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以漢族是人數(shù)最多最為龐大的民族。在我國歷史當(dāng)中,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所統(tǒng)治的一個朝代。不少人認為,明朝是個非常強盛的朝代,但是也有人認為就是因為明朝的一些制度,對中國的影響巨大,甚至將中國推向沒落。
明太祖是個布衣皇帝,他出生于安徽,原名為朱重八,之后改名才叫朱元璋。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以及軍事家,也一手建立了明朝。幼年時因為太過于貧窮,所以他給人家放過牛,后入皇覺寺梯度為僧,然后又因為鬧饑荒離開寺廟,四海云游到處乞討。在這幾年間,朱元璋走遍大江南北,接觸的人也比較多,開闊了眼界,見過了世面。也就是這段流浪生活鑄就了朱元璋果斷堅毅的性格,但同時也讓他變得疑心非常重要,也變得更加殘忍??梢哉f這幾年的生活對他的影響非常重大。
在明朝之前,華夏一直都要比西方國家更加強盛。很多人都曾討論過,西方的發(fā)展是在什么時候超過中國的。有人認為是在宋朝之時,也有不少人認為是在清朝時期,但是事實上,從明朝時期開始,中西方的差距就在慢慢拉大。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曾有兩項影響深遠的制度“發(fā)明”,也正是這兩項“發(fā)明”,讓中國走上歧路。
首先就是太監(jiān),雖然在明朝之前已有太監(jiān),但是在明朝時期,太監(jiān)十分盛行。明朝時期的太監(jiān)不單是指身體為太監(jiān),還有些是精神上的太監(jiān)。明朝的太監(jiān)數(shù)量多達十幾萬,除此之外,還有那些被思想禁錮的文人“太監(jiān)”。當(dāng)時的八股文讓天下的學(xué)子,全都以升官發(fā)財,爭權(quán)奪利為目的。
其次則是纏足,歷史上首例纏足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個嬪妃,之后雖然被爭相模仿,但是直到宋代纏足其實也并不是非常普及。一直到明朝,全國上下的女子,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貴,都非常重視纏足,朱元璋在位時,還將此寫進明朝的法制之中,這就使得那些不想纏足的女子也都必須纏足了。
古代的馬皇后就是因為沒有纏足,所以一直被百姓取笑,也因此被人們稱為大腳皇后。朱元璋的這兩項“發(fā)明”,一個禍害了男性,一個禍害了女性。也遺害了中國600余年,甚至至今為止,還有些老人曾經(jīng)裹過小腳,可以說是當(dāng)初的余毒至今都還未消除。在當(dāng)代人眼中,不管是太監(jiān)還是裹小腳,都是非常殘忍的,因為這兩種制度,人們不僅要經(jīng)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面對很多精神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