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掌上長沙
2018-09-19 9:22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19日訊(記者 周和平)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今日上午9時在長沙大幕開啟,來自40個參會國的代表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嘉賓、部分國家駐華使(領)館嘉賓、國內嘉賓等聚集星城,共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計。

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以“語言多樣性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作用:語言資源保護、應用與推廣”為主題,包括開幕式、全體會議、平行論壇、文化考察、閉幕式等。其中,以瀕危語言保護新進展、文化傳承與語言資源、世界語言地圖規(guī)范標準、2019國際本土語言年亞太地區(qū)實施方案、語言資源管理和運營、語言資源保護新工具和新技術為主題的多場平行論壇活動將在分會場進行,并將形成《岳麓宣言》。

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選擇湖南,這與語言保護的“湖南經(jīng)驗”相關。從2015年開始,湖南省正式啟動語言資源保護工作,成立了省級語言資源保護中心,共設立漢語言方言調查點99個,數(shù)量位居全國首位。2016年、2017年、2018年,湖南省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分別獲得國家立項21項、28項、25項,均位居全國第一,并形成了由省語委牽頭組織實施,地方語委、核心專家、調查團隊、攝錄團隊多方參與,官方民間共同保護、密切配合的局面。湖南省語言資源保護形成“湖南經(jīng)驗”并在全國推廣。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大約有6700種語言,其中40%的世界語言面臨消亡或正處于消亡的邊緣。教育部、國家語委2015年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在全國開展以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fā)利用等為核心的各項工作,目標是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收集記錄漢語方言、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口頭語言文化的實態(tài)語料,通過科學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規(guī)模、可持續(xù)增長的多媒體語言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