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不能跟老人一起睡,并非是迷信,而是經(jīng)過研究得出的
很多寶媽是職場女性,生了孩子后,就請家里的老人幫忙照顧,而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dāng)中,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另外也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這樣的方式可行,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寶媽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晚上千萬不要讓老人帶著孩子睡覺,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老人太辛苦。很多老人白天帶孩子,晚上還要跟著孩子一起睡,那樣整天都在圍著孩子轉(zhuǎn),一點休息時間都沒有,這樣就會導(dǎo)致老人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鄰居張大媽幫兒媳婦帶孩子已經(jīng)有半年時間了,半年前張大媽身體硬朗,頭發(fā)還沒幾根白的,但是半年之后再見到張大媽的時候,她一臉憔悴,臉色非常不好,而且頭發(fā)幾乎全都白了。很多老鄰居都關(guān)心張大媽的身體狀況,問張大媽是不是出現(xiàn)了什么意外情況,張大媽無奈的搖搖頭,只是帶孩子太累了,白天帶孩子,晚上又和孩子一起睡,有的時候孩子晚上醒好幾次要喝奶粉,老人只能起床給孩子沖奶粉。
但是等到孩子吃飽喝足了之后,很快就睡覺了,可老人卻一直瞪著眼睛到天亮,完全處在失眠的狀態(tài),時間長了臉色怎么能好呢?而且有的時候到了半夜孩子還會突然大哭,老人明明剛剛睡下,一下子就被吵醒了,把孩子哄睡之后睡意全無。所以,盡量不要讓老人帶孩子,這對老人的身體絕對是一種摧殘,其實老人白天幫忙帶孩子就已經(jīng)是對小夫妻最大的幫助了,不要再讓老人晚上也休息不好。最好是從小夫妻下班回家之后就一直自己帶孩子,這樣老人也能多休息一下,畢竟第2天還要和孩子“奮戰(zhàn)”。
第二,不利于建立親子關(guān)系。正是因為寶媽白天沒有那么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而孩子跟老人待在一起,所以寶媽才要利用晚上的時間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有些小夫妻回家后就一直玩手機,老人把飯菜端上桌,他們才知道起身吃飯,對孩子也是不管不問的,這樣的情況除了會讓老人太辛苦以外,也會導(dǎo)致孩子和爸爸媽媽之間的關(guān)系一點都不好,一方面,他覺得爸爸媽媽一點都不孝順老人,所以很鄙視爸爸媽媽的行為,而且在他們長大后恐怕會和自己的父母如出一轍,也不夠孝順。
而且因為寶爸寶媽沒有長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慢慢的孩子就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了,在他心里只認(rèn)為奶奶或者姥姥才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某一天爸爸媽媽想要帶著孩子一起睡,孩子還會特別拒絕,甚至大哭大鬧來反抗,非要跟奶奶或姥姥一起睡不可。所以即使是白天工作非常忙的寶媽,晚上最好也是自己帶著孩子睡,這樣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如果一直讓老人帶孩子的話,孩子和老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好,而不依賴自己的媽媽,這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畢竟老人照顧孩子只是一段時間,老人還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可能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后,老人就得離開子女家了,到時候孩子的心情會特別焦慮。
第三,老人太過溺愛孩子。有很多老人帶孩子的時候有些不講規(guī)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人也不會過多的約束孩子,實際上這樣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有弊端的,孩子很可能會越來越不講道理,甚至?xí)o家人出一些難題,有些孩子每天晚上玩的特別晚,甚至?xí)娴绞欢c鐘,有些老人不忍心批評孩子,所以就任由孩子玩,這樣一來不但老人休息不好,而且孩子也不講規(guī)矩,如果在父母跟前,孩子多半不會這么放縱,到時間就會乖乖的去睡覺,如果不睡覺的話,父母就會批評他們,所以孩子也是很懼怕父母的,因此最好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睡,這樣才有利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規(guī)矩,如果老人總是放縱孩子的話,那么孩子會很無法無天的,而且孩子睡得太晚也不利于他們的身體成長,時間長了他們的生物鐘都變得不規(guī)律了。
小編認(rèn)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最好都不要讓老人晚上帶著孩子一起睡,無論是出于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還是為老人的身體著想,或者是為了培養(yǎng)更好的規(guī)律性,都應(yīng)該父母晚上照顧孩子。大家認(rèn)同這個觀點嗎?你覺得老人帶孩子還有哪些不好的影響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