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敷========================
熱敷是一種簡便實用的治療疾病的方法。熱使皮膚的血管擴張,如果全身皮膚都充滿血液的話,身體內(nèi)1/2到2/3的血液都會積存在皮膚內(nèi)。
所以當(dāng)熱傳到皮膚內(nèi)的血液時,就會很快將熱傳送到身體的其它各部分,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血內(nèi)氧的含量增加,機體代謝率也隨之加快,因而能促進局部炎癥的吸收。
熱敷后肌肉內(nèi)的廢物也會被加快排除而減輕疲勞,防止痙攣使肌肉變得松弛而舒適。因此很多家庭都利用熱敷來治療疾病,去除疲勞。
疏松組織,外傷易致血腫,解除眼部疲勞,熱敷必須在傷后1~2天才能進行
=======================冷敷====================
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抑制感覺神經(jīng),減輕疼痛,緩解癥狀,有降溫、止血、鎮(zhèn)痛和消腫的作用。
拉傷扭傷,軟組織挫傷時,冷敷必須在受傷后24小時內(nèi)進行
------------------------
綜上所述,冷敷熱敷可以用在同一種受傷的情況下,只時時間范圍不同而已!我找了一些冷敷熱敷的方法,供參考
------------------------
冷敷的常用方法有“干、濕”兩種:
①干冷敷法。在橡膠制成的冰袋[或橡膠手套等代用品)中,裝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緊袋口后,在冰袋與皮膚之間用毛巾、布套等隔開。冷敷的間隔時間一般為1—2個小時,每次敷20分鐘,每日可效多次
②濕冷敷法。用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如有冰則放入冰塊,沒有冰則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輪流取出擰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鐘更換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鐘,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傷的是手或腳,也可以直接把受傷的手或腳泡在冷水里,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
熱敷的常用方法也有“干、濕”兩種:
一是干熱敷法。這是用熱水袋熱敷的方法:將60攝氏度~70攝氏度的熱水灌滿熱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氣體,旋緊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將熱水袋裝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熱敷20~30分鐘,每日3~4次。如無熱水袋,亦可用金屬水壺(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熱的食鹽或米或沙子裝入布袋來代替。
二是濕熱敷法。事先把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熱水盆內(nèi),輪流取出并擰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側(cè)測試其溫度是否適當(dāng)(必須不燙時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蓋以棉墊,以免熱氣散失,大約每5分鐘更換一次,總計20~30分鐘。每日可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