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30萬中國人的冤魂不共戴天!所以一提到日本人,咱們中國人大多都恨得咬牙切齒。
但奇怪的是,日本也遭到過美國的屠殺。廣島和長崎一邊一顆原子彈,日本的平民百姓死了將近40萬人,可是今天日本人竟然不恨美國人!
要知道,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過原子彈的國家(申明:搞試驗的不算,要不然中國當年核試驗也算是遭受過原子彈了)。
想想看,這一劍之仇難道不是不共戴天么?
從“死對頭”變成“好基友”
來看看一組數(shù)據(jù):美國向日本投原子彈的當天,廣島死了4.5萬人,長崎死了2.2萬人。當然,傷的就更多了,而且很多人因核彈的輻射陸續(xù)死去,截至2007年8月份,根據(jù)日本有關(guān)部門統(tǒng)計,廣島、長崎因核彈爆炸而死的人數(shù)分別超過了25萬人和14萬人(近40萬)。
然而,日本和美國竟然從當年的“死對頭”變成了今天的“好基友”,這是為何?
美國對日本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其實是從二戰(zhàn)德國投降開始的。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德國被蘇聯(lián)和美國瓜分,變成了東德和西德,東德由蘇聯(lián)接管,西德由美國接管。本來嘛,這是好事,就像大張偉的那首歌《果汁分你一半》,你一半來我一半,大家開心樂開懷。
可是你別忘了,之所以平半分,是因為兩家實力相當,若是哪天你強我弱,你還會分給我?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弱肉強食,人類永遠也逃脫不了自然法則的游戲規(guī)則。
德國被瓜分之后,美國意識到,蘇聯(lián)這不是跟我分蛋糕,這TM是在跟我搶蛋糕啊。
當時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還說過一句話:“在今后世界上,自由世界和蘇維埃世界的競爭將壓倒一切。”其實,老杜早就看穿了一切。
于是在日本投降的問題上,美國格外照顧日本。
美國是自由世界的老大,若是能把日本收為小弟,對付蘇維埃世界不就多了一個幫手了么。
給日本點甜頭
要拉關(guān)系,就得給別人甜頭吃。
所以,美國給日本的第一個甜頭就是:保留日本天皇制。
說到這兒,娘子順利補充一個中學歷史的知識點,歷史書上說日本是無條件投降,這是錯的(還是那句話,我不一般不信教科書),日本投降其實是有條件的,就是我上面說的:保留天皇制度。
早在雅爾塔會議的時候,美國和蘇聯(lián)就商量過日本投降的問題,當時大家都一致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也同意了。
可是,雅爾塔會議剛開完兩個月,羅斯福就死了。輪到杜魯門上臺。
有一天,杜魯門的軍師約瑟夫·格魯前來拜訪杜魯門。
格魯說:杜哥,您覺得現(xiàn)在是日本強大,還是蘇聯(lián)強大?
杜魯門想都沒想:當然是蘇聯(lián)。
格魯又說:您覺得,蘇聯(lián)要是跟咱們打起來,誰會幫咱們?
杜魯門想了想:還真沒有幾個像樣的幫手,蔣介石應該算一個吧。
格魯再說:如果日本變成蘇聯(lián)的盟友,您覺得,蔣介石打得過日本嗎?
杜魯門說:難!
格魯說:杜哥,我有個主意,現(xiàn)在日本不是要投降嘛,咱們給他們點甜頭吃。蘇聯(lián)要求他們無條件投降,您別跟蘇聯(lián)瞎參和,咱們可以名義上讓日本無條件投降,但實際上保留他們一些權(quán)利,這樣一來,日本對咱們就有好感了。
杜魯門急忙說:那你說,給日本留什么權(quán)利?
格魯笑說:保留他們的天皇制度。你想想,日本不怕賠錢,不怕割地,他們最怕的是天皇制度沒有了。
杜魯門點點頭:格魯兄,汝真乃諸葛亮在世啊!
(額……以上對話是我自己編的,對話雖然是編的,但當時的情況卻是真的)
在真實的歷史上,確實有格魯這個人,格魯在日本當過十年的駐日大使,非常了解日本的政治制度,所以給杜魯門提交過“保留日本天皇制”的建議,杜魯門聽了這一建議之后說道:It seems to be a good idea.
就這樣,日本在美國的小動作下,表面上“無條件”投降了,目的很簡單,忽悠蘇聯(lián),也忽悠英國和中國。
日本有一塊地盤應該是中國的
日本原來有一塊地盤是要分給中國的,最后我們沒拿到,否則今天日本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就是咱們的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國和蘇聯(lián)、英國(當然還有中國)商量過,四家共同占領(lǐng)日本。
這當然不是因為美國好心,而是美國高估了日本的實力,自從太平洋戰(zhàn)爭之后,美國嘗到了日本的厲害,所以美國覺得,日本這塊骨頭不好啃,得找?guī)褪植判?,于是同蘇、英、中搞了一個“四國占領(lǐng)計劃”,準備四家一起瓜分日本。
(“四國占領(lǐng)計劃”如下:美國占領(lǐng)本州島中部地區(qū),蘇聯(lián)占領(lǐng)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地區(qū),中國占領(lǐng)四國島,英國占領(lǐng)本州西部和九州島,東京和大阪兩城市則由各國分區(qū)占領(lǐng)。)
沒想到啊沒想到,還沒開打,日本就迅速投降了。
美國人一看,尼瑪,我剛找了三個哥們來幫忙,你怎么就不打了呢?
雖然不打了,但“四國占領(lǐng)計劃”還在,美國總不能賴賬吧?
呵呵,美國還真就賴賬了。
美國賴賬,第一個不干的就是斯大林,當時斯大林派了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到日本先占了塊地盤,而且提出,華西列夫斯和麥克阿瑟一樣,他們倆共同擔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官。
這下可把杜魯門急壞了。
于是乎,杜魯門想了一招妙棋,他告訴斯大林說,要不這樣吧,當年日本占領(lǐng)了你們的南庫頁島,現(xiàn)在南庫頁島歸你了,我不要。
就這么一來二去,最終蘇聯(lián)還是沒有拿到日本的土地。
同樣,英國也沒那到日本的土地。二戰(zhàn)之后,英國基本上被打殘了,再加上印度和東南亞地區(qū)的獨立運動,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也土崩瓦解,英國政府根本就無力東顧。
最后是中國,當時簽“四國占領(lǐng)計劃”是蔣介石出面簽的,老蔣難道不想在日本占一塊地盤嗎?
想,當然想,而且美國是老蔣堅實的后盾,分一杯羹也是理所應當?shù)摹?/p>
然而,國內(nèi)內(nèi)戰(zhàn)打響,老蔣也抽不出兵去日本占地盤了,最后也就這么算了。
于是乎,日本實際上就成了美國一家獨霸!
【娘子語錄】
廣島和長崎被炸后,日本對美國的仇恨是極大的,他們當時還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意思就是要和美國人同歸于盡,可是結(jié)果卻出人意料,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日本對待美國甚至有種像對待救命恩人的感覺。
日本對美國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除了以上原因,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二戰(zhàn)后麥克阿瑟對日本的管理。
麥克阿瑟作為美國在日的最高指揮官,他也繼承了杜魯門“保留天皇制”的做法,不廢天皇,這讓日本對他好感倍增。
后來,麥克阿瑟還給日本定了憲法,主持了日本的土地改革、教育改革,建立了工會、農(nóng)會、學生會,還真做了不少事。日本能夠從二戰(zhàn)后迅速重生,麥克阿瑟是關(guān)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