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guān)注“中國詩歌網(wǎng)”
《悲傷》
作者:艾華
這輩子,我都學(xué)不會
在田地里支起夾子
捕捉那些偷吃糧食的小田鼠們
看它們痛的嘰喳亂叫
身子抽搐個不止
我甚至還想出手把它們給放了
我的同伴們跟我可不一樣
他們會忽視小動物求助的眼神
同時還埋怨我手腳不夠利索
當(dāng)他們架起火來烤食小動物的時候
會拉我過去共享美味
我說什么都不過去,寧肯餓著
我不會做彈弓,不會垂釣
只會坐在石頭上,看遠方的天空
天空懂得我的悲傷,所以跟我一樣悲傷
有時候我想讓天空把我也帶走
有時候我連天空都不想多看一眼
我是多余的,天空也多余
我的那些同伴們,他們拉著我
讓我跟他們一起跳舞,讓我學(xué)他們
把那些花那些草都踩在腳下
我跟不上節(jié)拍,慢慢被疏遠了
一個人躲在山洞里,與野獸為伍
當(dāng)那些野獸舔著我的時候,我想哭出聲來
詩人簡介:
張閩禮,筆名艾華,山西忻州人,出生于1964年7月31日,從八十年代開始寫詩。
特邀專家點評
眾所周知,詩歌相當(dāng)大的作用,在于激發(fā)人們感知生命和敬畏生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普世情懷?!侗瘋愤@首詩好就好在詩人在“不會”與“會”之間,在良知與道義之間,在生命與殺生之間,在敬畏與漠然之間,恢復(fù)和凈化著人類應(yīng)有的“初心”。
先看看這首詩的“不會”以及“我跟不上節(jié)拍”的情形:“這輩子,我都學(xué)不會/在田地里支起夾子/捕捉那些偷吃糧食的小田鼠們/看它們痛的嘰喳亂叫/身子抽搐個不止/我甚至還想出手把它們給放了”以及“我的那些同伴們,他們拉著我/讓我跟他們一起跳舞,讓我學(xué)他們/把那些花那些草都踩在腳下/我跟不上節(jié)拍,慢慢被疏遠了”。在這里,“不會”以及“我跟不上節(jié)拍”,看似“我”的落伍、不入流,而正是這層“隔膜”所形成的“情感主體”和“意志主體”,才使我們強烈的感受到“我”的“隔膜”并非是自我封閉形成的,而是人類缺乏敬畏生命的“準(zhǔn)幸福”之殤,之隔。正是在這個“痛點”上,詩人寧可用異端的思維方式,哪怕是極端的“會”的方式:“一個人躲在山洞里,與野獸為伍/當(dāng)那些野獸舔著我的時候,我想哭出聲來”。這個“與野獸為伍”的方式,是無奈的“會”,有代價的“會”,或是能喚醒的“哭”,于是,我的“會”就成了這樣一種定勢:“只會坐在石頭上,看遠方的天空/天空懂得我的悲傷,所以跟我一樣悲傷”。
由此可見,詩人正是從生命與殺生之間,洞察到人類在合理外殼下的“準(zhǔn)幸?!笔呛蔚鹊摹凹w無意識”,詩人試圖在敬畏與漠然的對峙中,將人類拉回到人人所需要的“普世情懷”之中,將“普世情懷”反哺于蕓蕓眾生。
特邀專家:盧輝
中國詩歌網(wǎng) (www.zgshige.com)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是以建立“詩歌高地 詩人家園 ”為宗旨的官方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平臺。設(shè)有品牌欄目“每日好詩”,每天推薦一首原創(chuàng)好詩,并邀請詩壇大咖點評。“每日好詩”稿酬500元。
點評專家名錄
以姓名拼音為序,排名不分先后
陳先發(fā)、曹宇翔、耿占春、顧建平、洪燭、霍俊明、簡明、蔣浩、雷武鈴、冷霜、李少君、李建春、劉向東、梁曉明、盧輝、羅振亞、莫真寶、榮光啟、樹才、譚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詩、汪劍釗、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強、西渡、楊克、楊四平、楊慶祥、楊墅、余怒、葉舟、臧棣、張德明、張清華、張定浩、茱萸等。
△
欄目主持: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