漸漸退化,無法滿足運轉(zhuǎn)國家機器的需要,這 是“恩倖”崛起的大背景。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恩倖”勢力的一 度空前膨脹,與君主的縱容扶持有很大關(guān)系。而就史實所提供的信息來看, 南朝“恩倖”勢力最為囂張的時期,并不是“荒主”當政的時候,而是在宋 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齊高帝、齊武帝、齊明帝等“有為”之主的統(tǒng)治
時期。這是因為,“恩倖”的本質(zhì)不過是依附于皇權(quán)的寄生物,皇權(quán)是它們的 權(quán)力之源,離開皇權(quán)他們便成無源之水。
基于此,我們有什么理由以“重用小人”為借口,來指責這群少年皇 帝——“荒主”呢?
最后,我們再從傳統(tǒng)道德評判的角度,說一下趙翼論點的偏頗之處。
何謂“荒主”?荒唐君主之謂也。我們不是經(jīng)常會說,少年輕狂,最容易 荒唐,的確,趙翼所列的7位“荒主”無一不是青年皇帝。看來,在趙翼眼 中,只有年輕人才會犯錯誤、才會荒唐孟浪。但史實表明,趙翼的這個價值 取向是有問題的,論荒淫、論殘暴,這批年輕的“荒主”,都不及那些已經(jīng)成 年的皇帝,如宋孝武帝劉駿、宋明帝劉或、齊明帝蕭鸞,他們才是真正的昏 君暴主。如果說這批年輕的“荒主”只是少不更事的荒唐,畢竟還有改過的 可能,因為他們都還有“可塑性”,而這些成年皇帝的行為,則是一種病入膏 肓、不可救藥的荒淫殘暴,他們猜忌成性、豺狼為心、殺人嗜血,才是真正 的“荒主”昏君!
我們不僅要問: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趙翼得出“荒主”的評判?說到這 一點,我們不能不說到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評價??梢哉f,正是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 評價標準,讓這群年輕的皇帝戴上“荒主”的“桂冠”。因為依據(jù)中國傳統(tǒng) 道德評判的邏輯,大凡被廢黜或亡國之君,往往就是昏君的代名詞。黃仁宇 就曾通過對宋前廢帝劉子業(yè)、齊東昏侯蕭寶卷以及南朝社會的評點,對傳統(tǒng) 道德評判的邏輯進行了質(zhì)疑,他說:“南北朝有時也被一般作家寫成一段士氣 消沉,人心不古的時代。宋前廢帝劉子業(yè)為姊山陰公主置面首30人。齊東昏 侯蕭寶卷鑿金為蓮花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同樣被斥 為無道,也同樣被稱為這紛亂時期代表。還沒有提及的則是他們都是20不到 的年輕人,生長深宮,事實上又無從發(fā)揮傳統(tǒng)帝王的功能,而兩人又相繼被 弒后在歷史上擔待千古罪名。有正則必有反,這樣看來,他們既已永遠的 稱為廢帝昏侯,可見得傳統(tǒng)道德觀念并沒有因為長期的政治分裂而全部淹 沒……”的確,在評價歷史人物時,本來不應以成敗論英雄,但千百年來, 我們卻一直都在用這種眼光審視南朝的歷史?;蛟S,現(xiàn)在該是反思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