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估值是指著對企業(yè)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一般來講,公司的資產及獲利能力決定于其內在價值。公司估值是投融資、交易的前提,公司估值是一項藝術,需要大量的經驗。
財務模型和公司估值模型是進行公司估值的重要工具,廣泛運用于籌集資本、收購合并、公司重組、出售資產或業(yè)務、新股發(fā)行上市等各種交易.
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非上市公司估值方法可分為三類:市場法、收益法、資產法。
一、上市公司估值方法
1、相對估值方法
相對估值法簡單易懂,也是最為投資者廣泛使用的估值方法。在相對估值方法中,常用的指標有市盈率(P/E)、市凈率(PB)、企業(yè)價值(EV)/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倍數等,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
市凈率=每股價格/每股凈資產
EV/EBITDA=企業(yè)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其中:企業(yè)價值為公司股票總市值與有息債務價值之和減去現金及短期投資)
通過行業(yè)內不同公司的比較,可以找出在市場上相對低估的公司。采用相對估值指標對公司價值進行分析時,需要結合宏觀經濟、行業(yè)發(fā)展與公司基本面的情況,具體公司具體分析。與絕對估值法相比,相對估值法的優(yōu)點在于比較簡單,易于被普通投資者掌握,同時也揭示了市場對于公司價值的評價。但是,在宏觀經濟出現較大波動時,周期性行業(yè)的市盈率、市凈率等相對估值模型的變動幅度也可能比較大,有可能對公司的價值評估產生誤導。在這種情況下,相對與絕對估值模型的結合運用,可有效減小估值結論的偏差 。
2、絕對估值方法
使用EXCEL建立股利折現模型和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股利或者未來的自由現金流,然后將其折現得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自由現金流是指公司稅后經營現金流扣除當年追加的投資金額后所剩余的資金。
與相對估值法相比,絕對估值法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較為精確的揭示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
二、非上市公司估值方法
1、市場法之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選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后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
2、市場法之可比交易法
挑選與初創(chuàng)公司同行業(yè)、在估值前一段合適時期被投資、并購的公司,基于中小企業(yè)融資或并購交易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從中獲取有用的財務或非財務數據,據此評估目標公司。
可比交易法不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而只是統(tǒng)計同類公司中小企業(yè)融資并購價格的平均溢價水平,再用這個溢價水平計算出目標公司的價值。
3、收益法之現金流折現
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資本成本,對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進行貼現,公司價值即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
4、資產法
資產法是以公司發(fā)展所支出的資金為基礎,來對企業(yè)進行估值。
這個方法給出了最現實的數據。其不足之處在于假定價值等同于使用的資金,投資者沒有考慮與公司運營相關的無形價值,沒有考慮到未來預測經濟收益的價值。所以,資產法對公司估值,結果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