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閃光的生命在亂世中凋零,此后長期在歷史檔案中靜默,被歲月塵封。2011年,大田縣在申報中央蘇區(qū)期間,一個重要人物被發(fā)現(xiàn),還原了一段歷史真相。大田一直以來被認定為是1937年2月才建立的“游擊區(qū)”,而沒有被認定為中央蘇區(qū),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將大田的組織史向前推進了8年。
葉炎煌生前照片
《福建民報》報道葉炎煌犧牲的消息
廈門市死難烈士追悼大會贈給葉炎煌家屬的牌匾
葉炎煌生前閱讀的一些醫(yī)藥書籍
他叫葉炎煌,原名葉延環(huán),1909年11月出生,大田縣華興鎮(zhèn)京口村人。1927年,在廈門求學期間參加革命斗爭,不久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12月,任共青團廈門市委書記,為開國上將葉飛的入團介紹人。1934年7月,在廈門被捕,后被解往福州,同年10月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壯烈犧牲,時年26歲。
尋找葉炎煌
2011年11月,大田縣黨史研究室外調人員在廈門市圖書館查閱黨史資料時,發(fā)現(xiàn)1934年10月25日《福建民報》第七版刊登的一則消息:“保安處今晨槍斃共產(chǎn)犯六名……葉炎煌,二十六歲,男性,大田人”。
葉炎煌是誰?他的事跡在家鄉(xiāng)少有人知?!盀榱肆私鈱嵡椋覀兌啻伪几案V?、廈門等地深入查檔。”時任黨史研究室主任廖舒靜回憶說,歷時8個月,才把一個被歲月塵封的英靈慢慢地挖掘出來,并找到了他的后人。
而葉炎煌又是怎么犧牲的?他生前從事的是什么職業(yè)?這一切都不得而知。由于年代久遠,許多知情者相繼離世,尋訪過程十分艱難。
2011年12月,外調人員再次來到了廈門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有了更為翔實的發(fā)現(xiàn)?!霸谝粋€資料袋里,找到了葉炎煌的烈士登記表、全身照和烈屬優(yōu)待證?!边@些文史資料,讓外調人員特別興奮??墒橇覍賰?yōu)待證應該是在烈屬手中啊,怎么會放在陳列館里?
優(yōu)待證是在葉炎煌犧牲后17年,即1951年由廈門市人民政府頒發(fā)的。家長欄寫著:葉錦文,與烈士關系為父子;住址:廈禾路22號。
原以為有了這些資料后,再找到葉炎煌的后人應該不會太難。外調人員分別來到廈門市民政局和公安局查詢有關葉錦文的資料,結果令人失望。全省叫葉錦文且年齡相仿的有七八個,但在廈門居住的沒有一個。廈禾路幾經(jīng)拆遷改造,找不到舊模樣,也無從找起。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3月,在各方努力下,終于找到一個葉錦文當年的鄰居,并與他取得聯(lián)系,得知葉錦文兒子葉偉忠現(xiàn)已定居香港。很快,外調人員和葉炎煌的后人見了面,見到了葉炎煌革命烈士證明書以及一些相關相片,有關葉炎煌的革命事跡慢慢地被呈現(xiàn)。
葉炎煌犧牲后,其妻黃秀珍被國民黨追殺,逃至香港后轉至新加坡。才兩周多的兒子葉錦文,交由葉炎煌母親的陪嫁丫環(huán)劉宙春撫養(yǎng)成人。直到1976年,葉錦文才與母親黃秀珍在香港相認。
新中國的奠基石
在葉炎煌烈士為數(shù)不多的遺物中,有一張他的黑白半身照。照片中的葉炎煌戴眼鏡、著西裝、系領帶,頭發(fā)后梳,鼻梁挺拔,前額飽滿,目光炯炯,儒雅之中難掩其勃發(fā)英氣。那么,照片主人葉炎煌又經(jīng)歷了一段怎樣的人生歷程呢?
