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過半,從百般呵護的小寶貝,變成了懶散貪玩不招人待見的小可憐,這段時間成為孩子們離家出走的高峰期。
唐唐老師看到最近發(fā)生的一些新聞,“孩子離家出走”這六個字,一看到便會不由自主的心慌。
自貢一位父親因為學習問題教育了孩子,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原本應該去補習班的孩子卻不見蹤影,失聯(lián)11個小時后最終被民警找回!
平?jīng)鲆晃?歲的小男孩,平時比較調(diào)皮,因為母親管教比較嚴厲,孩子賭氣離家出走,獨自一人逆行上了高速,多虧好心司機報警,民警及時將孩子帶回,沒有造成嚴重后果。
深圳一位14歲的男孩于7月中旬離家出走,據(jù)家長說,孩子性格比較孤僻,因為爸爸是二婚,自從和現(xiàn)任妻子生了二胎之后,孩子就頻繁離家出走。
孩子離家出走是親子矛盾的極端表現(xiàn),每一個極端行為的背后,都有醞釀許久的情緒,歸根結(jié)底還是溝通問題。
孩子慢慢長大也會有許多自己的想法,而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需要我們做家長的時刻監(jiān)督。但是孩子一旦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離家出走意愿就會逐漸強烈。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性格,孩子優(yōu)秀與否,和父母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經(jīng)常說這些話,更容易造成孩子離家出走的現(xiàn)象。
“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別人!”
很多孩子都是聽著父母講“別人家的孩子”長大的,父母們總是夸大別人孩子的優(yōu)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比,多少孩子心里也曾偷偷地想過:你也不如別人的父母啊。
每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長,聰明的父母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發(fā)掘孩子的潛力,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貶低孩子的能力。
“為了爸爸/媽媽,你就不能好好學習嗎”
“你看媽媽為了你,工作那么辛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所有最好的都給你了,你就算為了媽媽,好好學習行不行?”
這句話的確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沖擊,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累贅,給父母造成了困擾,帶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去學習,能學好嗎?
“哭什么哭,再哭我打你了!”
有些爸媽一聽孩子哭,就心煩意亂立馬阻止,尤其一些男孩的父母認為,男孩子哭缺少男子漢氣質(zhì),堅決不允許孩子哭,甚至告訴孩子哭很丟臉。
孩子委屈時,哭可以緩解情緒。
孩子年齡小,不懂得如何調(diào)節(jié)情緒,想哭就讓他哭會吧。
父母可以耐心等孩子哭完后再跟他講道理,請注意別在孩子哭的興頭上講,因為這時候孩子聽不進去;
也別為了不讓孩子哭而妥協(xié),這會讓孩子以后拿哭做殺手锏來達到目的。
放假期間,孩子想要放松,家長想要孩子查缺補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個時候,親子關(guān)系容易出現(xiàn)緊張。作為家長,一定要調(diào)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