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回家,按照慣例,陪老爸老媽吃吃喝喝,晚飯過后,各干各的。沒過一會,我的房門被老媽打開了,看到我在打游戲,老媽馬上板著一張臉:“這整天打游戲,到底打得有什么意思?有那個時間干點正事不好嗎?”以前我還會反駁一下子,現(xiàn)在都懶得反駁了,她說她的,反正我也“不干正事”這么多年了,早就習慣了。
近些年來,游戲一直是爸媽們眼中的洪水猛獸,沉迷游戲影響學習,導致近視,甚至學會偷錢充值。游戲真是百害而無一利嗎?
這里說一下我的小外甥,在家里我和他最有共同語言,我倆都屬于那種“不務正業(yè)”的。一款名為《我的世界》的游戲,我們都有玩,不同的是我的玩法就是蓋房子、種樹、養(yǎng)豬。而他玩得顯然比我要有趣得多:建云霄飛車、紅石電路、以及各種自動防御裝置、電梯,小屁孩在游戲中激發(fā)的創(chuàng)造力簡直讓我自愧不如。
難道他爸媽不怕他玩游戲沉迷嗎?當然怕!小孩能有多少自控力,你放開了當然沉迷了,但是他們比較開明的就在于從來不一棒子打死。游戲要玩,學習也不能落下。那么、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1、討價還價
游戲對于孩子不止是娛樂行為,還有社交屬性,如果小朋友都玩他不玩,就和同學們少了很多共同話題。但小孩的自制力確實不強,如果不給他加以限制,那可就真的如脫韁野馬一發(fā)不可收拾。所以小孩打游戲一定要有規(guī)矩,比如一天能玩多久,什么時間玩等等,需要我們大人跟孩子商量好,允許討價還價,但是一旦制定就要嚴格執(zhí)行。
2、陪玩
陪玩不僅能讓家長們掌控孩子玩的游戲,把一些粗制濫造或者不適合孩子的游戲排除掉。還能讓親子之間多出好多話題可聊。不說親子,就我和一年見幾面的外甥能坐一塊敞開了聊,不也靠游戲嗎?
3、挑選好玩的大作
作為常年“不務正業(yè)”打游戲的專業(yè)人士,我挑選游戲這方面口味叼得很,要玩嘛,就一定要玩大作,那些劣質品可就算了吧。小外甥想玩哪些游戲的時候,老姐一般也會找我咨詢。前面說過的《我的世界》,以及《紀念碑谷》、《荒野之息》,又或者推薦等他稍大點玩的《文明》,都是特別好的游戲。
4、花式分散孩子的精力
游戲里能體驗我們生活中玩不到的東西,而不少孩子沉迷游戲,也都是現(xiàn)實生活空虛,所以才會在游戲中找刺激。我的小外甥,日常要學英語、要養(yǎng)貓、要玩足球……有太多的事讓他的生活過得特別充實,而游戲,只是他日常娛樂的一小部分。
戶外教育網提醒您:只要家長們把握好玩游戲的度,游戲摧毀不了下一代,沒有什么東西能摧毀下一代,除了跟不上時代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