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論壇和博客上,總能看到不少慷慨激昂的文章,痛恨人心的麻木,評擊世風(fēng)的日下.這讓我想起曾經(jīng)在某本書上看過一位英國主教留在倫敦西敏寺的一篇墓志銘:
我年少時,意氣風(fēng)發(fā),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要改變世界,但當我年歲漸長,閱歷增多,我發(fā)覺自己無力改變世界,于是我縮小范圍,決定改變我的國家.
但是這個目標還是太大了.
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余,我將試圖改變的對象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從人愿,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
當我垂垂老矣,我終于領(lǐng)悟了一些事;我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法影響家人.
是的,我們所身在的這個世界也許不夠完美,人心也未必全都美好,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為什么我們不象這位主教那樣呢?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召周圍的人.如果大多數(shù)的人都這樣做了,那么這個世界就已經(jīng)很美好了.我們中國的古人不是也說過嗎?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作者:
白頭翁 日記本:
品味人生 修改]
2006年9月24日,13:07 星期日 晴
真正的高手
兩個釣魚高手一起到魚池垂釣。
這兩人各憑本事,一展身手,不大工夫,都大有收獲。忽然間,魚池附近來了不少游客,看到這兩位高手輕輕松松就把魚釣上來,不免有幾分羨慕,于是都有去附近買了釣竿來試運氣。沒想到,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釣也是毫無成果。
那兩位釣魚高手,個性卻相當不同。其中一位孤僻不愛搭理別人,只管享受獨釣之樂;而另一位高手,卻是個熱心、豪放、愛交朋友的人。他看到這些游客多久就到魚,就說:“這樣吧!我來教你們釣魚,你們?nèi)绻次覀魇诘脑E竅釣到魚的話,每十尾就分給我一尾,不滿十尾就不必給我?!彪p方一拍即合。
教完這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樣傳授一番。一天下來,這位熱心助人的高手,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指導(dǎo)垂釣者上,獲得了滿滿一大簍魚,還認識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時,左一聲“老師”,右一聲“老師”地被人叫著,備受尊祟。
同來的另一位釣魚高手,卻沒享受到這種樂趣。當大家圍繞著他的同伴學(xué)釣魚時,他更為得孤單落寞。悶釣一整天,檢視竹簍里的魚,遠沒有同伴多。[作者:
白頭翁 日記本:
品味人生 修改]
2006年9月24日,13:05 星期日 晴
人生
人一生到這個世界就是錯了,可是出生不出生由不得你,在乎父母,如果當時他們不愿意要你的話這個世界就沒有你了??墒且呀?jīng)來了,就不要抱怨,只有勇敢面對。
當一個人在逆境中的時候他會奮力掙扎,想方設(shè)法的逃脫,不是逃脫而是掙脫,而且也會掙脫,但有一點,也許你看為逆境,困難的,在你前面的人已經(jīng)不把它當回事了(經(jīng)歷的事情),已經(jīng)擺脫了它的束博,人說沒意思就沒意思,做也是做別人做過的事情,還自以為新鮮,自以為了不起。其不知以前的人都做過了。
世界上有一條通達的路,只是不好找到它。正直、信任、友情、和睦......很多的是做事的基礎(chǔ),要不就受到應(yīng)有的創(chuàng)傷,所以不要違反它,只能順著它去改變,這也是人的無奈之處,人在世界上所做的事都是被逼的,也有聰明的不用逼就會自動去完成。
我感覺想東西太累,所以就什么也不想了,這樣可以輕松一些,人有必要在世界上要多么有地位,多么有就名氣嗎?還是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呢?
個人有個人的見解,最少應(yīng)該能養(yǎng)活自己,有吃有穿就以足以,或許可以積少成多,知足就是幸福,知足就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