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的攻略,曾幻想過丟掉工作丟掉壓力,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西藏洗滌心靈。說到進藏,人們總是第一反應走一次318川藏線,看雪白的雪山,朝圣的人們,走最險最野最質(zhì)樸的路……
走過舊式318的人兒都是慶幸的,因為從前的318路況雖然不好,卻是真的質(zhì)樸。眼看天堂風景,人在地獄路途。318美在在這樣不平凡的路有種種不平凡的故事等著發(fā)生……但終究是夢一場,因為,美麗的埡口可能要變成過去式了。
雖然對于帶動西藏的運輸跟交通方便,但是對于愛旅游愛越野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個遺憾了
第一個被替代的埡口
1.二郎山埡口 海拔3600m
現(xiàn)在的二郎山隧道從前是二郎山埡口,從前在四川進318主道必經(jīng)之路,在二郎山的埡口還能看到貢嘎山,在2001年二郎山隧道全面通車以后,舊的318已經(jīng)慢慢的縮短時間了。
從前在二郎山需要翻山越嶺,漫長的凹凸不平的土路與現(xiàn)在的隧道相比較,足足減少了三個小時,只需要五分鐘就能穿過二郎山,順利到瀘定。每年的初秋開始,樹葉漸漸被染成紅色,過了這個關(guān)卡,后面的植物都漸漸被染成紅色。
2.折多山埡口,海拔4298m
“康巴第一關(guān)”海拔4900m的折多山,埡口在4200m處。與康定市落差1800m,過完折多山,就是真正進入甘孜了。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地,折多山屬于大雪山脈,如果你是5,6月進藏的,很有可能進藏前的第一場雪就是在這里開啟。翻過折多山,藏漢文化開始有明顯的分割了。
第二個被替代的埡口
3.高爾寺山埡口,海拔4412m
高爾山埡口是拍照貢嘎山,折多山雅拉神山的觀景好地方,位于新都橋和雅江之間,上山的道路不好走,在2015年高爾山寺的隧道已經(jīng)全面通車。
第三個被替代的埡口
4.剪子灣埡口,海拔4659m
在藏語里稱之為“惹瑪那扎”,意為羊子山,這里是進入甘孜地區(qū)以后第一個可以欣賞到蜿蜒的公路的地方,名副其實的“天路十八彎”,沿路都是高大的杉樹。
在2014年剪子灣隧道已經(jīng)正式對社會車輛開放同行,全隧道長2230m。建議不要走隧道,不能錯過剪子灣的茶馬古道的樣子。
5. 卡子拉山埡口-,海拔4718m
在高原如何分辨海拔,我想第一堂課就是在卡子拉山了,從剪子灣一直到這里海拔逐漸上漲,海拔的高度跟植物的高度是呈反比的,云霧逐漸散去,漏出了西藏藍的天空,從高大的杉樹,漸漸變成草甸,一般4500以上,基本都是高原草甸了。
6.海子山埡口,海拔4685m
理塘縣西行70km處,出現(xiàn)一處寬淺平緩的埡口,這是海子山埡口,由于埡口附件有一個姐妹湖,得名海子山。平緩的高原湖泊鑲嵌在貢格爾草原上,像兩顆璀璨的明珠。
7. 宗拉山埡口——海拔4150米
過完理塘的海子山,這是西藏界后的第一個埡口,同時也處在橫斷山脈中最經(jīng)典的部分,這里是個起點,但是更像一個十字路口。
8.拉烏山埡口,海拔4180m
清晰的記得7月的拉烏山埡口下著雨夾雜著冰雹,一個小男孩在7月里雙耳冷的發(fā)紅在向來往的車售賣雪蓮花。
如果不下雨,就會感受到身邊的草甸和看似平緩的山路,其實海拔一直在悄悄攀升。
9. 覺巴山埡口,海拔3911m
繞著覺巴山你會看到一片片荒涼的山體裸露出來,看起來多了分野性,這是橫斷山脈著名險段路段。
行至覺巴山下的小村,總共大約8公里的路程。在2011年前后,這8公里可以說是整個川藏線上路況最差的一段。狹窄的路面即使對有多年駕駛經(jīng)驗的司機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而滿地的碎石更是騎山地車朋友嚴峻的考驗。
10.東達山埡口,海拔5008m
東達山位于西藏左貢縣境內(nèi),為川藏線上第二高埡口。夏季草坪青綠,牦牛成群,風光極為美麗。東達山埡口的標示和實際高度有點出入,實際測量有5100多米,已經(jīng)接近了珠峰大本營(5200米)的高度。
當山下的瀾滄江河谷還是高達30度的炎炎夏日時,東達山埡口的氣溫竟然降到了零度以下。
11.安久拉山埡口,海拔4475m
與眾多名山大川的埡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口平緩得出奇。就是這座看上去不起眼的屬于伯舒拉嶺山脈的安久拉山埡口,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分水嶺。翻越了埡口,也就由怒江流域進入了生長傳奇與神話的雅魯藏布江流域。
(題外話:下山后波密到通麥這段路會出現(xiàn)這三道橋,最小最窄的橋是最早四川運輸貨物到西藏,那道橋是不通車的,只能通過人工背過去。第二道橋在0幾年的時候還在使用,是第一道通車的橋,然后現(xiàn)在走的就是第三道新橋了,橋后面的山是以前進藏的必經(jīng)之路,路況不好,繞完時間需要一天,一塞車,聽老驢友說茶葉蛋要價40)
12. 色季拉山埡口,海拔4725m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林芝縣以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是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的分水嶺。站在色季拉山埡口還能看到喜馬拉雅山東端的最高峰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但因常年云霧繚繞能見其真容那就得靠運氣了。
第四個將要被替代的埡口
13米拉山埡口,海拔5031m
米拉山因其高大雄奇而成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飄撒著許多祭山的經(jīng)幡和印有經(jīng)文的龍達,還矗立著一座標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
這里是進朝圣之路最后一個埡口了,翻越米拉山正式到達拉薩。米拉山旁邊現(xiàn)在是開了一個財神湖的地方,比較少人去,湖水特別干凈。
而埡口不遠處已經(jīng)見到正在修建的隧道了,18年的9月30號將會全面通車,而除了這些已經(jīng)有標明什么時候通車的隧道,一路上從四川過來翻山越嶺的也是見到不少搭橋鋪路的。
心動不如行動,從前的318只能留在心里了,慢慢的便捷會取代這些美好的過去。我想,只有走過318的人才明白,翻過一個個埡口的感覺吧。
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的時間把它放到你的朋友圈里!傳播正能量!
來源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