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6個廚房的進步設計,或者你曾經就吐槽避坑過,而如今經過設計改進和產品升級后,已然成為了“香餑餑”,誰用誰夸~
.01
階梯式水槽
記得曾經雙槽是水槽界扛把子,一邊洗菜一邊洗碗,簡直不要太方便。
但沒多久問題就顯露出來了,洗稍微大點鍋的時候,一個槽根本放不下,隨著吐槽源源不斷,大單槽的風頭又慢慢蓋過了雙槽。
不過大單槽也不完美,油膩膩的碗筷和蔬菜沒法一起洗,清潔也不方便。
于是,一個單槽、雙槽優(yōu)點于一身的升級版階梯式水槽,就這樣誕生了。
它有兩個階梯,一個是水槽內十幾厘米高的小階梯,可以在上面放解凍的食物、洗好的碗盤,或洗水果蔬菜等,當瀝水區(qū)用。
而且,洗大炒鍋、案板時,鍋把、另一半案板也能放在階梯上,對清潔空間幾乎無影響。
.02
感應式上翻柜門
為了提升廚房吊柜的利用率,柜門被設計成雙層上翻設計,下層的還行,上層的開完想關上就怎么也夠不著了。
于是,商家又把兩層柜門改成聯動的,拉下方的柜門,上方的就也跟著一并打開了,是方便了不少,但是這種五金件容易壞,而且壞了后,更換非常麻煩且很貴。
后來設計師又大開腦洞,給下層柜門處加個感應器,夠不著沒關系,只要碰碰下層柜門,就能自動控制上層柜門的關閉了。
.03
高低臺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廚房彎著腰洗菜,時間長腰酸得不行,炒菜的時候又架著胳膊,多炒幾個菜,胳膊就累得抬不起來......
好在部分設計師考慮到了業(yè)主的不適,將櫥柜設計出一組高低臺,水槽區(qū)高過炒菜區(qū)6公分左右,這樣的一點高度差,就讓做飯變得輕松太多了。
一般而言,高低臺差值保持在6-10公分就行,建議結合個人身高來計量合適的高度。
.04
臺面圓弧擋水條
廚房臺面一般都會加擋水條,一部分是彌補臺面和墻面之間縫隙,另一部分是防止水和油漬順著臺面流下去。
本來是為了衛(wèi)生,結果后來被啪啪打臉,因為擋水條的縫隙,反而成了一個藏污納垢的地方。
油污容易滲進玻璃膠里,用一段時間后,打膠的地方受潮后,勢必還會發(fā)霉變黑,滋生細菌。玻璃膠的位置就會發(fā)黃發(fā)黑,清潔起來特別麻煩。
于是,現在升級版的一體式“圓弧擋水條”臺面出爐了,不僅美觀還好打理。
.05
PD門
廚房無論是裝推拉門還是平開門,都存在一個問題:門扇占門洞空間,行走易磕碰,小廚房顯得局促不通透。
好在現在升級改造除了這種PD門,將推拉門和平開門的特色完美融合。
不同于傳統(tǒng)門只有90度開合角度,PD門實現180度旋轉開合,它可先推拉折疊成一半后再平開打開,十分節(jié)省空間,家裝、家具布置的靈活性也變得更高。
正常情況下,PD門兩扇合起來的厚度不到4公分,打開180度時完全不占洞口內空間,貼在墻面一側,行走也不受阻礙,對窄小的廚房十分友好。
.06
煙道柜
廚房煙道部分砌墻,為了遮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其實不局限于墻,也可以用定制柜方案,對這個原本的雞肋的地方做以改善。
這樣一來,用途從單純的遮丑墻變成了超薄收納柜。別看厚度只有十幾厘米,家里甭管有多少瓶瓶罐罐,它都能盡收其中。
而且,煙道一般都在灶臺旁,隨手放置、拿取調料十分方便,且釋放了臺面一定的空間,也免去了調料瓶粘油煙,產生黏膩感的困擾。
關上門以后,上連頂,厚與臺面齊平,整整齊齊,也毫無突兀感。
當然,已經砌墻包了煙道的,同樣可以用垂直收納,將煙道管壁利用起來。
如上圖,在煙道管壁上貼幾塊洞洞板,用來收納廚房小工具、調料盒等,就在灶臺旁,用起來也順手。
另外,洞洞板可以選擇后面是掛鉤的,畢竟是在廚房這個充滿油煙的地方,能隨時取下來清洗,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