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曾說過,“多數(shù)領導需要學習的不是該做什么,而是停止做什么?!?/p>
沒錯,我非常同意這一點。你能想象得出老板承認失敗、并表示自己正在努力停止繼續(xù)犯錯嗎?或許很難,因為老板有充足的理由不這么做。他們要維護良好的氛圍,并致力于一些積極的舉措。通過獎勵與表彰體系來評價自己做了什么。領導會因做了某些事情而受到好評,卻很少會因停止做沒有任何效益的事情而得到認可。
那么,究竟錯在哪里了?
我發(fā)現(xiàn),影響人們發(fā)展的20個缺陷中,很少是與技能、智商或性格相關的,相反,人際行為,通常是領導行為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針對其他人表現(xiàn)出的一些交際性缺陷對領導力的發(fā)展影響巨大。通常來說,這些缺陷異常煩人,甚至會毒害你的日常工作環(huán)境。我試著梳理出以下20個“壞行為”,供大家自察:
求勝欲太強 無論是否值得,都要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勝利。
強加太多的價值 每次討論的時候總要發(fā)表一番自己的高見。
評判他人 對他人進行等級劃分,并將自己的標準強加于人。
給出消極評價 嘲笑他人,說一些刻薄尖銳的話,以顯得自己聰明過人。
張嘴就是“不”、“但是”抑或“然而” 過多地使用否定式過渡語,實際上是在告訴對方“你錯了,我才是對的”。
告訴世界自己有多么的聰明 總是要告訴周圍的人自己比他們想象的要聰明得多。
亂發(fā)脾氣 情緒波動,將發(fā)脾氣作為一種管理方式。
否定,或“讓我來告訴你這樣做為什么行不通” 即使沒有向我們征求意見,也要將消極的想法傳達給他人。
獨占信息資源 拒絕信息共享,以獲得或維持獨享信息的優(yōu)勢。
不會認可他人 不會贊賞獎勵他人。
喜歡邀功 最招人厭煩的是總是夸大自己的貢獻,事事邀功。
找借口 總是把自己的壞習慣歸結(jié)為某種無法改變的原因,以此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把一切都歸咎于過去 總是把自己的過失歸咎于以往的人或事,為自己尋找“替罪羊”。
厚此薄彼 未能公平對待自己周圍的人。
拒絕道歉 拒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承認錯誤,無視自己給別人帶來的不利影響。
不愿傾聽 這是最具消極-攻擊性的無禮行為。
不懂得感激 缺乏最基本的素養(yǎng)。
處罰傳達信息的人 錯誤地攻擊那些本來想要幫助自己的人。
推卸責任 責備所有的人而不自責。
過度自我 把自己身上那些無法改正的缺點看成是一種美德,總是強調(diào)“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不可否認,這些糟糕的行為聽起來就像是恐|怖屋(chamber of horrors),令人毛骨悚然。想想誰會愿意和一身臭毛病的人一起工作呢-可是我們每天都在讓同事忍受自己的種種不足。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問題很少會同時出現(xiàn)。你可能知道某個人存在一兩個缺點,但很難發(fā)現(xiàn)成功人士會表現(xiàn)出多種問題。
好在改正這些缺點并不難。每個人都具備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能。例如,表達謝意不夠的解決辦法就是時刻記住說“謝謝”。不習慣道歉,就學著說“抱歉,下次我會做得更好”。不善于傾聽,就學會閉嘴支起耳朵……盡管看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卻并沒那么容易。因為,雖然我們都知道該如何做,但是通常會對平時的許多糾正機會視而不見。
我們都根據(jù)上列缺點進行自檢后,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多種壞習慣。對于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嚴重的問題,請從中挑出一兩個看起來最嚴重的問題,再來明確自己從何下手并在工作中做出實質(zhì)性的改變,不失為一個理性的選擇。
作者:馬歇爾·戈德史密斯,全球高級領導者教練領域的先驅(qū)與權(quán)威者,《福布斯》“五位最受尊重的執(zhí)行教練”之一,8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