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在單親家庭越來越多。這當然不像小朋友想的那么簡單,爸爸媽媽分開了,我就擁有了兩個家。我可以爸爸家住幾天,媽媽家再住幾天。事實上,因為工作原因或經濟原因,孩子不能帶在身邊,而是給一方家長負擔或者是直接給老人撫養(yǎng)。這真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案例一
有一對夫妻育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他們在離婚之前不斷的詢問孩子“你要跟爸爸還是要跟媽媽”。這姐弟兩個,非常的痛苦和糾結。因為跟爸爸吧,就見不到媽媽了,跟媽媽又見不到爸爸了。在這兩個孩子的記憶當中,媽媽從來就沒有說過爸爸的好話。姐弟倆想來想去,沒個結果,常常偷偷抹眼淚。
就在姐弟倆沒法決定的時候,媽媽毅然決然的跟爸爸離了婚,離開了這個家,甚至沒有跟孩子打個招呼。爸爸就說“媽媽去了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啦。你們不要想她了”。這樣的話如何能安慰孩子,姐弟倆難過焦慮,無心上學。一次,弟弟發(fā)了高燒,由于爸爸在外面工作,不知道家里的情況,年幼的姐姐只能扛起成年人的責任,她求鄰居幫忙,才把弟弟送到醫(yī)院打針。孩子生病了能打針吃藥,孩子內心的痛苦和折磨呢?
這樣家庭的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第一,他們很難相信別人了,連最愛自己的媽媽都拋下了自己,何況其他人呢。第二。感覺人心冷漠,繼而封閉自己。第三,很容易發(fā)生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疾病。第四,與和諧溫暖家庭中的孩子相比,他們可能在學業(yè)婚姻工作中遇到更多的問題。
案例二
有一個參加我夏令營的孩子,他每天的口頭禪就是“拿刀殺死爸爸,拿火燒死爸爸”。我跟孩子媽媽溝通時,剛開始孩子的媽媽還非常的有禮貌,可是隨著話題深入,孩子媽媽的情緒越來越大,他說就應該讓孩子殺死爸爸,燒死他就對了,然后不斷控訴孩子爸爸有多么魔鬼,多么壞蛋??墒撬齾s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被她指責為魔鬼壞蛋的那個男人曾經是她的丈夫,現(xiàn)在以后都是她孩子的父親。
單親家庭當中無論孩子是誰撫養(yǎng),他的監(jiān)護人(爸爸、媽媽、老人或者姑舅等)在撫養(yǎng)這個孩子的時候難免會有諸多的抱怨、指責、委屈、仇恨灌輸?shù)胶⒆拥男闹校墒羌词箖蓚€人的婚姻關系已經結束,孩子還是兩個人的血肉,這種血緣關系是結束不了的。孩子從心底里,既不想媽媽是壞人,也不想爸爸是無惡不赦,他只是希望爸爸和媽媽都是愛他自己的,而不是仇恨彼此。否則很容易讓孩子心里生病,人格分裂。
案例三
有一個小孩子,父母離婚之后考慮孩子年齡還小,不到四周歲,所以分手之后還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但這個孩子不知為什么,就是會經常鬧情緒,生病,不上學,總是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朋友介紹來我這里,孩子一邊玩沙盤,我一邊跟他進行意向對話。當讓他形容自己的家是用什么做的時候,他抬頭望了望我,然后跟我說:“如果你讓我叫你阿姨媽媽我就告訴你?!?/span>
當他說完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眼眶濕潤了。我非常認真的問他:“那阿姨媽媽可以先擁抱你嗎?”然后這個孩子非常開心的說:“可以,你還可以親親我?!庇谑俏矣昧Φ膿肀Я撕⒆?,親了親他的額頭。這孩子失落的說:“我們的家就像玻璃做的房子,而且是碎的不能再碎的房子?!奔词购⒆雍苄?,他就真的不知道家里發(fā)生了什么嗎?只不過他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案例四
有個女孩。在父母離異之后,沒有被問到是跟誰,而是直接由兩夫妻協(xié)商好跟隨爸爸生活。但是你從她身上和臉上很難看到憂傷和悲哀,看到的經常是陽光燦爛般的笑臉。參加各種學校班級活動。然后對爺爺奶奶也非常的尊重,對爸爸非常的理解。
父母應該養(yǎng)育孩子,即使離婚了,這一點也不能動搖和改變。我們會見到一些當父母的,以收入不夠、再婚家庭不接納、孩子不喜歡自己等等理由來拒絕撫養(yǎng)孩子。更有甚者,自己不要孩子,老了卻還要孩子來撫養(yǎng)自己。這只會給孩子造成進一步的傷害。還好大部分的父母是有責任心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像案例四中的女孩那樣健康陽光,快樂平安的成長。那么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應該如何做呢?
不論你是因為什么原因分開,既然事情已經發(fā)生了,我們一定要有責任心和擔當,不要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卸的伴偶身上,更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和他的另一方的爸爸或者媽媽為仇為敵。要寬容,理解和接納,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我和你爸爸媽媽的夫妻關系結束,但是我們和你的關系是永遠存在的,不會因為我們的關系結束而拋棄你,我愛你關注你,一如既往。
有一些家長覺得由于自己的離婚行為,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所以在孩子面前總是有愧疚心理。情緒好的時候會允許孩子做一切事情,而情緒低落時,又會惱羞成怒,拿孩子撒氣。這樣做既傷害自己,又傷害孩子。我們以離婚的方式為做過的事情負起責任來,跟孩子沒有關系,因此我們對孩子的愛既不要帶有愧疚,也不要帶有過多的償還心理。這樣不利與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一定要做情緒平和,認知完整的家長。
不論是與前夫還是前妻,我們一定要會合作,讓孩子感受到你們的寬容和諒解。這樣孩子在你們的影響下才能更好的認識人際關系,更容易和人相處,信任他人,也更能專心學習,而不至于在父母的爭斗中煩心。他的身體、心理、人格才會更健康,更健全。更穩(wěn)的走好自己的和美幸福人生之路。
即使不愿意自己主動去跟對方聯(lián)系,也可以允許鼓勵孩子多跟對方溝通。允許孩子和對方通話視頻,讓孩子真真實實的感受到雙方的愛的滋養(yǎng)。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意味著就是有問題的孩子。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擔當和責任心,有足夠的包容心、寬容心、接納心,就能夠培養(yǎng)出健康、陽光、自信、勇于克服困難的孩子。愿我們以更多的愛和包容去對待孩子,我們終將老去,孩子也終將長大。所以不論是為了孩子還是自己,我們一定讓自己內心強大,豐盛,充滿喜悅,平和,做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父親或者母親!
趙新月潤澤心靈
你若有故事,歡迎前來傾訴。
歡迎訂閱趙新月潤澤心靈。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