“葉炎煌祖輩歷代行醫(yī),擅長麻疹、小兒諸癥,在當?shù)仡H負盛名。自幼隨父外出到泉州、廈門等地行醫(yī)。1919年,舉家遷到廈門,進入新式學堂學習?!绷问骒o介紹。
葉炎煌求學期間,中國正值軍閥混戰(zhàn),各路軍閥窮兵黷武,爭搶地盤,屢屢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鬧劇。葉炎煌受學校里思想進步人物的影響,吸收了先進思想以及革命道理,喜歡閱讀《新青年》《向導》之類的進步報刊,也讀了《共產(chǎn)主義ABC》《共產(chǎn)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讀物,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7年,18歲的葉炎煌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廈門霞溪仔開一家“葉麗春堂”中藥店,以醫(yī)生身份為掩護從事地下革命活動。
1927年12月,葉炎煌任共青團廈門市委書記?!霸谒呐ο?,大量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活動中來,出色地領導了廈門共青團組織,使青年學生日益成為革命斗爭的中堅力量。”廖舒靜說,1931年11月5日,中央巡視員姚仲云給中央報告廈門市委工作情況,要求中央緊急解決關于經(jīng)費問題,他在信中留下了收款地址和收款人正是葉炎煌。
1926年5月,中共廈門特別支部成立后,陸續(xù)派出黨員骨干分子到閩西及泉屬、漳屬各地開展建黨活動。1929年初,葉炎煌接受中共廈門區(qū)委的委派,返回家鄉(xiāng)開展黨的工作,建立中共大田特別支部,大田的工農(nóng)革命運動從此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
1934年8月1日晚,共產(chǎn)黨員傅柳、沈水金在廈門公園西門附近張貼青工畫報,被國民黨抓捕,廈門中心市委機關遭到破壞。葉炎煌也因共產(chǎn)黨員身份暴露被捕,他在獄中歷經(jīng)酷刑,堅貞不屈。同年10月25日,被省保安處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年26歲,并被秘密掩埋。
在葉炎煌英勇就義的15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陳毅元帥為葉炎煌烈士家屬題寫了“新中國的奠基石”的牌匾,以示褒獎和紀念。
葉飛入團介紹人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大田縣黨史研究室發(fā)現(xiàn)葉炎煌還是開國上將、原海軍司令員葉飛的入團介紹人。
“由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的《葉飛回憶錄》一文中,第二章《踏上革命征途 走向革命之路》詳細地介紹了葉飛入團的情況?!绷问骒o介紹,葉飛在省立第十三中學(今廈門一中)上學時,正是大革命的高潮,各種思潮涌進鷺島,革命氣氛很濃厚,葉飛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和左派的同學互相傳看進步書刊,一起議論時事政治。
1927年,大革命的失敗,讓葉飛認清了國民黨的反動面目,14歲的他堅定地接受了共產(chǎn)主義思想,下定決心走革命道路。
“大革命雖然失敗,但革命不可能撲滅,火種依然存在?!绷问骒o介紹,共產(chǎn)黨的活動轉入地下,省立十三中學有位數(shù)學教師正是省委秘書長,他知道了一些葉飛的情況后,讓葉飛和他們參加一些秘密活動,發(fā)傳單、貼標語。
1928年下半年,福州、廈門的黨團組織開始恢復。15歲的葉飛勉強夠入團的年齡,廈門團市委書記葉炎煌找他談話,介紹他加入“CoY”(即共青團的簡稱)。同時,葉炎煌還交給葉飛入團后的第一個任務:在十三中學發(fā)展團員,建立團支部。很快,葉飛介紹了二哥啟存和同學郭礽疆入團,并建立了支部,選舉他任支部書記。
1928年冬,葉炎煌又找到葉飛談話,問他中學畢業(yè)后的打算。那時十三中是四年制,葉飛已讀完,再加一年預科,就可以考大學。葉炎煌告訴葉飛:根據(jù)他的工作表現(xiàn)和個人素質,組織上打算培養(yǎng)他,但要脫離學校,脫離家庭,放棄升學,完全轉入地下。葉炎煌問葉飛有什么想法。當年,葉飛滿腔革命熱忱,回答道:只要是組織需要,干什么都可以。
“葉飛上中學時期,正是第一次大革命從高潮到失敗的動蕩年代,也正是這個動蕩的年代,使他開始成熟,接受了共產(chǎn)主義的思想,從此終生獻身于革命事業(yè)?!绷问骒o說,葉飛在回憶錄中特別提到,他依然懷念那個朝氣蓬勃的時代,感謝帶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少年時代啟蒙者和同志們。
(采錄:鄭宗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