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盡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因為這會造成巨大的浪費并會對環(huán)境造成負面的影響。但你是否想過,這種觀念不完全是正確的呢?本期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一次性筷子到底該不該一刀切禁用。
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教育我們“一棵已經生長了幾十年的樹,只能制成6000到8000雙一次性筷子,所以使用一次性筷子就是在破壞森林”云云。在這種教育下,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已成為“共識”。
甚至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知名人士也一再呼吁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好像一次性筷子非常的“罪大惡極”。但實際上,這次真的是搞錯了??吹竭@里,大家也先別急著拍磚,我們在下面再分析一下。
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一次性筷子的制造商不會奢侈地用珍貴的森林木材制作一次性木筷子,而每棵樹制作的筷子不到8000雙,相比于去做高檔家具,做廉價一次性筷子并不是個好主意。而很多反對用一次性筷子的人根本沒有注意到,那些富含油脂的優(yōu)質木料木料,其實并不適合制作一次性筷子。
那么,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是怎么來的呢?事實上,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來自人工種植、快速生長的速生楊樹、樺樹等紋理松散,較少脂肪的經濟樹木?;蚴且恍┲褡?,也是制作一次性筷子的重要原材料。也就是說,這些樹和竹子,本來就是種出來做筷子的。此時去抵制,只能讓相關工人、商人無端躺槍。
其實,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不會“破壞森林”,還會帶動經濟林的種植規(guī)模,增加工人的就業(yè)和實業(yè)的繁榮。但如今,由于“反一次性筷子”之類的錯誤認知被傳播得越來越廣泛,以及電腦辦公對紙業(yè)產能的不斷沖擊,令速生楊樹的市場價格連年走低,使得樹農遭受了巨大損失。
由此看來,一刀切的盲目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不見得是好事。
也有人說一次性的筷子不衛(wèi)生,其實這也是一種經不起推敲的猜測。其實制作一次性筷子的過程很簡單,而其中并沒有什么化學工藝的參與,僅僅是將原材料放進機器,然后得出一雙雙成型的筷子后,逐次清洗、集中熏蒸而已。和那些經過化學涂料后才包裝的筷子比起來,它貌似更具天然的屬性。